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全(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惠州惠城供電局,廣東 惠州 516000)
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分析
黃秀全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惠州惠城供電局,廣東 惠州 516000)
摘 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科學合理的建設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已經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科學合理的創建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可以解決當今出現的信息資源重復建設,關于信息資源缺乏整合與合作等問題,本文主要詳細分析有關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等問題。
關鍵詞: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
信息資源是人類社會各領域產生的有使用價值的信息集合。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以科技信息資源共享為主線,以公共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共建共享機制,在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原則指導下構建起來的功能齊全、高效開放、體系完備的科技信息公用平臺。
1.1 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由于國家的引導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的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共建平臺建設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且這些平臺也逐漸滲透到科技研究中。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信息資源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個性化的特點,但是信息資源重復建設嚴重、缺乏統一的規劃與協調、數字圖書館標準不一、合作建設少等問題也越發突出,這樣就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建設一個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來解決當前的困境。
1.2 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1.2.1 建設不均衡
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由于地區的不同,造成的建設不均衡的情況,在我國,北京、上海等發達的一線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可以借助政府的引導與政策的支持,再利用自己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扎實的基礎資源,對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進行建設,因為其底子較為雄厚,平臺建設工作受到的阻礙也就較小。比如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和清華大學等,對全國性的文獻平臺進行了研究和開發。再加上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后期對平臺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可以較好的對平臺進行完善和維護,這樣一來,發達地區的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就因為其自身的優勢走在的全國前列。與此同時,一些較為偏遠的山區和不發達的省份,從根本上講,獲取信息的方式還是比較傳統,還處在閉塞的狀態,再加上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就顯得較為緩慢,甚至長期沒有什么突出的進展。這一狀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區差異,經濟基礎和科技條件的不均衡就造成了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的不均衡。
1.2.2 協調機制不夠完善
雖然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干預的力度,但是各個地區依舊處在一種為各自而戰的狀態,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即便是在有些地區,出現了一些簡單的合作,但是這些合作僅僅是依靠一個會議或者是講座來將各地的負責人聯系到一起,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協調機制,沒有強制性的義務也沒有法理層的權利,導致科技信息資源的收藏分散、重復,難以形成服務的整體優勢。
1.2.3 沒有統一標準,服務水平較低
根據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平臺建設的標準化依然是遠遠不夠的,各地的規范標準不能統一,這樣很難使得信息能夠得到整合共建共享,各地的信息平臺的后臺技術是大相徑庭,但是信息的來源卻是五花八門,不能與其他數據庫形成共聯的效果,服務水平不高,這樣就制約了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的發展。
2.1 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
任何工程的成功實現都需要依賴一個健全的管理機制,對于建設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也是如此,為了保障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工作的有效實施,相關部門必須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政府應當加強宏觀調控,嚴把資金關和質量關,只有在健全的管理機制下,平臺建設者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平臺的建設工作,還可以通過合理的獎罰制度,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向深度和廣度健康發展。
2.2 確立統一的標準
在上文中提到,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各地的信息平臺建設標準不一樣,給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建設造成阻礙,這就需要國家確立一個通用標準,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國家通用標準對平臺的建設工作提出意見,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信息資源的整合,減少重復資源建設,各個部門應該借鑒發達地區或者發達國家的建設經驗,爭取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學可行的科技信息服務標準體系,使科技信息采集、處理、存儲、 用更加標準與規范,從而提升整個平臺的科技管理水平。
2.3 多途徑籌集平臺建設和后期維護經費
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平臺建設后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便于整個平臺的完善和后期維護工作的進行,工作人員僅僅依靠政府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建設者可以在合理利用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多途徑的籌集經費,可以按照 “共同投入、共同開發、共同受益”原則鼓勵社會各界支持科技信息資源建設,爭取更多的社會投資,用于平臺后期維護。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面臨著信息的高速傳遞和自媒體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作為新世紀的建設者,應該重視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工作,從以往的建設過程中吸取經驗,不斷的對平臺的建設工作進行研究和探索,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合理的利用政府資金的支持,盡力解決目前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出高效實用的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為社會主義的建設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瑾.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13):41-46.
[2]韓淑梅.對科技信息資源平臺創建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23):256.
[3]李卓卓.信息資源共享系統績效評估研究[D].武漢大學,2009.
[4]宮文利,薛艷,梁勁峰. 欠發達地區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探討[J]. 現代情報,2007(11):56-57.
[5]張云春,吳恩生,孫小萍. 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3(20):8-9.
作者簡介:黃秀全(1963-),男,廣東惠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