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花
摘 要:對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語文習作學習是比較困難的,部分學生甚至對習作學習抱有抵觸心理,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習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努力克服習作學習的困難,從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方面來進行提升,最終幫助并且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習作學習;探析
小學生語文寫作學習對于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教育和綜合素質能力提高,具有很重要的實際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到過去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對習作學習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對于周邊世界發生的事情不能很好地表述出來,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語文習作掌握,因此必須要重視起來,有針對性地找出策略進行應對。
一、注重對情感的認知學習,掌握習作的寫作技巧
語文習作的水平和對事物的感情描寫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善于把握人和事物的感情描寫,特別是對人和事物的細節情感描寫,將會在文章寫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學生的語文習作聯系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情感的認知和學習,除了課上的有效時間進行知識的交流,課下也應該讓學生多去注重生活中的感情交流,對情感的認知學習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積淀。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老師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去觀察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平時要多交流,和學生去做朋友,讓學生通過與老師的交流來收獲自信和快樂,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作風和態度。另一方面,在對語文習作的準備過程中,要積極注重學生對教材的適應性,多讓學生閱讀,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長期的語言知識積累和高效閱讀,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培養出閱讀感情來,通過對閱讀的學習和感悟,讓學生更好地深入到文章情境中,這種學習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真實情感。然后,讓學生多去自主命題地寫一些習作,讓學生大膽寫作,自己動手,這樣再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習作熱情。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習作內容中,要求寫校園內容的景、事、物,此時可引導學生將校園中自己喜愛的景致用文字呈現出來,如有的學生看到學校中垂柳抽枝、隨風搖擺,煞是好看,便以垂柳為對象進行描寫,還引用了三年級所學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學生習作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習作熱情,使學生主動投入其中,還使學生能夠將之前所學用于習作之中,鞏固了以往所學的知識。
二、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增加學生知識儲備
良好的習作水平離不開深厚的知識儲備,沒有好的知識儲備,就不能在習作過程中,寫出好的文章,因此必須要重視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能泛泛而讀,這樣只能走馬觀花,不能很好地學習到文章中的經典內涵,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更好地在語文課中去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和理解文章,通過對字、詞、句、段的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容,帶著這些問題和看法去閱讀才能取得好的閱讀效果。所以,要加強小學生的閱讀訓練培養,通過平時的積累和吸收掌握詞匯知識,而淵博的詞匯能夠帶來豐富的語言,使習作的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這為好的習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還有要加強學生對語法的掌握,多采用一些比喻技巧。例如,在講述《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烏鴉的各種擬人化的表述手法,通過這些好文章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運用一些好詞匯和好的比喻手法,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文章,領悟閱讀的魅力。所以要樹立良好的積累素材的好習慣,不斷地去掌握和了解各種語言表達方式,多去掌握,多去學會表達和抒發自己的情感,在不斷的語言學習發展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習作水平。
三、依據學生特點,進行語文習作強化練習
在平時的語文習作學習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語文習作強化練習。由于語文習作的單一性,要有針對性地去加強訓練形式多樣性發展,不能只是單一地去從教材中挖掘素材,要有針對性地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愛好,進行拓展性的習作練習。可以根據學生的業余拓展活動進行命題,例如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社團活動,在社區進行志愿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動筆進行描寫,讓大家寫作完后,在課堂上進行朗誦,不斷地讓學生嘗試習作,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強化練習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去加強練習,彌補自己的缺陷。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興趣培養問題,在語文課堂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鼓勵學生去寫作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讓學生通過這種形式的鍛煉,真正地去喜愛這門課,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習作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語文習作的教學中,必須要深入地去了解學生的缺陷和不足,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還有良好的興趣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因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不斷地去培養和強化學生對習作寫作的熱情。
參考文獻:
宋艷清.對小學語文習作的透視和反思[J].華夏教師,2014(12):84-85.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