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旭
(湖北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湖北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現狀及制約因素實證分析
嚴 旭
(湖北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在中部崛起和中部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孝感市民營企業發展迅速,但是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基于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現狀的調查,運用因素分析法對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實證研究,認為可以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提升孝感市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從政府層面,可以改善外部環境,塑造企業品牌,加大對自主創新扶持力度,實施人才引進與服務戰略,完善市場建設,為優化治理結構提供保障,完善多層次金融體系,建立信用擔保體制。從企業層面,應該樹立品牌戰略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多樣化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改造家族式管理模式,積極拓寬融資渠道。
民營企業;競爭力;因素分析法:實證
近年來,孝感市民營企業發展迅速。據孝感市統計局數據,2014年全市民營企業已經有16.6萬余家,是2006年4.2萬家的3.92倍,民營企業占全市企業總數的98.52%。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孝感市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孝感市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競爭,但是整體競爭力還有待提高,尤其缺乏核心競爭力。國內外學者對民營企業競爭力的理論研究已經比較豐富,但是實證研究方面的成果尚顯不足。[1]國內外學者比較注重對中國沿海地區民營企業競爭力的研究,卻忽視了對中部地區民營企業競爭力的研究。在中部崛起和中部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選擇中部地區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作為研究對象和內容,將進一步拓展民營企業競爭力研究范圍。
經過歷時三個月的廣泛問卷調查和分析,我們發現,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現狀存在如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員工執行力不強。就孝感市民營企業員工執行力問題,通過對民營企業200名中高層管理者的問卷調查顯示, 13.5%的管理者認為差,33.5%認為較差,30%認為一般,13%認為較好,10%認為好。由此可見,民營企業員工執行力不強。在與企業管理者談及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時,涉及頻率比較高的用語是:制度缺乏,權責不清,責任心不強,合作意識不強,監管不力,機制運行不暢。

圖1 員工執行力效果分布比例圖
2.高級人才嚴重缺乏。通過對民營企業60名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的問卷調查,顯示民營企業員工學歷普遍偏低。經過平均計算,其分布如下:3%的研究生學歷,12%的本科學歷,19%的專科學歷,30%的中專學歷,36%的中專以下學歷(不包括中專學歷)。由此可見,民營企業高級人才嚴重缺乏。在與企業管理者談及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時,運用頻率比較高的關鍵用語是:任人唯親,工作環境較差,工作時間不規范,工作范圍不明確,人治重于法治,待遇不穩定。

圖2 員工學歷層次分布比例圖
3.品牌知名度不高。通過對280位湖北網民消費者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孝感市有代表性的20種大中型民營企業品牌完全熟悉的占8%,較熟悉的占12.5%,半知半解的占29%,不太熟悉的占30%,完全不了解的占20.5%。由此可見,孝感市民營企業品牌知名度不高。在與企業管理者談及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時,運用頻率比較高的關鍵用語是:宣傳不夠,產品特色不夠,承擔社會責任不多,企業文化缺乏內涵。

圖3 品牌知名度分布比例圖
4.產品創新不夠。通過對民營企業200名中高層管理者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孝感市民營企業提供的產品,2.5%的認為新穎,11.5%認為較新穎,28.5%認為一般,39.5%認為產品不夠新穎,18%認為產品完全沒有特色。由此可見,孝感民營企業創新不夠。在與企業管理者談及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時,運用頻率比較高的關鍵用語是:創新意識不強,技術創新投入少,創新人才缺乏,創新激勵機制不健全。

圖4 產品創新程度分布比例圖
5.設備更新較慢。通過對民營企業200名中高層管理者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關于孝感民營企業機器設備更新的問題,9%的公司員工認為更新速度快,20%認為較快,18.5%認為一般,30%的認為較慢,22.5%認為設備長年沒有更新。由此可見,孝感市民營企業大多數機器設備更新較慢。在與孝感民營企業管理者談及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時,運用頻率比較高的關鍵用語是:資金缺乏,更新收益不確定,員工培訓不夠。

圖5 設備更新速度分布比例圖
針對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現存的問題,可以從企業制度、人力資源、品牌意識、自主創新和財務管理等五個方面來分析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1.企業制度執行困難。企業制度方面的問題將嚴重影響民營企業員工的執行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制度執行不徹底。企業制定了合理的薪酬或福利制度,符合公正、公平的原則,制度剛出臺時執行到位,但是時間一長,就不再執行或者不好好執行,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二是企業制度不合理。企業制定的制度有失公允,員工滿意度較低,員工執行工作任務缺乏力度和動力。三是制度執行過程中不嚴謹。企業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因人而異,當涉及到個人利益時會引發受到不公平待遇員工的憤怒感,直接影響員工工作情緒。[2]
2.人才流失嚴重。孝感市大多數民營企業以家族企業為主,多數企業的關鍵部門和重要職位均由親友擔任,外聘人才往往遭受歧視,無法有效發揮應有的作用。民營企業主大多數將與外聘人才的關系當作市場交易關系,可以隨意調遣使用,在生活上關心不夠。外聘人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最終只能選擇跳槽。物質激勵不夠,民營企業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高層管理人員的報酬結構設計不合理,承諾的獎勵不能兌現。精神激勵缺乏,民營企業外聘人才工作滿意度普遍不高,給他們提供的發展機會較少,員工精神需求難以滿足,必然會選擇不斷地跳槽。
3.品牌意識薄弱。2014年湖北百強民營企業排行榜已經發布,孝感市只有四家民營企業入圍。很多民營企業既沒有資金實力,又沒有技術優勢,生產設施簡陋,以往多靠低價競爭生存。一些民營企業主品牌經營意識薄弱,只關注企業短期利益而忽視長遠發展目標,許多已經建立品牌的企業因難以抗拒短期利益的誘惑,犧牲自身品牌形象,放棄品牌社會形象與責任承諾。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個性化和核心競爭力,定位不清,定位不準,不對顧客需要進行充分市場調研,產品銷售主要依靠市場炒作。假冒偽劣產品以假亂真,商標維權力度不夠,有些區域知名品牌深受其害。
4.自主創新動力不足。從調查來看,大多數民營企業對自主創新的認識仍停留于被動接受階段。對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鼓勵自主創新的優惠政策知之甚少,應者寥寥。大多數只對產品生產、銷售和利潤感興趣,而對自主創新不以為然。對于技術創新的風險有畏懼心理。少數有創新動力的民營企業也僅側重產品外觀或實用性方面的改進。對市場了解不夠,大多數企業更多采用技術模仿的方法來改進產品,難以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5.融資困難。民營企業缺乏正常的融資渠道,貸款困難,融資渠道單一,這是孝感市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民營企業資金來源最主要依靠銀行貸款、民間融資、合伙入股和親友借貸。家族式經營的民營企業普遍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會計核算不健全,財務信息不透明,而且缺乏足夠的財務報表。民營企業成立時間短、規模較小、自有資本偏少,信用評級等級也不高。因此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信譽和實力缺乏信賴,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意愿不強。同時由于民營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商業融資和民間融資成本都比較高。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放緩,市場不確定性風險日漸顯性化,民營企業融資將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以上對民營企業競爭力制約因素的理論研究,其影響因素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治理結構、人力資源、品牌營銷、自主創新、財務融資。[3]對此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來實證分析各影響因素的強弱。
調查方法:將200份問卷調查表分別發放給大、中、小型孝感市民營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回收200份問卷調查表。
調查內容:主要圍繞企業治理結構、人力資源、品牌營銷、自主創新、財務融資等五個競爭力影響因素展開調查。
問卷調查的數據匯總后形成了表1、表2、表3。完全相關(100%相關)、高度相關(80%相關)、中度相關(50%相關)、低度相關(20%相關)、無相關(0%相關)五個程度副詞是孝感民營企業管理者對五個影響因素對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程度的不同評價。百分比數據是選擇相同影響程度的人數所占樣本總人數的比例。
根據表1、表2、表3,各表內各因素影響力評價占比可作為因素影響力期望E(Xni)的隨機變量X的概率分布。設民營企業因素影響力期望值為E(Xni)。大型民營企業n取值1、中型民營企業n取值2、小型民營企業n取值3。治理結構項i取值1、人力資源項i取值2、品牌營銷項i取值3、自主創新項i取值4、財務融資項i取值5。p(xni)為Xni與之對應的占比概率值。則在問卷調查表中已經設定完全相關度值為100%,高度相關度值為80%,中等相關度值為50%,低度相關度值為20%,無相關度值為0%。因此可以通過加權算術平均計算出三個類型企業各因素影響力期望值。計算結果如圖6,通過各因素影響力期望值大小的比較,可以分析在同一類型企業中各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強弱。期望值越大,柱狀圖越高,其影響力越大。反之,期望值越小,柱狀圖越低,其影響力越小。

表1 孝感市大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相關度表

表2 孝感市中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相關度表

表3 孝感市小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相關度表

圖6 孝感市大中小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影響力期望值圖
通過期望值的大小比較,可以對三種類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強弱進行如下排序。大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影響力先后排序是:品牌營銷、治理結構、人力資源、自主創新、融資管理;中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影響力先后排序是:自主創新、人力資源、融資管理、品牌營銷、治理結構;小型民營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影響力先后排序是:融資管理、自主創新、人力資源、品牌營銷、治理結構。因此,如果要提升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大型民營企業要以自身品牌建設為戰略重心,其他四個方面都要為品牌建設服務;中型民營企業要以不斷自主創新為戰略重心,其它四個方面都要為自主創新服務;小型民營企業要以保持財務贏利為戰略重心,其他四個方面都要為保持財務贏利服務。這也反映了民營企業在由小變大的成長過程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戰略重心也隨之不斷演化的過程。[4]
根據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分析,應該從政府與企業兩個層面來提升孝感市民營企業競爭力。
1.政府層面。孝感市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提高民營企業競爭力。據孝感市財政局數據,自2007年以來,政府幫助民營企業融資達50余億元,將中小民營企業增值稅起征點上調至2萬元,對符合條件的中小民營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針對目前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政府還可以通過更多的激勵政策來進一步提升孝感市民營企業的競爭力。
(1)改善外部環境,塑造企業品牌。不斷完善品牌建設激勵政策,提供對民營企業品牌培育的績效獎勵和政策優惠;加強對品牌培育的宣傳培訓,提高民營企業品牌培育的意識。加強執法力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品牌商標,打擊利用假冒偽劣產品損害民營企業品牌信譽的行為。行業協會組織要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品牌的培育,為民營企業品牌培育提供政策解讀、咨詢、指導及交流平臺。
(2)加大對自主創新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強化對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將優惠政策重點放在技術成果轉讓階段,減免民營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購置稅,加速開發儀器設備的折舊。二是加強科研組織支持力度,積極組織民營企業申報和承接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為民營企業與武漢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及本地高校的合作搭建技術創新平臺。三是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執法力度,適當加重侵權人的賠償責任,降低民營企業維權成本。
(3)實施人才引進與服務戰略。一是推行人才引育計劃。聘請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專家學者,建立孝感經濟與社會發展智庫。依托孝感市本地高校,實施人才引進計劃,加大對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力度。二是積極建設人才服務平臺。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免費提供專家公寓;為科技人才提供創業支持,提供創業啟動資金和平臺;對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適當給予安家補貼;要給予引進人才在保險、編制、職稱、家屬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三是建立創新創業風投機制。支持成立風險投資公司,重點扶持創新創業人才創辦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創新創意產業公司。
(4)完善市場建設,為優化治理結構提供保障。盡快建立并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實施職業經理人聲譽評價機制。一是要組建職業經理人評價評估機構,能夠客觀評價職業經理人的管理能力;二是要建立職業經理人誠信檔案,如實記錄職業經理人誠信問題;三是建立職業經理人交易市場,形成良性的進入、退出機制;四是建立職業經理人培訓市場,提高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還應加快建立并完善產品市場、要素市場、資本市場和公司控制權市場。
(5)完善多層次金融體系,建立信用擔保體制。孝感市民營企業融資困難,企業經營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資金周轉不靈。政府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提供支持:一是完善地方多層次金融體系,引進和組建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面向民營企業的新型金融機構,彌補國有大型銀行的服務不足;二是加大對民營企業融資規費減免的力度,降低企業辦理抵押貸款和銀行處置抵貸資產成本;三是搭建地方區域擔保平臺,引導民營企業與其他企業互保、相互參股,降低銀行貸款風險,減少企業融資成本;四是搭建民營企業融資互動平臺,通過專業網站建立民營企業貸款信息池,民營企業發布融資需求信息,信貸機構發布信貸投向投量重點、信貸品種、信貸程序等信息。
2.企業層面。據孝感市經信委數據,截至2014年孝感市民營企業已經建立企業研發機構257家,其中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6個,省級以上企業工程中心26個。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民營企業還應該進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企業競爭力。
(1)樹立品牌戰略意識。民營企業要強化品牌意識,樹立品牌觀念,自覺將品牌塑造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選擇。要將企業品牌意識滲透到企業員工的心中,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建立新的企業文化,不斷完善服務體系,通過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來提升品牌知名度。要集中有限的資源,將傳統制造業與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起來,通過網絡營銷有效傳播企業形象和品牌。具有競爭優勢的民營企業可以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創建國際品牌,走“天生國際化”之路。民營企業還要加強自我品牌保護,建立專門品牌維護部門,積極尋求政府相關部門支持,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民營企業要樹立起創新意識,增強對科研投入的主動性,加大對科研的投入,逐步減少模仿創新,積極開展自主創新。通過技術提升、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使產品向系列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科技型民營企業應該組建技術研究中心,與該領域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緊密合作,實施技術水平高、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發展項目,搶占技術制高點。要充分依靠和運用專利制度,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和回避意識。此外還要重視服務創新,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高品質服務來滿足日益多變的個性化市場需求。
(3)建立多樣化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加強人才招聘和引進,到武漢和本地高校召開專場招聘會招聘高層次人才,吸納附近高校和研究院創新人才從事兼職。采取多種措施留住和激勵人才。一是要理解并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才智提供機會和平臺;二是要建立公正公平的動態用人機制,建立客觀的職務任免標準,為人才脫穎而出營造健康的機制和環境;三是建立人才激勵權變機制,針對不同人才的需求和人才不同時期的需求,采用彈性工作制、股權激勵、適當授權等多種方式進行激勵;四是塑造優秀企業文化,充分發揮孝文化優勢,營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環境,使人才擁有強烈的歸屬感。
(4)改造家族式管理模式。在經歷了初創發展階段后,要防止民營企業主非理性化決策,防止集權思想導致的市場決策失誤,因此應該對家族管理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造。對中小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改造主要是要明晰界定家族成員之間的產權,避免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產權糾紛,允許企業內部高級人才入股。對大中型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改造主要是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通過大量吸收社會資本,全面打破封閉的一元化產權結構,形成合理的產權結構。在明確界定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基礎上,逐步引進職業經理人,建立健全職業經理人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5)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民營企業要與信貸機構建立信任關系,積極拓寬融資渠道。1)與銀行和其他信貸機構建立互信關系。首先要誠信守約,按期歸還貸款本息,靠良好的信用贏得信任和支持;其次要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定期披露財務信息,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增強信貸機構對企業內部運行情況的了解;最后還要加強與信貸機構的溝通,共同分析市場變化情況和企業運行情況,增強信貸機構對企業市場運營情況的了解。2)選擇其他間接融資渠道。一是通過上市進入證券市場融資;二是可以通過創業投資基金或者風險投資基金進行融資;三是可以利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定向私募票據等方式籌集資金;四是通過尋找合作伙伴或戰略聯盟,從合作企業獲得融資;五是典當融資,通過典當抵押取得當金來緩解暫時的資金不足;六是采取管理層入股、員工持股等方式開展社會融資。[5]
[1] 旭鋒.淺談我國民營企業公司治理現狀與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4(6):46.
[2] 曹建海.企業競爭力研究的幾個問題[J].經濟管理,2011(3):64.
[3] 周驚風,魏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企業競爭力研究題[R].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2012(2):77.
[4] 安曉敏,田廣研.民營企業治理問題研究及對策[J].改革與戰略,2010(4):38.
[5] 陳躍. 民營企業管理制度化現狀和趨勢[J].現代營銷,2012(10):29.
(責任編輯:胡先硯)
2015-05-11
湖北小城鎮發展研究中心開放課題(2013k006)
嚴 旭(1973- ),男,湖北石首人,湖北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
F127
A
2095-4824(2015)04-0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