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露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實施,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探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對推進小學數學的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實施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從目前看,小學數學有效實施策略方面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非常必要。
一、以正確的學習觀念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情緒容易產生波動,做事的目的性不強,往往對一件事情是否產生熱情往往由自己的主觀感受而決定,而且學生普遍缺乏正確的學習觀念。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就非常重要,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要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懂得數學學科在生活與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學好數學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形成端正的數學學習態度,這是小學數學高效實施的根本保障。
二、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人學習的好壞,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有學生對所學學科的態度是否端正的原因,也有學生自身智力水平與學習基礎的原因,還有學習方法是否得到有效應用的原因,其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如何則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可以這么說,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會相對較高,相反,如果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習習慣不好,則對數學學習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應該說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促進數學能力的發展,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細心觀察學生日常數學學習的習慣,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的不良習慣后,要及時進行有效的糾正,在日常教學的諸多環節中,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前的預習習慣,要讓學生學會制定翔實的數學學習計劃,并養成嚴格按照學習計劃進行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還要在具體的學習習慣培養過程中,讓學生懂得學習既要具有嚴謹性又要具有靈活性,要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受益,以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培養,促進數學教學的高效實施。
三、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數學教學的有效實施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實施者,教學的開展要圍繞教師的具體教學活動來實施,從學習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習方式的選擇等方面,學生都是聽命于教師的安排,沒有自己選擇的余地,教師是數學課堂教學的真正權威。如果把小學數學課堂比作是一場正在開演的大戲,那么教師就是這場大戲的真正主角,學生只能算是跑龍套的配角,只能在這樣的教學中被動地接受所學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持續下去,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學習就會失去原有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強,學習的熱情不高,學習成了一種負擔,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欠佳。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改變這種缺乏人本理念的數學課堂教學,就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以實效性的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教學角色的轉變,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實施。
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施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數學素質的發展,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依然面臨許多的問題,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因此,探尋小學數學教學高效實施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王英杰.淺析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4(11).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