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霞
摘 要: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其擁有更強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是引導幼兒更好成長與發展的主要途徑。通過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策略進行研究,旨在推動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區域活動;創設;指導
相比于正規的教育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具有更強的靈活性與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同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強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是幼兒教育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也值得眾多幼師思考與探究。基于此,本文在此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策略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一、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策略
值得教師重視的是,區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在培養幼兒智力因素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積極心態等多方面的素質。因此,在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時,教師必須要考慮活動的全面性,應該盡力涵蓋多個方面,使幼兒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幼兒園可以創設生活勞動區,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模擬進行疊被子、系鞋帶等活動,逐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園也可以創設游戲區,通過有趣的活動吸引幼兒踴躍參與,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幫助幼兒形成積極樂觀的態度。
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創設科學區、語言區、文化區等區域活動,豐富區域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指導策略
1.重視對幼兒的觀察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發現與解決問題,并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制訂更有效的培養計劃。
因此,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對幼兒進行觀察,而不是直接干涉與指導。通過觀察,教師要明確幼兒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如部分幼兒不愿意參與集體活動以及部分幼兒無法與其他幼兒友好相處等。同時,教師也需要把握幼兒的切實需求,即掌握幼兒的愛好,以此為基礎制訂有效的活動計劃。
此外,教師需要通過仔細的觀察確保幼兒不會在區域活動中出現安全事故,要保證幼兒的安全,使區域活動能順利開展。
2.培養幼兒的個性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應該針對幼兒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即利用自身的經驗和專業素質逐步提高幼兒個別方面的能力與特點。
例如,在生活勞動區,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疊被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部分幼兒能夠快速完成活動,并且主動給其他幼兒做示范,組織更多的幼兒快速完成任務。
此時,幼兒表現出自己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發揮這部分幼兒的組織能力,使其成為游戲活動中的組織者與領導者,幫助幼兒提高自身的能力。
3.尊重幼兒的認知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是由幼兒的能力、意識共同決定的。幼兒個體的差異決定幼兒的表現必定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幼兒的認知,要讓幼兒能夠更全面地發展。
例如,在美工區內,教師組織幼兒利用紙板和剪刀制作五角星,并對其進行著色。部分幼兒給五角星涂上黃色,幼兒說自己在紅旗上看到的五角星是黃色的。另一部分幼兒給五角星涂上綠色,幼兒表示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綠色。還有部分幼兒根本沒有給五角星涂色,其原因是幼兒認為五角星不需要涂色,因為五角星是無色的。
幼兒的表現就是其意識的體現,幼教應該尊重幼兒的認知,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肯定,以此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總的來說,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是一門藝術,值得教師重視與思考。在本文研究基礎上,眾多幼兒園教師應該通過實踐不斷思考與總結,提出更有針對性的策略,以此推動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使幼兒教育的質量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慕榮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3(0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