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影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確,天才難覓,通才難求,人才難得。正如韓寒在《三重門》后序中所說,“全才”的“全”是人中之王,幾乎沒有,現代社會需要的是“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我認為讓學生成為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能快樂生活、德情才兼備的人是培養目標。
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強健的體魄是搞好學習、搞好工作的前提。學校的“體”育很重要,包括體育課、課間操、眼保健操、課外活動及各種體育比賽等。我覺得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因為經分析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如厭學問題、學業失敗、注意力障礙、學習過度焦慮、學校恐懼癥、網絡綜合癥等如不及時有效疏導、解決,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習及生活。
二、教學生學會快樂生活
學習苦不苦,要看你以什么心態去面對。悲觀的人看到半杯水會唉聲嘆氣:“唉,只剩半杯水了!”樂觀的人看到后會興高采烈:“哈,還有半杯水呢!”心態是可以轉變的。對于學生來說,當選組長、班干部時,就想:“哈哈,我終于英雄有用武之地了!”考不好時,就想:“幸好這次沒考好,反而讓我扔掉了驕傲的小尾巴,‘失敗是成功之母,下次我一定會反敗為勝。”快樂生活,就是扔掉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邊前進邊欣賞路邊美麗的風景,學那‘即使被獅子逼到樹上,也懂得欣賞風景的人的樂觀心態,對未來充滿期待,相信明天會更好。一旦學生學會了快樂生活,那他(她)離幸福也就不遠了。
三、力爭讓學生德情才兼備
素質教育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的智力差異基本不大,大都在90~120之間,但非智力因素的差別很大。事實證明,那些成功人士的智商往往不是最高的,但情商一般都很高。所以教育一定要開發學生的情商,培養學生快樂、自信、大方、尊重別人、善于溝通的能力等,相信對學生大有益處。德是立足之本,情是快樂之源,才是生存之道。它包括以下幾方面:
1.教學生學會“給予”,學會感恩
2.教學生要做到誠信
3.教學生學會尊重
4.教學生學會寬容
5.教學生養成好習慣
6.教學生學會“獨立”
7.教學生學會承受壓力,提高耐挫能力
8.教學生學會學習
9.教學生學會合作與競爭
總之,我覺得讓學生成為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能快樂生活、德情才兼備的人是我們每位教師奮斗的目標,任重而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