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蜜
摘 要:在小學階段實施德育,是從學校發展、民族進步的制高點出發進行的正確選擇。實施德育的方式很多,新課程改革的創新意識提醒道德欣賞教育可以作為小學德育的切入點,以此進行大膽嘗試,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感悟,現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小學生;感悟;德育
對于道德欣賞教育,筆者認為,小學教師應站在教育生命觀和德育美學觀的角度,探尋德育和美育的契合點,把道德教育幻化成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種充滿愉快體驗的情境。
例如,很多男孩子活潑好動,課間十分鐘的活動量很大,躥上跳下的身影隨處可見,彼此之間互相追逐打鬧,如此這般,不但為他們的安全造成潛在危險,還給其他同學特別是女同學的課間活動帶來一定困擾。怎么辦呢?我靜下心來苦思冥想,終于一個新點子萌生了。我首先針對以上情況召開班級座談會,在激烈討論下,大家商議開展一個“查找亂跑兔子”的全班互動活動,設定“獵手”崗位,經過民主選舉,其中一個最好動的孩子以高票當選第一任“獵手”。自從當選“獵手”后,他仿佛變了一個人,教師里、走廊中再也看不到他自由“馳騁”的身影,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他手拿筆和本反復巡查找“兔子”的情景,在他的“嚴密”監督下,到處亂竄的兔子不見了,教室和走廊成了同學們互動交流、商討學習的場地。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對一、面對面的師道尊嚴式的嚴厲指責,也沒有教師緊皺雙眉苦口婆心式的勸導,一個小活動就將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增進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是德育成功的鮮活例子。這個活動再一次說明,對小學生實施德育只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愛護孩子,鼓勵欣賞孩子,就一定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德育在其心間生根發芽。
從教師自身修養歷練的角度看,教育過程更是教師成長的過程,是教師做人原則的進一步深化。教育是傾注教師個人情感的教育,這是教師德育觀最本質的寫照。很多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只要他能做到對孩子不功利,對德育最真摯,一門心思地為孩子,對孩子無愧于心,那么,他就是一個優秀的教師。
對小學生實施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育人首先育德。在新課程改革之風勁吹下,小學課堂在煥發點綠的同時,對德育發展的需求也甚囂塵上。事實上,廣大小學教師在德育上已經付出了很多,并且收獲頗豐,小學生對德育的感悟是在“潤物細無聲”中嵌入心間的。最后祝愿廣大教師在小學德育的征程中能劈荊斬棘,進一步開辟小學德育發展的新沃土。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