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玲
教育是一種大愛,也是一種良知,教師的責任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使命感,也是我們工作的原動力。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呢?
一、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就要尊重自己選擇的職業
在我走進師范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教師是我一生的職業,班主任曾說:“既然你選擇了教師,做一個好教師就是你義無反顧的責任。”那時還不知道責任意味著什么,自己不知不覺、無怨無悔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師。履行自己神圣的職責。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多讀教育經典,多讀專業著作,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
二、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要有平和的心態
教育事業是良心事業,作為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只有視教書育人為自己的神圣職責,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才能以飽滿的熱情,吃苦耐勞的精神去做好本職工作。當你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時,就意味著要甘守清貧,因為教師的付出和報酬是永遠都不可能畫上等號的。教師除了完成八小時工作之外,課外還會付出了許多無形的勞動,這些都是不可能用金錢衡量的,與其總抱怨這些,還不如換種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學生的成長、家長的信任、自己的進步,這何嘗不是一種回報,一種心靈的慰藉。
三、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要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愛自己的學生,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工作中,有苦有樂,有感動也有困惑,感受比較深的就是縣教育局組織的送課下鄉,我有幸參加這次活動。這是一個牧業寄宿制學校,大部分學生都來自牧區,漢語表達能力較差,我所授課的班級是雙語班。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我準備了許多有趣的圖片,學生的熱情很高,只有古××學生沒有認真聽課,側著身坐著,還不時和同桌同學說笑著。看到這種情況,我對所有的學生說:“在課堂中我們應該怎樣坐?”其他學生都很自覺地坐端正,唯獨他像沒有聽到一樣,依舊我行我素。面對這種情況,我改變了策略,有意識地讓他回答問題,雖然他答非所問,我仍然耐心地聽著,并告訴其他學生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在我的多次引導下,他終于回答正確,我看他長舒了一口氣,開心得笑了。我也感到很欣慰。吃過午飯,走出餐廳,便看見古××站在門口,沖我笑著,并小聲對我說:“老師你真棒,下次還來嗎?看到他那雙真誠的眼睛,我感受到濃濃的幸福感。
責任感既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樂于奉獻的精神。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