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
【摘 要】
情境教學的思想內涵是豐富深刻的,操作方法是具體有效的。它不僅探索了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有效途徑,而且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觀和教育觀,開拓了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視野。
【關鍵詞】
中學語文 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讓我們看到了語文教學的本真。情境教學把握住了語文學科兩重性的特點,能高瞻遠矚,把目光放得更遠,起點定得更高,課內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獲得,還關注學生的個性、情操、情意態度、思想的發展,將教育的著眼點和歸宿真正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全面發展。情境教學的思想內涵是豐富深刻的,操作方法是具體有效的。它不僅探索了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有效途徑,而且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觀和教育觀,開拓了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視野。
目前,情境教學已經成為我國高中語文課堂的一種主要教學方式。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經驗,對改進高中語文課堂情景教學提出幾點看法。
一、構建情境教學,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與情境教學結下了不解之緣,語文教學要想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實施情境教學是必由之路。情境教學是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教師根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起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就是運用具體生動的場景,以激起學生主動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在課堂上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表演生動有趣的課本劇,做各種各樣的游戲等。這些都是在說明教學與情境的內在聯系,我們知道教學需要有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輕松愉快的情境,激發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和愿望,使學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共同進行,從而充分挖掘大腦的潛能,達到驚人的教學效果。暗示教學法的關鍵在于組織和創造學習情境。
二、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動機
情境教學以學生的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真實的、虛擬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知識的構建,其目的在于使學生所構建的知識于真實情境的運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識,獲得認知的發展,體驗精神的成長。
教學過程必須創設情境,依據教學情境確立目的,制定教學計劃。利用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實施教學計劃和評價教學成果。可以說,情境是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學語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實際上就是一個個情境的創設。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這里說的就是情境創設問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情境的建構過程。語文本身是抽象的,在教學中,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過一定手段進行復現,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點的情境。把抽象的語言形象化,設置與實際相似的情境空間,讓學生入情入境。
情境教學就是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學習情緒,把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從教學需要出發,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
三、情境教學內涵豐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情境教學內涵豐富,不但用在教學的開頭階段,而且還輻射、貫穿于整個教學教育過程。不但指外部環境,而且指主體的內部環境,整合成為心理場。不但在教室中創設,還可以帶學生到大自然、社會大課堂中去,讓學生在現實場景中去感受、體驗、思考。不但用在語文教學中,而且也可以推廣到其它學科的教學中。不但在于激發學生求知、求真,而且更可以用來做激發美感,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引導學生求善求美,實旖愛國主義教育、審美教育和品德行為養成教育。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但學生平時上語文課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學者把一篇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文章,通過過于程序化的方式來使學生理解,從而變得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喪失。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直是廣大語文教師最關注的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法,還美文以具體形象的本來面目,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提高,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自然會增強。
情境教學中的情境是多元、多構、多功能的。情境教學的概念表述盡管不同,但都把“情境”作為情境教學的出發點和切入點。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生活環境的創設,拉近了學科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使死的知識成為活的生活,為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開辟了現實的途徑。從學科教學的角度來看,“情境”實際上就是一種以情感調節為手段,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整體發展為目的的優化了的學科教學與生活環境。
四、認知和情感因素并存,實現其情感相融
文本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語文教學應該依據“文本情”,創設教學情境,展現多層次、多形態的情感場,以“教師情”誘發、激勵、喚起“學生情”。或以讀帶情,或移情體驗,或觸發共鳴,或連類而及,等等,來一個像喜亦喜,像憂亦憂,“一枝一葉總關情”。文本情、教師情、學生情這“三情”合一,在情感相聚點,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恰當訓練,情知并進,彈奏優美的教學樂章。
語文教學中情感的載體是語言,學習語文,總是從語言的習得入手。我們常說的字、詞、句、段、篇這些漢語言的認知內容,它并不純屬于語文的記號,而且還攜帶著諸種形象和特定的情感。我在情境教學中,就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中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同時發揮其作用,實現了情知相融。
綜上所述,教學情境虛實結合,形神結合,渲染氣氛,醞釀情緒,設置氛圍,相機誘導,引導學生觸景生情,借景抒情,與作者心靈相通,便于學生感知、理解課文,達到求知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本文系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2014年教育科學“微型課題”《語文情境教學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