周麗萍
摘 要:信息技術課堂是小學校園中的一個比較特殊的科目,這種科目是需要學生通過上機的方式來實現學習的,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電腦有著天生的愛好,教師如何借助學生對計算機的愛好這一優勢,將信息技術課上好,成為當下要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
關鍵詞:趣味;小學信息技術;應用
一、提趣味信息,勾起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感興趣,教師如果僅僅想憑借學生對計算機整體的興趣去上課是沒有用的,特別是到了每學期的中間段的時候,學生對電腦的興趣已經漸漸地消失,這時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仍是簡單的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的話,對于學生來說是沒有任何作用的。為此,教師在上課時,首先要先想辦法勾起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興趣。
勾起興趣其實很簡單,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述一些與本節課相關內容的趣味信息,比如在講授課文“申請電子郵箱”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個趣味故事,從而勾起學生的興趣:“大家現在申請郵箱都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了,下面我講一個我小時候的趣味故事,我小時候中考的時候是在21世紀初,當時網絡技術在中國傳播還不是太好,記得我第一次進網吧時,上網還以為自己要申請賬號才能上,然后我就詢問同學如何申請賬號,而打開電腦后,發現瀏覽網頁竟然是免費的,然后我就自己琢磨著怎么上網,怎么申請QQ號和郵箱……”這樣一段童年趣事,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講完故事后,教師總結了一句:“如今時代不一樣了,大家這么小就要接觸我16歲時的事情了,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上網的第一步,注冊郵箱賬號。”
教師的一段簡單的講話,成功地勾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接下來教師只要進行講課即可。
二、引趣味活動,維持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是持久的,特別對于小學生來說,也許前一分鐘還感到十分有趣,后一分鐘就不再喜歡了,為此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隨時注意學生的表現,并結合教學內容多開始一些趣味活動,使學生維持對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講授完幻燈片插入圖片這一單元后,教師發現大家認為學習內容過于簡單而失去了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由單一的講授轉變為自己學習,并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任務:“利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制作一封郵件,將自己想說的、想表達的內容通過郵件的方式傳遞給班級同學,包括老師,要求郵箱內容中不能有文字,而是用幻燈片的方式將圖片放在里面。”這樣的一個任務派出去后,學生馬上對學習產生興趣,由于他們心目中,這樣的任務是非常有趣的,首先他們可以發揮自己制作PPT和想象力的機會,其次可將這些內容發給自己想給的學生或老師,因此學生非常喜歡,接下來的時間,班級中的學生都開始著手準備這些任務了。有的學生用畫圖工具畫出來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畫發送給老師,并向老師說老師辛苦了,有的學生則用繪畫的形式傳遞給其他同學,傳遞的信息是周末出去游玩。有的學生則是在網上找到一些有趣的漫畫發給其他同學,將這種快樂與其他同學分享。
這樣的任務既開放,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也考查了學生對郵箱的發送接收和幻燈片的制作等學習內容,因此當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時,教師可以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授課,從而維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三、派趣味任務,延續學習興趣
課堂任務結束后,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教師如果不讓學生在課后練習計算機,可能還沒到下節課上課的時間,學生就已經將所學的知識忘光了,為此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應為學生布置一些有趣味的任務,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續到課后和家庭之中。
比如,在講完課文“管理我的空間”一單元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課后作業:“下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為了更好地組織好這次活動,大家課后通過網絡收集一些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信息,然后利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將找到的信息放置在網絡空間中,下節課我們的主題活動主要任務就是逐個欣賞大家的空間,通過訪問和欣賞大家的空間,我們將共同選出幾個做得最漂亮的空間進行物質獎勵,同時我們還要現場抽取大獎,獲獎者同樣將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請大家課下一定要積極準備哦。”這樣的任務布置下去后,學生立刻對學習內容產生更大的興趣,他們都非常想獲取一個優異的成績,并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因此大家都會積極努力地去準備這一次活動,而在準備活動過程中,學生對課文能力的掌握也在不斷的提升。
在這個例子中,教師之所以能讓學生的興趣延續到課下,主要是抓住了學生喜愛獎勵、好面子的心理,這樣的任務布置出來,大家都會為之努力。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小學課程不一樣,由于電腦在各個家庭已經基本普及,學生對于課本中所講的內容也基本熟悉,因此教師單一的講授很難將學生的興趣帶動并延續下去,為此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一定要選擇一些有趣味性的任務或內容進行講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以一顆喜歡學習、愿意學習信息技術的心態去上好每一堂課。
參考文獻:
[1]黃錦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方法[J].師道,2015(01).
[2]蔡娟.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策略[J].現代交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