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檜 胡宗露
【摘要】本文以昌吉學院的教學模式為例來進行分析,研究小組課在昌吉學院音樂系聲樂教學中的可行性。
【關鍵詞】音樂教育;聲樂教學;小組課;可行性
一、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音樂教育指是通過音樂改變人的思想情感、思維方式,提高知識技能、豐富生活活動的一切教育。狹義指學校的音樂教育按照必須的社會要求,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音樂教育中的學校音樂教育可分為學前音樂教育、基礎音樂教育、高等音樂教育、成人音樂教育等。在本中筆者所講到的音樂教育指的是高等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體系的教學方法分為: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及鈴木音樂教法。在本文中筆者所講到的音樂教學方法主要是鈴木音樂教法。主要是個別教學、定期上集體課、組織音樂會、家長的參與。
二、聲樂教學及相關概念
聲樂是人類最古老的表達情感的音樂形式,人聲演唱就行。不論在什么樣地音樂文化中,聲樂都被包括其中。聲樂有兩重含義:一是指用人聲演唱的歌曲。聲樂包括: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中國又出現了原生態唱法。二是指從音樂表演的意義上說,只有在一定范圍內,符合特定的歌唱才被稱作聲樂。對于聲樂而言,很多聲樂作品為模仿其他聲音或純粹抽象的內容,會使用非語言音節或噪音。
聲樂專業的結構可以分為聲樂專業的技能結構和聲樂專業的知識結構。
聲樂專業的技能結構又可分為兩類: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是大腦對事物的認知。主要特征是運動形式的動作是在大腦內部實現的;而操作技能是指人對事物的掌控和運用。主要特征是運動形式的動作是在大腦外部實現的。而聲樂專業的技能主要是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可以分為五個方面:聲帶、氣息的控制運用技能、聽覺技能、音樂表現技能、語言技能和戲劇表演技能。這五種技能既緊密聯系又分工明確。因為這種分工合作,保障了歌唱者的正常發揮。
“聲樂教學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養人對音樂和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能力、培養人們高尚藝術情趣的教育活動。”聲樂教學不同于其它的學科,聲音它是具有抽象性、針對性強、反復性大的特征,學生對相同的授課內容會有不同心理體驗。聲樂教學要以明確、活力的具體形象,讓學生以最直接視覺、聽覺的來感受音樂。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按聲樂歌曲本身的邏輯順序來進行,每一次課堂教學,既是前一次的邏輯延續又是后一次的提前準備。需要遵循循序漸進、量力性原則、實踐性、創造性原則、學生主動性、自覺性原則。
普通高校采用“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等幾種形式,進行交叉授課。集體課形式“一般情況下,集體課人數一般設置在15至20人,可在容納40人的教室上課。上課時間90分鐘,每周1課時抽查布置作業。集體課的教學內容有理論課、嗓音衛生保健課、欣賞課、訓練課、討論課等。小組課形式:一般4至6人一組,以集體歌唱、集體發聲,并側重以聲樂技能為主的小組教學。上課時間60分鐘。教學內容根據不同聲部或相同聲部的結合,進行重唱、對唱,小合唱等形式的訓練。個別課是“一對一”的單獨指導,上課時間40分鐘。每個學生在出現聲音或技巧性問題時,這種一對一的單獨指導能夠解決學生的問題。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聲音類型、音色特色、音域高低、換聲點位置等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針對性教學。通過這種一對一的訓練,使學生的歌唱技能得到完善,在個別課中要針對這些問題及時糾正。
三、昌吉學院
昌吉學院坐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是普通高等學校。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昌吉師范學校,1985年,昌吉師范學校升格為昌吉師范專科學校。2001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昌吉學院。目前,學院設有中文系、音樂系、成人教育學院等14個教學系(院);開設42個本科專業、15個專科專業。
(一)昌吉學院音樂系的軟件優勢
昌吉學院音樂系于1972年成立的音美教研組,昌吉師范專科學校音樂教研室于2001成立。也是新疆最早設立音樂專業的學校之一。音樂系共有教職工36人。其中副教授8人、講師19人、助教9人。下設有辦公室1個,鋼琴、器樂、理論、聲樂、舞蹈與實踐教學5個教研室。有音樂學、音樂表演和成人本科三個本科專業。
(二)昌吉學院音樂系的硬件優勢
音樂系擁有1500平米的教學資源、現有琴房80余間、教學用鋼琴100多架、理論課教室7間、舞蹈教室5間,電子琴房1間,擁有數碼鋼琴教室2間、音樂匯報廳400平米、多媒體教室、MIDI工作室、圖書資料室、計算機音樂網絡中心專用教室、三角鋼琴三架、圖書資料室擁有圖書資料8000余冊、報紙19種、期刊900余冊、數碼音像資料累計2000余盤等資源。
四、小組課在昌吉學院聲樂教學中的可行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學生的學習效率、形成學生的教學素養、調整學生的演唱心態、掌握多種歌唱形式、了解多樣的聲樂作品。
(2)小組課對本校音樂系教學的輔助作用:小組課的授課方式可以減少教師的授課壓力,一方面來說是對師資力量的一種節約。另一方面小組課的授課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課人數有限,教師可以適當的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同時讓學生了解到其他學生存在的問題,防止出現類似的問題,從而達到共同教學的目的。
(3)多角度對音樂系聲樂課堂進行分析:影響高校音樂系聲樂課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個人素養的高低、教師專業知識的更新、學校教學計劃的實施等等。因此想要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對學校的聲樂課堂更進一步的進行分析,通過更加詳細的分析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進行小組教學,需要對課堂進行詳細的分析,在進行小組教學是減少困難。從聲樂的本身性質以及特點進行分析,從聲樂課堂教學的特殊性進行分析,從學生的能力以及評價學生對聲樂掌握情況的方法等多角度進行分析。通過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的才會更加的全面透徹,在進行小組課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夠更有針對性,使小組課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總結
綜上所述,聲樂小組課這種聲樂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及聲樂人才,有利于提高高師聲樂教學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聲樂教學中充分的發揮小組課的教學優勢,值得不斷研究和推廣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俞子正.聲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06.
[2] 程虹.談如何提高小組課在聲樂教學中的有效性[J]. 大眾文藝, 2011.
[3] 高亮.談聲樂小組課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優勢[J]. 歌海, 2014.
[4] 李愛平.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