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綜述了為更好服務于“創客”群體,圖書館在理念、資源、服務上進行的創新。文章最后對圖書館在創意文化環境下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創新;創意文化服務;措施;建議
引言
創客在創新型城市中起到動力作用。他們主要集中在消費網絡相對成熟和信息共享程度較高的城市[1]。圖書館可以發揮平臺作用為創意人群發揮創造力提供教育性、啟迪性的信息共享環境,也可以為教育者交流展示提供空間。
一、創意文化對圖書館的影響
創意文化給圖書館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和新的服務切入點以及更大的發展空間。圖書館與創意文化合作,能夠為自身獲得更大的生長空間[2],擴大圖書館服務的范圍,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增強圖書館的活力,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創意文化給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帶來挑戰。創意文化在服務和資源方面有著特殊的需求。
二、圖書館應對創意文化的措施
(一)理念創新
在創意文化環境中,合作與特色的理念相結合,讓了解用戶需求的團體參與服務機制與方式的構建。與社區文化相互交融,引入商業贊助。倫敦Idea Store,與社區其他空間鏈接位于超市及商業中心附近,許多商業機構也成為這種文化服務場所的贊助商。
創意氛圍與創意人才、公共產品供給等因素一樣,是影響創意產業與區域發展之間耦合效應的關鍵因素[3]。良好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創意和靈感,應對創意文化,需打破傳統,為創客營造發揮潛力的環境。用戶取代書籍成為圖書館空間設計的中心也是后現代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在建筑理念方面的最根本區別。
(二)資源創新
圖書館不僅需要在硬件環境資源建筑、設備、布局、綠化等方面進行考慮,更需要針對創意文化建設特色資源。青島創意化產業園內的LOOKBOOK設計圖書館主要面向園區設計師,館藏上側重設計專業圖書,囊括各國設計名家的專著;國內外的平面設計作品以展板形式展出;并多次舉辦文化產業論壇、設計沙龍和研討會等。
圖書館在關鍵時刻與時俱進,引入新型資源并提供服務。2013年初上海圖書館推出Ipad外借服務。3D打印技術推動著制造業的深刻變革,將虛擬世界的創意與實體世界的產品聯系在一起,使創意“所見即所得”[4]。上海圖書館、上海交大圖書館等先后引入3D打印設備為創客空間提供服務。
(三)服務創新
1.服務內容創新
(1)真人圖書館服務
以“真人書”為借閱對象,通過讀者與“書”的面對面交流為形式,以“平等對話、增進理解、消除偏見”為目的的借閱活動[5]。真人圖書館以“人”的經驗、閱歷、智慧為資源,提供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有利于用戶互動,直接反應需求獲得反饋。
(2)創意空間服務
國內外圖書館開始為創業文化發展提供空間環境服務,為創客們提供硬件資源以及文獻資源支持。同時,該服務有利于打破創造壁壘,讓使用者在共同創作中孵化啟迪創意,結識興趣伙伴形成創意團隊。美國紐約的費耶特維爾公共圖書館(Fayeteville Free Library)建立的“發明實驗室”(rab Lab),是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提供的創客空間。
2.服務方式創新
在用戶所在的地方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最典型方式即嵌入式服務與新媒體服務。這兩種方式在空間與時間上的主動性與創意文化的生成的隨意性正好契合。
(1)嵌入式服務
嵌入式服務中,圖書館嵌入用戶創意激發、實現的過程,為創客提供公共供給品——蘊含智慧具有啟迪或輔助性作用的人力以及物力資源。研究型圖書館的嵌入服務即為嵌入科研過程的學科服務;高校圖書館即為嵌入教學過程的學科服;公共圖書館即為嵌入社區文化過程的服務。
(2)新媒體服務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的崛起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碎片化閱讀、即時獲取是現代人的需求。微信、微博、移動圖書館三大新媒體服務主流進入圖書館。根據黃國凡與肖錚的調查顯示,62.22%的省級副省級公共圖書館開通移動圖書館,77.78%開通微博賬號,24.44%開通微信賬號;112所“211”高校中,79%開通了移動圖書館服務,62%開通了新浪微博。35%開通了微信[6]。
三、圖書館進行創意文化服務的建議
(一)聯合社會,盤活經營
創意文化需要的是靈活、自由、創意性的環境。從選址到建館的全過程都應受到創意文化發展的沖擊。接受新的理念,融入用戶,在財政撥款的基礎上引入商業投資。在選址上,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融入社區生活,與商業中心共贏;校園圖書館的建設融入學生生活,設立在人流量大,便于獲取的場所。利用便利的地理位置,增加圖書館的曝光率。
(二)引進人才,拓展服務
創意文化服務離不開館員的智力服務。因此圖書館應聘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以便對圖書館的資源按照創意文化的需求進行重構,并融合文化產業資源[7],以創意性的服務手段對創意群體進行服務。近年,廈門大學引進美工人才,結合年輕學子審美,推出“圕。時光”系列專題用于迎新和畢業季,反響良好,已成為其亮麗的服務品牌。
參考文獻:
[1]陳紅玉.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新型城市建設[J].當代經濟,2013 (9):4-5.
[2]胡小文.牽手文化創意產業,發掘圖書館生長的力量[J].價值工程,2012,31(7):313-313.
[3]張望.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1.
[4]利普森,庫曼.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任紅娟.真人圖書館在我國圖書館服務中的適用性研究[J].圖書館,2015(01):81-84.
[6]黃國凡,肖錚.圖書館新媒體服務的實踐與思考——以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4(6):85-88.
[7]王偉.文化創意產業服務模式在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及路徑選擇[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5):022.
作者簡介:丁寧(1988–),女,漢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就職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用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