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康曉(1982.6.18-),女,漢,河北保定人,本科,助教。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負責學生管理工作。
摘要:當前,受社會影響,高職教育在學生管理上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拓寬管理上的新思路就成為當前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從分析學生教育管理的現狀入手,分析出學生教育管理面臨的新問題,并從實際出來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22-01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我國的高職教育也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受到社會思想、學生特點的制約,傳統的學生管理辦法已經無法解決當前出現的新問題,于是,拓展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路,以適應不斷變化了的學生管理新情況,進而提升學校的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結合本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分析當前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一、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現狀
自從黨的十七大上提出要 “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后,我國的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學校已由當初的一百多所發展到現在的一千多所,學生也是以兩三倍的速度增長,但是,由于時間短,發展快,經驗不足,出現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學生管理這一方面的問題,尤為嚴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低,學生管理人員經驗較少,學生管理制度也不科學不健全等等。
二、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從學校層面看,管理思想滯后,管理體制落后。
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管理的觀念仍舊是主導與服從的關系,管理人員高高在上,發布指令,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服從。這種關系無視學生的個性,限制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不能具體地給學生以指導和服務,使學生管理工作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只是流于形式,阻礙了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
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體制過于龐大復雜,有學生處、團委、班委等等,但是一遇到學生出現問題,解決起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管理工作繁雜,管理者整日忙碌,處理事情公式化、概念化、家長化、行政化,多用懲罰性的手段,極少理解性的溝通,對學生內心情感需求知之甚少,很少能采用現代的信息手段進行交流,這些都導致學生出現問題后不易解決,甚至有過激行為。
(二)從學生層面看,道德水平較低,厭學情緒較重。
高職院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九零后的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的安逸使他們養成了凡事都是以“我”為中心的思想,而且這個年齡段又是形成價值觀的時期,思想情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容易偏激,比如,學校教育一直都是禮讓為先,但是在公交場所卻常見人們搶座位、加塞等現象,于是心里就極易產生學校的教育都是假大空的感受,致使道德水準下降,作為一些不被人認可的事情。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考分數大都是低于本科分數線的,本身就有些自卑,再加上社會對高職院校的歧視,心理承受的奮力很大。由于脆弱的意志力,學生們不僅逃避,而且還自暴自棄,當遇到學校嚴厲的批評時,自尊又自卑的心理讓他們產生很大的抵觸和反抗,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3.從管理隊伍層面來看,力量不足,綜合素質較低。
當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依據有關文件要求的師生比例即1:200,在數量還有很大差距,這使得輔導員的工作任務量大,無法抽出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此外,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大多是年輕人,經驗不足,而且由于待遇低也不安心地工作,責任心不強,這導致在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上只是應付,使管理流于形式。
三、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學校要轉變管理觀念和管理方法。
高職院校要想從根本上突破學生教育管理難的困局,學校就要轉變傳統的舊觀念,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新觀念。具體來說:一是要認識到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實質就是為學生服務的工作,要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疏導,而不是行政上的評判和指令;二是要處理事情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和尊重學生;三是通過交流會、座談會、茶話會、論壇、微信等形式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動態,以適應不斷出現的學生教育管理的新形勢。
(二)要鼓勵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民主自治。
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主體是學生。這些學生都屬于九零后,受社會影響,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追求個性、平等和自由,不喜歡假大空的道理,不喜歡強制性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二是受網絡影響,學生們思維開闊,創新能力較強,對未來有著自己的目標,并愿意為了目標而付出努力。
這些特點都表明,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管理權限,在學校制度范圍內實施民主自治,比如,可以在學校社團中實行選舉制,當選者會鍛煉自己的領導和管理能力,落選者也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以期在下一次競爭中取勝。這樣,學生內心強烈追求的自尊、個性、創新等多方面的需求在當家作主的責任感和自豪感里得到滿足。所以,學校要鼓勵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民主自治,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增強,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提高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者的隊伍建設。
1.要增加學生管理者的數量。《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要求,二百名學生要配備一名專職輔導員。實際上,高職院校受資金和辦學條件制約,數量嚴重不達標,多依靠學生干部來進行管理,這就阻礙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要提高學生管理者的素質。當前形勢下,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比較復雜,這對管理者的素質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備教育、管理、心理、甚至是溝通等多方面的知識,因而,要加強對管理工作者的各項培訓,以提高其專業管理的水平。
3.提高待遇,助其實現職業愿景。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者由于工作繁瑣、待遇較低、前途無望等因素而頻繁流動,這極不利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面對這種狀況,高校要從獎勵設置、晉升機制、職業規劃方面加強對學生管理者的管理,這樣,管理者隊伍才會穩定下來,學生也才會得到更加專業化、人文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