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大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里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從古代的“溫故而知新”到現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都彰顯了中國教育向前發展。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學方法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在現代化教學的當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尤顯優勢,在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指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也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設想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制造新事物的創新技能。信息技術多媒體的集成性、交互性、非線性特點,有效地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把文字、圖片、音樂等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調動學生的視、聽覺等多種感官,把學生的內心體驗推向高潮,使他們產生一種求知的欲望,從而使他們進入主動學習,探索創新新知識的認知活動中。
二、圖文并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觀察是否認真、細致,直接關系到學生分析能力的強與弱。觀察深刻,感受體驗就深,分析能力也就強,相反也就削弱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由于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因此很多學生雖然置身現實生活中,但對現實生活里的人和事、有重點地學會觀察、善于觀察,而信息技術多媒體計算機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具有獨特的優勢。
三、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進行口語教育,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計算機進入課堂以后,為學生創設了意境,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例,先展示一只小松鼠,同時顯示出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小松鼠活潑可愛,教師很自然地用一過渡句:“其實,在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的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不信你們瞧!”“空格”鍵一按,屏幕上顯示出了很多種小動物,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學生面對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歡呼雀躍:“呀!怎么有這么多小動物?”“真有趣”!教師緊接著問:“想不想給大家介紹介紹?”“想!”學生的表現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再讓學生進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學生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個個說得開心。
四、提高興趣,培養探索能力
課堂上,用優美動聽的音樂、豐富多彩的圖畫能深深地吸引學生,喚起他們的潛在意識,激發他們的興趣、情感,改變了以往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的被動地位,使學生逐漸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知識探索者,主動的能力構建者,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總之,信息技術在現在的教學中有著不可戰勝的優勢,它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動手能力,表達、創新能力得到提高,信息技術在我國的現代化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