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彩紅
摘 要:電子白板兼具黑板、計算機和投影器的功能,它能將語文知識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激發學生互動探索與交流,從而豐富和拓展語文的內涵和外延。結合一線教學經驗對怎樣巧借電子白板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子白板;小學語文;呈現;互動;拓展
電子白板是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深入而出現的一種高科技電子教學系統,它可以鏈接到PC,并利用投影機將PC上的內容投影到電子白板屏幕上,集黑板、計算機和投影儀等多種優勢于一體,以此實現知識的生動呈現和信息的互動交流。小學語文雖然是語文學習的啟始階段,但是語文學科的發散性決定了語文課堂需要形象的知識呈現和精彩的交流互動才能完善之前遷移。但是課堂教學中我們怎樣借助電子白板完善小學語文課堂呢?下面我們結合一線小學語文教學經驗進行分析和討論。
一、呈現
呈現就是將知識以怎樣的方式展現出來,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許多表達方式是約定俗成的,只有給學生以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才能幫助他們建立知識到運用的鏈接。所以小學語文作為語文學習的啟始階段,我們一定要能以契合小學生形象認知的方式將知識展現出來。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美麗的南沙群島》時,因為課文是經典的描寫景物的文章,如果我們只通過抽象理論闡釋讓學生掌握優美的詞句表達技巧那肯定很難,于是筆者就結合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的特點,通過電子白板讓學生觀看南沙群島的精美圖片和視頻材料:學生通過俯瞰鏡頭來形象認知“遼闊的南中國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瑩的珍珠”,認識到描寫景物時角度不同,展現效果不同的道理;尤其第三自然段對南沙的近景描寫,我們完全可以讓鏡頭跟著作者的視野由遠的“水天相連”到近的“清澈明亮的海水,龍蝦、燕魚、海龜”,讓學生學習以怎樣的順序來展現景物描寫,達到以形象呈現完成知識遷移能力的教學目的。
二、互動
實際上課堂本質是師生通過多邊互動探索和體驗知識生成,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學要摒棄傳統的順著死板的教案說教的模式,要以形象和新奇的手段充分激活學生探索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真正還原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讓知識在互動中體驗,體驗中生成。
承接上例,通過電子白板多角度的精彩呈現,學生對南沙群島有了形象的認識,也跟著鏡頭學習了寫景順序,我們還要通過電子白板設置問題牽引學生交流互動,比如“為什么說南沙群島是個巨大的藍色寶庫?”大家精讀課文后,我們通過電子白板打出該問題,然后留出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交流完畢,可以點名讓學生用口語回答,我們配合以對應的圖片資料輔助,諸如學生回答“珍貴的海洋生物”,我們就出示海洋中豐富動植物的資料;學生補充“石油天然氣”時,我們可以補充石油鉆井平臺的資料。
這樣通過電子白板進行互動引導,契合了學生認知發展情趣,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參與互動,深入探索認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拓展
語文知識博大精深,教材只不過是一個例子,一個引導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方法的切口。要想讓學生全面提升語文素養,我們就需要借助電子白板來豐富知識,擴充課堂容量。例如,我們在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時,以該文為切入口可以涉及許多知識,教學大綱以內的字詞和基本的靜物描寫技巧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電子白板連接網絡補充南沙群島的相關地理和歷史資料,這樣幫學生開闊了眼界,拓展了知識面。其實電子白板拓展知識只是一個例子,它可以給學生示范怎樣通過網絡拓展知識,為完善學生課外學習做好鋪墊。
四、合理利用
電子白板具有許多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它也不是萬能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能都靠電子白板而忽略了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客觀來講,借助電子白板授課一方面我們是為了激活學生參與知識生成的興趣,另一方面是以形象的方式給學生展現知識。但是語文課堂的功能絕不是僅僅局限于此,它還需要教師及時地監督、啟發和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利用交互電子白板上課時就要處理好“人”與“白板”的關系,“人”與“白板”的交流是單向的,且缺乏互動的情感交流,所以人與電子白板的交流無法替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與交流。所以,在利用電子白板上課,我們應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雙向互動的,既有知識的傳授與反饋,又有情感的交流,要做到合理地使用機器。“白板”的功能應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白板”功能。
概括地講,電子白板兼具黑板、多媒體和投影儀的功能,它能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能有效地激活學生互動參與知識生成的主觀能動性,還能鏈接網絡拓展相關知識,擴充課堂容量,但是我們千萬不能迷信電子白板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多邊互動與情感交流,否則課堂將成為僵化而沒有活力的信息堆砌,喪失教學功能。
參考文獻:
蔡立瓊.淺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樂山,2014(0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