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隨著近些年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教育教學的要求已經(jīng)由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上升到提升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的教學。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學習能力。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繪本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問題,淺要地談一談筆者的幾點想法。
繪本教材是指結合圖片和文字為一體的教學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可以說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閱讀文本。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為寫作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本文就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簡單地說一說繪本閱讀和寫作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
一、激發(fā)學生的文學思維
我們都知道,繪本閱讀材料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梢哉f,是多種感官共同發(fā)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舉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fā)動自己的全部感官,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最終總結出繪本教材中表達的含義,并能夠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語文觀察力和語言表達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文學思維,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學生也能通過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用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形式,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從最開始的繪本教材的一段話,逐步擴展成為自由組織出一篇文章。
二、承上啟下的教學過渡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是位于中間過渡的階段。在學生一、二年級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語言訓練都是圍繞著“看圖說話”,而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則更加偏重于大篇幅的寫作。因此,三年級階段的閱讀和寫作教學,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完善鞏固之前的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寫作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繪本閱讀興趣,讓學生自主能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而不是像部分高年級學生說的“不會寫作”。
總之,繪本閱讀教學的開展是為低年級的小學生提供的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文章的簡便方法。繪本閱讀教材通過簡單的圖片和文字的結合呈現(xiàn),讓深奧的文章通過簡單易懂的過程呈現(xiàn)出來。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是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重大變革。完全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也體現(xiàn)出了教育教學理論同實際緊密相連的理念。通過對繪本閱讀文本的深入掌握,靈活運用于寫作教學,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賴敏慧.繪本,學生寫作的“忘憂草”“快樂丸”[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