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斌
摘 要 高職院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為依據,探索新的繼續教育理念和發展路徑。分析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現狀、新時期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理念探索及發展路徑。
關鍵詞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新理念;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6-0062-02
1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現狀
高職院校管理層對繼續教育的重視度不夠 由于我國全日制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導致高職院校的管理重點放在內部學生管理,而繼續教育只是學校利用剩余的教學資源開展的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教學管理相對落后,基礎教學設施不能保證,影響了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發展。
辦學質量較低 高職院校開展繼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學校的收益,出現了只注重招生規模的擴大而辦學質量較低的現象,這主要體現在教師、學生兩方面。從教師方面來講,因為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不在教師的綜合評價范圍之內,所以很多承擔繼續教育課程的教師投入到其中的精力有限,照搬普通學校的教學內容,沒有特色,學生對所講知識的興趣不高,教學效果較差。從學生方面來講,很多參與繼續教學的學生只是為了獲得一張文憑,對上課不夠重視,經常出現逃課的現象,甚至有時還會發生教室空堂的現象。雖然高職院校規定了課堂考勤制度,但是由于參與繼續教育的學生都具有自己的思想,不易管理,不受學校的管轄,所以造成高職院校對這些學生的管控力度不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繼續教育的辦學質量下滑,培養的人才含金量較低。
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低 由于我國社會比較重視學歷,所以大多數高職院校繼續教育都是以學歷教育為主,而忽視學生的技能培訓、崗位培訓等非學歷教育。此外,學生在就業中提高競爭力,盲目追求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忽視自身的專業技能培養。繼續教育管理部門設定的培養專業和招生計劃、教學實踐環節等和繼續教育的培養目標不成體系,出現實踐和理論脫節的現象,造成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可持續發展。
2 高職教師繼續教育的新理念探索
根據國家的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探索繼續教育辦學的新理念 根據國家頒布的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的指示,教育改革要以創新為動力。改革教育體制機制,鼓勵學校大膽進行探索,大膽進行改革,推進重要環節的改革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辦學機制、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創新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也要進行教學改革,改革人才培養機制,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構建新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斷提高高職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推進繼續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確定重義輕利的繼續教育辦學新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只有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促進我國的廣大群眾、干部尤其是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我國社會主義的文明程度,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只有明辨善惡美丑,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善惡、是非、榮辱、美丑必須分辨清楚。所以,對于高職院校繼續教育來說,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重義輕利,以培養建設社會主義需要的人才為己任,強化辦學機制和社會主義責任感,促進繼續教育的發展。
應用最新的科學信息技術,確定知識共享的繼續教育辦學新理念 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是構建多媒體教育平臺,通過網絡多媒體可以提供信息量巨大的教學內容,并且學生的學習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教育平臺的使用十分方便,促進了知識共享。知識共享可以促進知識積累和增值。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高等教育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在高校中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可以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運用集體智慧擴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所以,構建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網絡教學平臺十分重要,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實用型人才,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學資源,優化整合教學資源,提高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構建教育平臺能促進他們之間的課件資源共享。只有確定知識共享的繼續教育理念,才能提高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實力和創新能力,避免進行重復研究,浪費教學資源。通過知識共享,教師的個人知識體系會迅速完善,他們的個人知識才能會不斷增加,從而提高人力資源投資效益,有效防止知識老化而失去應用價值。
3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發展路徑
制定政策機制,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完善繼續教育辦學體系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要想發展,一定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而這些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所以,高職院校要加強和政府相關教育部門的溝通,獲得政府在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中的財政支持。比如,投入人才項目的各類培訓資金,在政府公共政策體系之中納入高技能人才職業培訓項目,由農學院統一設置涉農項目的培訓方案,完成農民的分階段和分層次的培訓,和區域職教集團合作,完成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提升培訓。
創新農民職業教育培育方法,提高農民的培訓參與意識
1)高職院校繼續教育要以農民的教育需求為導向,制定相關的職業培訓項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了提高農民的就業率,科技致富,要加強農民的相關知識培訓,讓他們成為“懂技術、有文化、會經營”新一代農民。懂技術就是加強他們的職業技能培訓,掌握最新的農業科研成果和種植、養殖技術,應用現代化的生產工具,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管理,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有文化就是用現代的思想理念和意識武裝農民,讓他們擁有先進的文化素養和思想理念,提高農民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生產意識,使其行為、思維、心理和態度都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會經營也就是培養農民的經營意識,提高他們的市場管理水平,讓他們由單純的種植和養殖轉向經營管理,滿足現代化的農業發展要求。此外,高職院校繼續教育還要注意擴大培訓項目種類,完善培訓內容,提高農民參與培訓項目的積極性。endprint
2)政府設立農民培訓專項資金。為了提高農民職業培訓效果,要完善農民培訓基地的基礎建設,建立教學實習基地,提高基層農民的職業培訓條件。政府要設立專項培訓資金,政府財政補助,農民免費參加,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還要給予農民誤工補貼,不斷提高農民的教育培訓參與積極性,促進我國農村的發展。
3)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方式。教育培訓方式靈活安排,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農民職業培訓。開展送教服務上門活動,高職院校的專家學者和農民面對面交流,在種植、養殖基地實踐指導,解決農民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從而有效提高農民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縮短和農民的距離,及時將最新的農業技術送到農,不斷擴大培訓規模,不斷增強農民的培訓效果。
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素質,提高他們參與培訓的主觀能動性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教學離不開師資隊伍,所以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只有不斷提高師資的教學水平,才能保證人才培訓的教學效果。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在一線教學中付出和奮斗。其次,將對地方經濟有貢獻的教授及高工吸納到教師隊伍中來。再次,將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崗位績效相連接,給予物質獎勵。鼓勵教授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機制,適應繼續教育社會培訓需求。最后,鼓勵教師深入基層,了解農民職業培訓需求,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水平。
應用網絡技術,構建多媒體平臺,提高繼續教育資源利用率,實現知識共享
1)構建多媒體網絡繼續教育平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構建繼續教育多媒體網絡平臺,提高繼續教育的辦學質量。網絡對媒體技術的應用促進了繼續教育的教學改革,更新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完善了繼續教育的評價管理體系。學生利用手機和計算機就可以實現終身學習,獲得了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學習條件,增強了繼續教育的輔導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育,形成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知識共享的教學模式。實現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知識共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受時空限制,形成全新的繼續教育模式。一是形成復式教學模式,通過學校網絡平臺上傳教學資料和視頻,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實現了繼續教育的同步進行和教學資源的重復使用。二是形成互動協作式學習模式。由于計算機多媒體網絡具有交互性、高效性、開放性等特點,利用這些特點可以實現遠程教學的交互式發展,多名學習者可以同一時間在線,針對同一學習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彼此合作傳輸學習經驗,這樣就會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制定知識共享的相應激勵機制,促進知識共享學習氛圍的形成。只有實現知識共享,才能提高繼續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增強繼續教育的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院校繼續教育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新時期為了滿足教育需求,需要對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進行改革,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發展路徑,跟上時代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I]許慧敏.論現階段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問題[J].繼續教育,2009,23(7).
[2]張智俠.淺析高校青年行政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問題[J].繼續教育,2009,23(2).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N].中國教育報,2010-3-1(1).
[4]黃宏.略論繼續教育與科學發展觀、科教興國戰略的關系[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