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臣
由于剛開始接觸英語,加之老師一般會設計很多學生喜歡的英語活動,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大多是學生積極性很高,氣氛熱烈,這就涉及教師要及時對課堂進行秩序調控,否則小學英語,特別是中低年級的英語課堂就會陷入一種無秩序的表面上的“活躍”,影響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想要達到教學效果的最佳化,就需要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始終使課堂保持在“活而不亂”的狀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的原因無非是小孩子坐得時間太長了,想動一動、玩一玩、說說話,英語教學一般會安排很多的課堂互動教學活動,怎樣讓學生既能積極參加活動,又少做或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呢?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具體方法如下:
一、貼近兒童生活,運用兒童化語言
學生年齡小,他們喜歡的是富有童真童趣的語言。教師可以多看一下電視里面的兒童節目,向兒童節目主持人學習,說孩子愛聽的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因走神而產生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行為。教師要多觀察學生的實際生活,尋找孩子的興趣點,運用好聽的故事、有趣的游戲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參加教師組織的各種用英語活動,激發學生進行比賽,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度,學生就會配合老師,班內秩序也會維持穩定。
二、規范課堂行為,教師全面把控課堂
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可以隨時規范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比如教師在教學伊始就讓學生熟悉教師常用的口令:One two three,sit up straight,small eyes,looked teacher(blackboard),small erect ears,a small mouth,shut up。當學生習慣這些課堂口令之后,只要老師一說口令,他們就會迅速進行學習狀態。還有,在學生稍微有些浮躁,開始想說話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活動的學習行為,比如拍手讀單詞,擊掌說兒歌,或者用全身律動的方式來練習學習內容,營造師生都喜歡的課堂氛圍。
調控好課堂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可以積極開發各種方式。當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遵守課堂紀律、班內秩序比較混亂時,教師可以尋找學生里面遵守紀律的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在學生注意力分散、開始做小動作時,教師還可以用提問周邊同學的方法提醒學生,既讓學生有所警覺,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把握課堂是教學藝術,作為教師,我們都應好好研究。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