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遠波
摘 要:當今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單一評價體系已不適應新時代的個人發展要求和社會需求。作為理論與實踐性結合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本文基于這兩點,探索如何把多元評價法與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相融合,及其優勢的分析,為多元評價法在高中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多元評價法;信息技術教學;一元評價法;檔案袋評價法
為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提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需要對以往的單一評價模式進行改變,多元評價體系應運而生。一元評價體法造就了填鴨式教學,極大地扼殺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熱情、磨滅了學生的心智成長、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多元評價法從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方法三方面打破了單一評價法的局限性,全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探討如何使多元評價法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相結合的具體方法。
1 什么是多元評價法
多元評價法是指從多方面評價學生的評價方法,具體分為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方法三方面。評價內容有學習能力、人際關系、自我認知能力等;評價主體包含學生、家長、老師、學校管理人員等;評價方法主要有學生自評、他人評價、考試測評等,從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應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主要有檔案袋評價法和多維度智能評價法兩種[1]。
新課標中強調,要培養中學生的信息素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把學生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價值觀和學習方法的培養重視起來。早期的一元評價體系以教師為主導,注重量化目標的測量,忽視了被評價者的主體地位,沒有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多元評價法并不是簡單的評價學生處于什么樣的階段、學習成績如何的量化工具,它最大的功能是使學生和教師同時得到教學質量與學習進度的反饋,使學生了解自己、了解課程、了解教師,并把多方面的信息反饋給老師、家長、和學校,以制定出更適合于學生的教學方法。多元評價法是一種提升教學效果,提供即時反饋,全面了解學生的有效手段。達到學生自己的自我構建、自我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創新性和適應性的個體[2]。
2 多元評價方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教學中教師要面對不同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背景,具有不同的發展需求與特性。如何針對每一位學生給出適當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是當今中國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有效的方法是關鍵。
2.1 小組評價法
在實際運用中,“學習小組”是開展多遠評價法、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徑。首先,教師應發揮在評價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建立小組評價檔案,組織小組內部評價,充分使學生互評、自評和測評。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了解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在實際學習中找尋自己進步的方向。在小組中互相幫助與學習,使每個人把自己的長處與優點互相分享,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其次,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家長、教員等多元主體的互動,以保證評價的客觀公正性。將每一次的評價結果記錄在案,定時進行整理匯總,能更準確的反應學生的成長曲線,以反饋給教師、家長及學生。這就使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能更有針對性的確定如何進行學習指導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改進[3]。
2.2 檔案袋評價法
在實際的運用中,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相當完善的多元評價法實踐活動,那就是檔案袋評價法。美國西北聯合評價會對檔案袋的定義是:“檔案袋是對學生作業的一種有目的的收集,這些作品要能夠展示學生在一個或多個領域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收集過程中,必須包括學生在內容選擇、挑選準則等方面的積極參與;檔案袋中還要包括判斷價值高低的準則和學生自我反思的證據?!蹦壳霸趪鴥冗€沒有“檔案袋評價”方法的統一定義與實施原則。這要求我們在實際運用中,借鑒外國先進經驗的同時,要靈活與當地、當時的實際情況聯系在一起,但其基本準則必須遵守。其中包括目標性、樣本多樣性、學生自主性、民主性、反思性和真實性。檔案袋評價應具備的功能包括:以多種形式展現學生成長過程心中的不同特點,反應學生完整的精神面貌;給學生自我評價和總結反思的依據,學生要對自己的課業、他人評價反饋進行適當的反思與批判,以促進自己不斷進步;幫助教師客觀、及時、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與特點,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標。
2.3 多元評價法與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結合
在高中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的把多元評價法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制訂出一套可操作性強的方法,是實踐的第一步。
從多元評價法的三個內容上來講,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評價目標,按照新課標的標準,培養具備信息素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新時代學生,結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本身的難點與要點做具體規劃,這點應結合各個學校不同的實際情況由教研組進行規劃與操作,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其次明確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法的主體也應該是多元的,應該包括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同學,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包括教育專家;最后,從評價方法上來說,應包括橫向、縱向兩方面。橫向是對具體的成績、情緒、能力等各方面具體評價,縱向是對學生成長的前后對比[2]。
具體教學實踐中,首先,教師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制定學生評價表格與檔案,針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表現、學習能力、學習進展、課業完成度等制定表格工具,學生本人、老師、家長、組內同學等共同完成此表格的填寫??梢詫γ恳唤虒W目標實行。其次,建立學生檔案袋,針對學生作品、評價表格進行收集與整理,在學校、教師、學生手中留存。最后定期進行多遠評價主體的反思與討論,提升教學效果。
2.4 多元評價法存在的不足與解決方法
沒有一套新生方法是完美的,多元評價法也不例外。多元評價法首先很難對其進行量化的標準制定,其次,在具體時尚中不排除一些弄虛作假的行為,最后,在主觀意識影響下很難做到客觀公正。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進行評價工具的研發與改進,其次是要做到合理的監督與懲戒。
3 結語
任何新方法的實行都要面臨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應因噎廢食,因為懼怕多元評價法的實施難度及不完善的地方就不做改變,最終影響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喬鳳杰.檔案袋評價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4.
[2]趙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黃勇.多元評價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12:101-102.
[4]祝彩霞.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