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虹
10月27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制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重要文獻,標志著我黨全面開啟了法制建設的全新局面。近10年來,國資委緊緊圍繞打造“法制央企”理念,按照“建立機制、發揮作用、完善提高”的總體思路,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實施法制工作三個“三年目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打造“法制央企”,是中央企業做強、做優的必由之路,對于推進法制建設和市場經濟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依法制企是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
完備的法制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法制化管理是企業走向市場、走向成熟、特別是改革發展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建設法制國家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而依法制企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依法制國方略在企業的具體體現,依法制企成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制企是提升質量效益的必由之路
依法制企必須與生產經營管理相結合,保護石油企業合法權益,是提升質量效益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與國有企業密切相關的《公司法》、《勞動合同法》、《反壟斷法》、《企業破產法》、《企業國有資產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繼出臺,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產生了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如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需要對企業各種用工形式和勞動合同進行重新規范和調整,在維護自身利益和保護員工權益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竭力提高干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按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當前,企業質量效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標準日趨規范嚴格,行政執法力度正在進一步加大。日趨嚴格的法律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內部管理秩序和對外經營活動,需要我們從法律層面加強研究,提高企業依法經營管理水平,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因此,企業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或妨害時,能否采取適當、有效的措施予以排除或補救,是企業依法制企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更是企業提升質量效益的重要之義。
市場經濟本質上屬于法制經濟,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制企是一項確保政治安全、生產安全、建設安全、形象安全的重大決策部署。應該采取多種宣傳教育形式,組織相關專業法律法規的集中學習和培訓,增強全員防范法律風險的意識。同時,要注重各專業之間的相互配合,做到重大決策、重點工程提前介入,超前防控,為最后決策提供法律依據,保證經營活動的合法性。要大力開展依法制企和企業普法工作,把企業的各項工作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正確處理好依法與保護的關系,依法保護石油安全、維護油田企業合法權益。要依照國家法律履行職責,依法平等保護油田物資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允許因執法不公產生對法律公信力的褻瀆。要通過公正司法,提高石油司法的公信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自覺性,以創新、發展的理念,開拓新局面,要在更廣闊領域,更大的范圍內,以更加靈活有效的方式,為維護油田治安,預防和打擊犯罪,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化解企業法律難題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三、依法制企的關鍵是科學規范
依法制企是強化系統管控的有效手段。法制的企業可以靠一套制度來糾正個人的錯誤,即使最高領導人作出了錯誤的決策,也有一套糾錯機制。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從人治走向法制。這就需要企業依法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體系,實現企業管理的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做到處處按著標準辦,事事循著程序走,使法律與企業管理高度融合。
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依法制企的基礎,是企業實行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應注重用機制管理,用制度規范行為,依法定制,以制治企,不斷健全企業法制化管理體系。依法制企的關鍵是科學規范,最重要的保障和基礎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我國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的法律法規龐雜而繁瑣,企業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自身情況制定切換實際的規章制度,并將其貫穿于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依法制企是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管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若要實現依法制企,企業首先要樹立法制意識,堅持依法制企原則,建立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并輔之以責任追究與監管控制措施,從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都應當重視依法合規處理企業在改革、改制等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涉法事務。
四、依法制企有利于提高防范風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合規經營的能力
提高防范風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提高合規經營的能力,各級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是關鍵。企業發展競爭力的強弱以及依法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與企業領導人和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密切相關。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掌握各種法律知識,努力提高各級干部運用法律手段依法管理的自覺性,實現領導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帶出一支學法、懂法、用法的員工隊伍。
各級管理者是企業的決策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將依法制企理念具體化為企業基本管理方式的決定性因素。從法理上講,法律法規是員工意志和利益的體現,規章制度是企業經營經驗的科學總結。因此,領導干部首先要做自覺遵紀守法的模范,企業的決策必須納入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
五、加強法制文化建設,提升企業依法制企能力
依法制企必須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營造濃厚的法制文化氛圍。現代國家發展經驗證明,法制的建立必須要有法制文化作為支柱。推進社會主義法制文化建設,是一個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時代性的課題。
對企業和員工個人來說,在以法制文化為重要內容的企業文化的激勵、導向、約束等作用下,企業和員工以合法、守法為榮,其行為和活動將主動建立在合法、守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健全完善法制框架下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強化法律風險的防范機制,努力形成人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其所負載的核心價值、內在精神、基本理念等等,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