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輝
摘 要: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出發,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就能捕捉到作文素材。
關鍵詞:作文;生活;素材
常聽有些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本人從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兼顧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觀察事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開拓寫作源泉,較好地解決作文中“無米下鍋”的問題。
一、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中尋找作文素材
有的孩子喜歡讀書,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喜歡唱歌,有的孩子喜歡跳舞……孩子的興趣廣泛,愛好不一,特長也因人而異。很多孩子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參加特長培訓,一些孩子參加過與自己特長有關的比賽和競賽,因此引導學生以此為切入點,來尋找寫作材料,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有一段時間孩子們盛行玩滑板、玩旱冰鞋,我就引導學生以此為素材寫作文,很多學生寫出了《我學會了滑旱冰》《滑旱冰的啟示》等充滿真情實感的習作。
二、聯系學校和家庭生活,從中尋找寫作材料
孩子生活面窄,幾乎生活在家、學校這兩個點,因此從家庭和學校挖掘作文素材非常重要,也十分見效。對于初學作文的學生,我一般選取“母愛”“父愛”“我最喜歡的老師”“我的同桌”等為題目作文,寫的人和事就在學生的身邊,學生感覺題目難度較低,學生有話可說,便于學生操作,也容易寫出真情實感。
三、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自然景物,從觀察中積累作文素材
家鄉周邊的公園、街道、山川、秋去冬來,寒來暑往,鳥語花香,花開花謝,云舒云展,大自然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節假日,帶領著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感受春天的鳥語花香、夏天的枝繁葉茂,體驗秋天的果實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讓學生去觀察日出,欣賞太陽升起時的壯美;讓學生在夜朗星高的夜晚,去觀察月亮在云朵里穿行的行蹤。讓學生感受日出的大氣磅礴,體驗夜空的靜謐安詳。還有那春雨的淅瀝、雷雨的轟鳴、秋雨的酣暢、冬雪的迷人。體驗晨霧的迷蒙、秋風的無情。體會小草的執著、洪水的肆虐、沙塵暴的冷漠、霧霾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其實大自然早已為學生安排好了寫作的內容,只要教師善于引導,積極鼓勵學生,教會學生一些觀察的技巧,學生寫起作文來會才思敏捷。
上述材料來源于學生的觀察、感受,接近學生的生活,可以調動和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善于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事物,不斷思考,就能夠解決學生作文中沒什么可寫的問題。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