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石仲泉
紅花與綠葉
——遵義會議與其前后系列會議的關系
文丨石仲泉
從通道會議到茍壩會議,可視為黨的歷史發生第一次偉大轉折的系列會議。對這段歷史,既要講系列會議的作用,又不能模糊主要會議的突出作用。
長期以來,講遵義會議實現黨的歷史偉大轉折,對其此前和此后的其他會議很少提及。事實上,黨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的許多重要會議,對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發生了這樣那樣的影響。就遵義會議前言,最早的通道會議,實現戰術“轉兵”,在中央高層第一次否定李德主張,為遵義會議改組中央奠定了初始基礎。黎平會議改變原來去湘西建立根據地的決策,實現了戰略“轉兵”,并決定在適當時候另開會討論五次反“圍剿”以來的問題。這就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直接準備。在猴場會議上,毛澤東再次發言駁斥博古、李德,重申黎平會議決議,并限制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限,從而增加了遵義會議改組中央領導的可能性。遵義會議前的這幾次會議都為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作了重要準備。在遵義會議后召開的“雞鳴三省”會議,中央實現了上述“博洛交權”。 扎西會議通過遵義會議決議,并決定向中央紅軍各部和其他各路紅軍,以及在中央蘇區堅持斗爭的中央分局傳達貫徹。這就將遵義會議決定召告全黨全軍的廣大干部了。在茍壩會議上,經過毛澤東力爭,最后翻牌,通過了他不打固守之敵的意見,避免了紅軍可能遭致的重大損失;成立的新的“三人團”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權指揮紅軍軍事行動,他雖然也還不是一把手,但周恩來非常尊重他的意見,實際上他起到了決策人的作用。對于毛澤東言,茍壩會議顯然是遵義會議最重要的續篇。顯然,這些會議對鞏固和發展遵義會議偉大轉折的成果起了重要作用。
據此,對遵義會議與其前后一些會議的關系,可以這樣認識:

作者近照(本刊記者 王文明/攝)
第一,從通道會議到茍壩會議等,可視為黨的歷史發生第一次偉大轉折的系列會議。這些會議表明,遵義會議發生的偉大轉折是一個歷史過程,上述諸多會議都為推進這次偉大轉折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會議可視為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這段歷史鏈條的一個環節。這些會議是一個接一個開的,其歷史作用就是一環扣一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遵義會議發生的偉大轉折,是這段歷史鏈條各個環節共同推動歷史前進的結果,因而也可看作系列會議的合力作用。
第二,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發生第一次偉大轉折的系列會議的卓越代表和根本標志。上面講系列會議,并不是說所有這些會議的作用是完全一樣的;強調系列會議的合力作用,絲毫不是要貶低其中主要會議的突出作用。一方面,合力與分力相輔相成,紅花與綠葉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合力以分力為基礎,綠葉乃為托出紅花。因此,對這段歷史,既要講系列會議的作用,又不能模糊主要會議的突出作用。
說遵義會議是這一系列會議中的卓越代表,它起的歷史作用可以充任這一系列會議中的偉大標志,一曰此前的幾次會議都沒有從根本上撥路線之亂(軍事領導方面),只有遵義會議才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二曰此前的幾次會議都沒有解決組織領導問題,只有遵義會議才開始改組中央領導,逐漸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三曰此前的幾次會議都是小范圍的,只有遵義會議才擴大到主要的軍事指揮人員,這既有利于發揚黨內民主,更有利于統一全軍的思想,堅決保證會議決議的貫徹執行。四曰此后的幾次會議,歸根結底是鞏固和深化遵義會議的成果,完善其組織領導,更加凸顯遵義會議毛澤東進入中央核心領導的正確決策,更有利于堅持其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
上述兩者的關系,簡單說來,前一句話是基礎,后一句話為主導。沒有系列會議的基礎作用,就不可能有遵義會議的主導作用。反之,如果沒有遵義會議標志作用的凸顯,系列會議的合力作用很難為歷史所承認。(作者系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