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微微
摘 要:在以往的傳統美術教育中,學生的意識里對美術作品只停留在教師讓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要求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完全沒有領會美術學習的目標,更缺乏主觀的思維想象力和創作能力。如今,美術社團課在對學生的美術教學中同樣也落入傳統美術教學的俗套,把美術教材、教學方法、學生作業以及學生考試成績作為整個美術教學的主要方向。所以要提高美術社團的美術教學質量,從根本意義上實現美術的教學目標,就需要在美術教學中實現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一些教學活動圍繞學生來開展,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當中的每個環節都要讓學生親自參與體會,并表達出他們的學習感受,讓學生的被動學習態度轉換為主動學習態度。
關鍵詞:美術社團課堂;動手能力;學習興趣;創作思維
如今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環境下,對小學美術的教育取向做了進一步強調,不能單單站在美術的角度來對美術教育進行教學目標的定位,而是要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待美術課程教學。對美術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提升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作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以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更高層面上來。所以,對美術社團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開展“三讓助學”之“讓做”教學活動,讓美術社團的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興趣中發展,在自主創新中成長。
一、美術社團課堂通過“讓做”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小孩子都有著天真爛漫的性情和活潑好動的習慣,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們對自己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鮮,心中沒有更多的欲望,更沒有畏懼,有的只是自己的好奇心。傳統的美術社團課堂只是一味追求技法,要求孩子學著畫,畫的像就好,一堂課教師都是“扶著走”,生怕孩子畫不好、做不對。當“讓做”進入美術社團課堂,徹底改變了這種格局,大膽讓孩子嘗試動手,就算是不會、不懂、不像都不妨礙,當孩子畫不出來的時候孩子自然會思考為什么我畫不像,問題在哪里。反而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望。當孩子能自己完成時,已經無形肯定了孩子的創作能力,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孩子的動手能力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培養的,所以,教師對孩子動手習慣的正確引導很關鍵。在美術教學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也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美術水平的差異,選用不同的教學材料。通過培養學生自我動手能力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二、美術社團課堂通過“讓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是好奇心特別強的階段,美術活動更適合他們的思維特征,他們對美術課程中的事物顏色和形狀對有著極大的興趣。如果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只是采用單純導入式的教學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學習興趣,學生在整個美術教學中就會一直處于被動狀態,而美術教學效果也就很不理想。所以,教師在導入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科學的設計方案,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說“房子設計”這堂課,教師先從故事的形式入手,森林里要舉辦房子設計大賽,小動物們都去參加了,然后馬上邀請小設計師們動手嘗試幫小動物設計一座房子,設計完成之后展示設計作品,看看哪里需要改善?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選擇哪座房子?為什么這樣選擇?最后再展示課前準備的較好參賽作品。說說你更喜歡哪些房子,教師帶來的這些房子為什么這么漂亮?為什么這么有趣,一步步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發現方法。最后告訴學生說要搞一個“房子設計”比賽,要學生都參加,通過教師的引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就會為“房子設計”比賽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各顯神通,當學生看到自己設計的各式各樣的房子時,心里該有多開心。
三、美術社團課堂通過“讓做”培養學生的創作思維
魯迅先生說過,小孩子都是可愛可敬的,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想象力,可以想到天上星星月亮的境界,想象花的顏色和用途,想要和昆蟲對話,想到自己可以想小鳥一樣在藍天上飛翔。這些都是在說明孩子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他們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象來對事物進行呈現,每個作品都體現出個性,充分了奇思妙想,這些都說明學生內心深處存在的靈性。
比如說,讓學生以“我心中的太陽”拓展課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先把課題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通過比擬的方法對太陽進行一個大概描述。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編故事,在紙上大膽嘗試把你想到的故事畫出來,他們自己編的故事內容很豐富,而且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童趣,繪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產生技術“問題”,教師趁機指導,避免了枯燥無味的技法教學,把技法教學無聲無息地落實課堂。比如,一個學生畫的是太陽公主的故事,教師順勢讓學生給太陽一個公主的造型,學生很快把傳統的太陽光芒變成了“卷發”光芒,還給這個小太陽帶上了皇冠。還有一位學生在畫七個太陽的故事,教師引導學生怎么樣能讓太陽長得不一樣呢?孩子很大膽,有的太陽光芒變成了閃電的造型,有的太陽光芒變成了波浪線,還有的太陽中間的圓形畫成了“大花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不知不覺中產生各種各樣遐想,充分擴散自己的思維。學生到了最后的展示作品環節時,更是把自己的想象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呈現在畫板上的幾個太陽每個都是外形奇特,雖然孩子作品中的線條略顯幼稚,但他們作品中每一處著色都體現出大膽、果斷。尤其是幾個色彩絢麗、神態可笑、形狀奇特的太陽完全跳出了太陽就是圓形的這個定位性概念。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把內心的那份獨特和神奇充分發揮出來。
小學正處在學生愛動、愛玩、愛想象、愛提問的階段,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內心深處有著驚人的想象力,如果在教學當中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引導,那么,就可以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極大的幫助。美術社團“讓做”教學方式的開展可以幫助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更有助于學生思維創作能力的發展,對實現小學美術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目標有著關鍵性作用。
參考文獻:
吳迪.童年教育對孩子的影響[J].科教導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