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王秀瑋
作者簡介:王秀瑋。女(1982-6-4),籍貫:河北省唐山市,漢族,就職:河北聯合大學冀唐學院,研究方向:倫理學及學生管理方向。
摘要:大學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成熟時期,心智發展不穩定,在處理戀愛問題時容易失去理智。文本以發生在大學校園里的戀愛事件為例,通過分析,總結一些解決大學生戀愛困惑的工作方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29-01
大學生戀愛是大學校園里普遍的現象。沒有了高中階段,老師和家長對“早戀”的嚴防死堵,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環境給大學生戀愛提供了滋養的土壤。但是,大學生處于身心迅速成熟期,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影響著他們的言行。大學愛情無時無刻不面臨著風吹雨打,而輔導員要給學生做好感情的疏導工作。
一、案例簡介
小趙同學(男生)和同班小李同學(女生)在大二第二學期確立了戀愛關系。大三第一學期,某天中午小趙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和小李吵架了。在電話中,我聽出他的語氣很激動,我告訴他到操場等我,一起聊聊天。通過談話,了解到最近二人經常吵架,而且小趙還用煙頭燙過自己的胳膊。過了一周后,小趙又到辦公室找到我,最近又因為瑣事和小李吵架,這次是在教室上自習時,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非常生氣,用衣服甩了小李一下,從教室后門出來了。
二、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1.家庭環境分析。小趙是河北人,父母是知識分子,對小趙寄予厚望,非常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脾氣都比較急躁,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嚴厲。小李家在陜西,父母是普通的工人,是家里的獨生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較民主。
2.個性分析。小趙是個聰明的學生,喜歡玩電腦游戲,學習成績較差,經常逃課。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克制自己,脾氣比較急躁。小李平時話語不多,性格溫和,學習處于中等水平。
(二)案例分析。所謂愛情,是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社會關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了對對方的最真摯的傾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最強烈的感情 [1]。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愛情具有排他性,能動性和對等性。本案例中,小趙和小李戀愛關系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方面出現了一些偏差。在戀愛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適應對方,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不能妥善地解決兩人之間的矛盾。
大學生一般處于18-22歲這一活躍的年齡段,他們對異性的態度由“排斥”轉為“親近”。身心的發育使他們隱藏已久的對愛的渴望一下迸發出來。校園戀愛讓他們嘗到愛情的甜蜜,同時也伴隨著打擊,給他們的心理留下了愛情困惑。本案例中,小趙和小李是同班同學,在近一年的同學生活中彼此產生了愛慕之情,隨后確立了戀愛關系。但是同學關系轉為戀人關系的過程中,經過進一步接觸和了解后,兩人的優缺點充分地暴露出來,愛情由美好變為現實,爭吵不斷。大學生有校園戀愛的能力,但是卻沒有經營校園愛情的能力。經營得好,校園愛情就能修成正果,畢業就結婚;經營得不好,因為承受不住失戀的打擊,悲觀厭世、喪失信心,甚至做出過激行為。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二人的戀愛已經影響到了學習和生活。作為輔導員,面對學生向我提出的求助,綜合各方面獲得的信息,我決定勸說二人結束戀愛關系。
三、采取措施
(一)通過班委、同學進一步了解二人的戀愛情況。團支書是個女孩子,和小李住在同一間宿舍,她向我反映了小李和小趙的感情問題,多次勸說小李分手,但是小李還會去和小趙約會,而且兩人從確定戀愛關系以來,一直都在吵架。我囑咐團支書要注意小李的一舉一動,防止她做出過激的行為。一方面要多做思想工作,以身邊同學的案例勸說小李;另一方面,多開展一些班集體活動,讓大家在集體中感受成長。
(二)與家長溝通,了解家長對兩人關系的態度。通過電話溝通,雙方家長表示知道孩子們正在談戀愛。小李經常給家人打電話,聊聊學校里的生活,但是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很少說起和小趙吵架的事情。小趙的父母對這件事表示持中立態度,不支持也不反對,只要不影響孩子的學業即可。
(三)分別找當事人談話。我首先向學生表示將此事保密,在取得他們充分信任的前提下,讓他們把自己在戀愛過程中的煩惱傾訴出來。
針對小趙的家庭教育和他的個性特征,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只做一名安靜的傾聽者,讓他把所有的困惑都說出來。然后我逐點地幫他分析,讓他接受他和小李的感情是不成熟的,不理智的。第一,他和小趙的戀愛已經影響到了兩個人的學習,大二學期末兩人的綜合測評均有退步。第二,因為經常吵架,又要想辦法道歉,小趙自己表示經常頭疼,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時間也很短。而且因為吵架升級到自殘,用煙頭燙自己的胳膊,既傷害了自己,又不能解決問題。第三,經常和小李約會出去玩,一起吃飯,父母每個月給的零花錢都不夠花,經濟很緊張。第四,兩個人的家庭環境、脾氣性格相差很大,現在都在上學,面臨就業、考研,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應該慎重考慮大學戀愛。第五,兩個人的戀愛關系給兩人帶來的痛苦大于甜蜜,弊大于利,所以他應該和小李分手。
小李在與我聊天時,提到曾經多次與小趙提出分手,但是都沒有成功分手,她對兩人的關系很苦惱。我一方面安慰她不要因為感情影響了自己的學業,另一方面告訴她我會做好小趙的思想工作,盡快結束這段戀情,讓小李不要有思想壓力。
經過兩周的時間,通過輔導員、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小趙和小李和平分手。二人的學習、生活逐步融入班集體中。畢業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鄉走上了工作崗位。
四、案例啟示
第一,從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抓起,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擺正校園愛情的位置,培養責任意識;第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兩性健康教育、社會交往禮儀等專題講座,讓大學生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與異性的交往,提高辨別愛情的能力,培養承受失戀挫折的能力。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使學生能夠在集體活動中展示自我、認識他人,廣泛交友和交流,不至于為了排解寂寞、互相攀比而盲目戀愛。第四,要關注戀愛中的大學生,作為輔導員雖然不能干涉大學生的感情,但是當大學生面臨愛情困惑時,要做出適當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