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應軍
【摘 要】
“語文園地”是新課程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較豐富,內容較活潑。與過去的語文練習不相同,語文園地承載著引導學生發現語文規律、豐富語言積累,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入,激發學生熱愛我國語言、文化的感情;承載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發展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本文就“語文園地”的教學價值及其策略探討進行深入介紹。
【關鍵詞】
語文素養 教學方法 學生學習
語文是中國現階段的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占據教育的重要方面。所以本文針對語文教學中“語文園地”的價值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策略。
1.語文園地概述
1.1語文園地的編制依據
小學語文的教材編制經歷了重要的歷程,其發展也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進步的。語文園地的編制是在現階段學生入學基礎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編制。語文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現階段的語文教育中,由于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提出,學生的學習不再僅限于課本的內容,較為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語文園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配合課本的基本知識進行的課后習題練習。拓展學生的空間,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對課堂中的課本知識進行鞏固,保證對課堂知識及時進行復習。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加能夠順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符合不斷進步的教學方式。
1.2語文園地的功能
語文園地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它的功能是放置于每個單元的最后,是每個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鞏固學習的過程,拓展學生的知識水平。語文園地的編排隨著教育的發展不斷更新,從學生的基本角度出發,通過練習題的形式激發學生對實踐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語文園地的設置可以看出,一般來講安排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對語言的積累較為重視,內容更加貼近生活,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不再是單一的題目訓練,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題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綜合性,通過讀、寫、說、畫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3語文園地的編制歷程
語文園地的編制是根據人教版的教材發展而來,在新課改以后,將其由本來的基礎訓練分為習題復習訓練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這種改變是課改的重要變化,以前的語文教育較為注重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而語文園地則是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讓學生置身于綜合發展的情境中,對語文知識的認識、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學生在以后學習過程中的融會貫通有著重要的作用,使他們能夠發現語文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2.語文園地發展現狀
2.1重視度不夠
通過對學校的調查后發現,語文園地的教學并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有些教師只是單純地把語文園地作為課后的練習題,在講解時也只是單純地對題目的答案進行講解,沒有發揮本身的效果。而且,對于題目中的拓展訓練和閱讀,也沒有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檢查和作業的布置,只是作為課后的一項自由課外活動。語文園地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上課的基礎上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延伸,通過這些趣味性的題目,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和對語文學習的樂趣。但這種錯誤的教學方法顯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加上教師對題目進行反復地講解和不斷重復練習,使得語文園地這一板塊不但不會得到學生的喜愛,還會使學生厭煩,失去了設置這一板塊的初衷。
2.2各項措施不成熟
因為目前語文園地還處于試驗階段,許多教師不知道該用一種怎樣的心情對這一板塊進行教學,使得教學的目標本來就不夠明確。而且,學校對語文園地的認識也沒有到位,沒有相關的例子作為引導,這就使得大部分學校只是把語文園地作為一種學生的課后鞏固訓練,對于考試經常出現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對于那些拓展的聯系沒有特別重視,使其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同時,因為語文園地的內容難度較大,處于試驗的階段,沒有相關的政策作為指引,教師也不敢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就會墨守成規,還是采用原來的一課一練的形式,使得語文園地的設計效果大打折扣。
3.語文園地教學的建議
3.1與課本內容進行結合
在教學中把課本知識和園地知識進行整合,比如在園地二中讀讀背背的環節,有一個四字的諺語,其主體思想和課本中的課文《小鹿與玫瑰花》表達的內容是一致的,即要提倡真善美,積極地關心和幫助別人。因此,在進行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把這兩者進行結合,可以進行一個實際的情景練習,讓學生根據課文設計一個情境或者一段對話,然后在講臺上進行表演,或者可以發動家長的力量,配合學生編寫一段劇本,讓學生進行排練,然后在課堂上展現,讓學生能夠對小鹿的品質更加深入地了解,也使得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推廣,發揮了教學園地應有的作用。
3.2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因為語文園地在編排的時候對識字的內容涉及較多,因此對學生的詞匯量提出了較多的要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生活中的經驗進行相關的教學。如在園地二中,有一項練習就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每組詞的不同特點,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名字入手,讓學生觀察自己名字的不同,調動學生在生活中的知識儲備,運用到課堂中去,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實踐進行了結合,使得學生更加樂意觀察生活,在生活中進行學習。
3.3創新教學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各種游戲的手段等,讓學生可以在枯燥的課堂上尋找到學習的樂趣。如在園地七的讀讀背背中,那些詞語的記憶,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把詞語編制成兒歌,讓學生對兒歌進行記憶和背誦,這樣明快的節奏感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在采用小組賽的形式,讓學生根據兒歌的節奏自己組織語言,發揮自身的能力組織詞語,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對詞語進行掌握,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 語】
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語文園地通過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起來,進行不斷地創新,保證其在教學中能夠得到合理的運用。
【參考文獻】
【1】陸萍.課程價值及教學策略,小學語文教學,2012(19)
【2】黃笑南.“語文園地”教學現狀及策略淺談.小學教學參考,2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