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華
摘 要: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設置有效的課堂提問,已經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盡管如此,很多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并沒有抓住重點和疑點來設計,也沒有遵循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導致提問效率的提高不明顯。針對這一問題做了分析。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高段;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提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積極投入課堂中來。但是,構建有效的課堂提問方式是需要講究方法的。筆者認為要做好該項工作可以從以下三點出發(fā)。
一、抓住重點來設計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讓提問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首先教師必須抓住重點來設計問題。針對每一篇文章,要圍繞中心思想和重點展開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時,教師可以問學生:老天鵝帶領天鵝們集體破冰,主要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我們從中可以學習天鵝什么樣的精神?通過學生的思考,就會明白天鵝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抓住疑點來設計問題
無論是哪一篇文章,都會有疑難點。教師在課堂提問時,除了抓住重點之后,還要學會抓住疑點來設計問題。根據(jù)疑點來設計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突破課文中的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例如,在教學“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一句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作者是在寫自己看到的場景嗎?作者寫這一句主要是想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生圍繞這一句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撥,學生就不難理解作者意在諷今。
三、課堂提問緩急有度
有的教師過于強調課堂提問,在教學中忽略了課堂提問是為教學效率服務這一根本點,設計大量的提問,高密度的問題會讓學生無心思考,厭倦課堂氣氛,達不到提問的效果,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課堂提問的緩急程度,要在合理的時間提出適合學生思考的問題。當教師在進行緊張的提問之后,還可以安排一點小插曲,幫助學生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讓學生輕松地參與到課堂提問中來。
總而言之,構建有效的課堂提問模式,教師可以從抓住重點來設計問題、抓住疑點來設計問題、課堂提問緩急有度等方面出發(fā),積極探索,讓課堂提問為提高教學效率服務。
參考文獻:
張耀奇.有效課堂提問的基本條件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