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儷
摘 要:在今天,越來越多的學校、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主要分析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整合過程的利與弊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課堂的高效化。
關鍵詞:合理運用;多媒體;小學英語課堂
在日益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今天,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視覺以及聽覺上的直觀感受,可以有效優化課堂結構,使英語課堂更加高效,與時代同步。
英語新課標不僅要求教材的趣味性,更要求使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更貼近實際的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使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學生創設實際的情境
英語課本中所設計的教學情境、語言習慣和現實生活情景是緊密相連的,新課標對于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目標要求是使學生學會將所學與實際聯系起來,學會運用知識。而這單純地只是依靠教師使用課本的口頭講解是很難達到的。多媒體可以使得英語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更加情景化、形象化,使學生可以處在近乎真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比如,面對不同的回答,對方會做出微笑和皺眉頭等不同反應,這樣學生根據不同的表情很容易了解自己回答得是否正確,印象更加深刻。多媒體這一信息媒介通過對學生進行視覺上和聽覺上信息的傳輸,為學生模擬出了真實的生活化的交際情境,使課堂教學不再是以往的純文字的教師蒼白的講解和學生在腦袋里毫無目的的憑空的三維想象,信息技術使得我們的課堂更加形象、具體,與生活緊密聯系。
二、引導學生傾聽英語歌曲
英語的學習多是以語法的學習為主,對于好動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萬分枯燥乏味的,稍不留神就會陷入迷糊的狀態。如果在課堂上老師發現學生興趣不大,可以為學生播放一首英文歌曲,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又可以把學生從睡夢中拉起來,之后再繼續進行講解,相信效果就會好很多。再者,音樂的效果也可以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例如,在譯林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一開始便是一個“Story time”模塊,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進行播音學習,通過播音中抑揚頓挫的音調,將學生引入有趣的童話故事世界,為接下來這一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己讀出來,然后與播音相比較,這樣可以起到糾正學生錯誤發音的目的。
三、組織學生觀看英語電影
觀看英語電影可以說是一個較好的學習英語的方式。學生可以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學到外國人的語言習慣、發音習慣,長時間的熏陶之下,對于自身英語學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然,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一些簡短的影片,使英語課堂的教學顯得更加豐富。如,在譯林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的第一課內容為“皇帝的新裝”,那么在學習這一單元的內容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下這個故事的影片,從而使學生對這個故事進行一個初步完整的了解,進而產生學習本節內容的激情。并且了解這個故事的基本內容后,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時也會對課本知識更容易理解掌握。
四、為學生直觀地展現異國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
由于歷史發展的軌跡與歷程不同,中國的國情往往和外國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見面會互相問候“你吃飯沒啊?”“吃的什么?”或者詢問“你在哪工作?工資多少?”等等,但是這種問候的話語在外國則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以上話題在他們看來涉及個人的隱私,一般是不能隨意過問的。因此,外國人聚在一起閑聊時的主題通常為天氣的狀況。此時,如果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這些知識,或者配合幾個圖文并茂的小笑話、小影片,這樣會更加形象直觀,使學生記憶深刻。此外,中國和外國的建筑風格以及節日習俗也有很大的不同,在為學生介紹時,如果搭配圖表進行講解,相信會更有效果。
五、防止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
雖然多媒體教學顯示出了眾多優勢,但我們在使用其進行教學時要謹記: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應該以教師的講解和學生之間的聯系與交流為主。我們不能反客為主,主次不分,將放映多媒體影片作為課堂的主要內容,教師變成了影片的放映者,學生變成了影片的觀看者。我們要認識到科技并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對其產生過分的依賴,使用科技的目的只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過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會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日益減少,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教師仍舊應該認真備課上課,正確有效發揮多媒體的作用,使其成為自己教學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劉哲.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
[2]孟海艷.小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經驗點滴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4).
[3]韓彬.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多媒體輔助運用[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