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愈加嚴重,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成為企業管理決策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本文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和特點出發,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健全環境會計準則、建設獨立環境會計報告體系、提高企業披露自覺性三方面來促進和完善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會計準則;對策研究
一、前言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企業對環境實施保護措施的成本、環境活動對企業的財務影響等所做的會計信息報告。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企業造成環境破壞進行的賠償以及治理污染的投入等信息,另一方面包括企業排放的污染物產生的非財務相關信息,即對環境產生的破壞和對人類產生的長遠影響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對環境會計工作運行的成果的披露,是環境會計制度運行的重要部分,它有以下六個特征:第一,充分性,即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能較為充分的反映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的環境活動及其對企業的影響;第二,綜合性,企業環境信息披露需要將環境會計信息和經營活動會計信息結合起來,以恰當、綜合的方式進行披露;第三,正當性,企業應將法律法規中的相關環保要求的履行情況作出說明和披露;第四,商業性,環境信息具有經濟核算和對企業管理進行評價和預測的價值;第五,隱蔽性,披露的會計信息既要包含已發生的活動的信息,也要包含可能發生的環境活動的信息;第六,間接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僅能給自身帶來損益,也能間接影響相關主體的利益。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2003年我國環境保護總局頒布了《關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對我國企業必須公開的環境信息做出了要求,包括企業的環境保護方案、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污染治理情況等內容。但我國企業的信息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充分而規范的披露,一方面,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多使用文字性描述,量化的信息較少,另一方面,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多放在董事會報告和報表的附注中,很少在年報中反映,這樣不規范的披露現狀,導致企業的環境績效難以衡量,不能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參考。
2.信息披露以強制性披露為主。由于長期以來制度和體系的不完善,人們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認識不充分,使得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動性不高,多數是帶有強制性色彩的被動披露。在證監會等的監管下,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有了明顯改善,但這主要歸功于管理部門的監管,企業自覺進行信息披露的意識仍然不高,比如在監管部門強制規定重污染企業必須披露超標準排放的污染物,其他企業可以自愿進行信息的披露,而企業較低的自覺性就導致了非重污染企業信息披露的明顯缺失。
3.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會計信息質量其中兩項重要要求是可比性和可靠性,但是我國的環境會計統一標準的缺失,導致不同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的處理方式和核算的對象都不相同,混亂的會計確認、計量、核算,必然會導致企業最終披露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使得環境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無法保證,對政府和利益相關者相關決策的做出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1.健全環境會計準則。嚴謹的會計準則是規范的會計信息披露的基礎,健全環境會計準則對于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們應該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學習其環境會計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的情況,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準則,這其中應包含會計理論、企業行為規范、會計核算項目、價格體系變動等全方位的研究,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最終形成完善的環境會計準則。另一方面,準則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對準則進行檢驗和完善,可以先選擇部分企業作為試點,邊探索邊總結經驗,從而為更大范圍甚至在全國的環境會計準則的推廣奠定良好的基礎。
2.建設獨立環境會計報告體系。非獨立的環境會計報告雖然可以反映企業的一些財務和經營情況,但環境問題對財務的影響、環境績效等方面沒有明確而具體的闡述,披露的有效性不高。而獨立的環境會計報告體系是指企業對于環境會計報告進行單獨編制,采用特定方式將所有的環境會計要素信息與綜合環境效益信息在一份報告中披露出來,編制單獨的環境資產負債表、環境利潤表和環境現金流量表等,披露企業環境活動的財務影響和企業環境績效信息兩方面內容,可以詳細系統的反映出報告使用者需要的環境信息,是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最終發展方向。
3.提高企業披露自覺性。目前我國企業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自覺性不高,應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入手來培養。一方面,應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運用行政資源、倡導推動等方式加強對企業環境責任的教育,提高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自愿披露相關環境會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從外部采取措施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施加壓力,把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納入法律范疇,用法律來規定企業必須承擔的環境責任,健全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并對企業危害環境的行為進行處罰,推進企業環境責任法制化,從而使企業承擔起環境責任,規范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
參考文獻:
[1]沈洪濤,馮杰.輿論監督、政府監管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J].會計研究,2012,(02).
[2]張淑惠.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演化路徑研究——一個基于制度的分析框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04).
[3]喬引花,張淑惠.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研究——基于信號傳遞的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9,(03).
[4]鐘麗涓.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財會通訊,2012,(27).
[5]高帥,朱坦,王軍,田麗麗.從生態文明建設看企業環境信息公開[J].生態經濟,2015,(04).
作者簡介:董婕(1995- ),女,漢族,江西萍鄉人,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2012級本科生,涉外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