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虹
摘 要:對于企業集團而言,加強財務管理控制,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資金流轉效率,保證資金的有效利用。與一般企業相比,企業財團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偏向于母公司對于子公司的財務控制,否則企業集團加強財務控制的作用就無法充分發揮。企業財團能夠充分發揮集團公司的優勢,從宏觀上優化整體資源配置,提高資金的流轉效率。隨著近幾年企業集團公司的大量涌現,財務管理控制方面的問題頻發,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集團公司的發展,同時也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探尋切實有效的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問題;措施
企業集團是以一個大型企業為核心、以產權連接為紐帶,聯合多個企事業單位組成的集團公司。企業集團公司的優勢在于能夠實現遠超單個企業的生產量,同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的重要性
1.企業集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從企業集團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上來看,只有加強其財務管理控制,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該目標。企業集團公司由于組織機構較為復雜,整體利益目標往往與局部利益目標存在差異,協調難度較大,導致企業集團公司整體資源配置的優化經常遇到阻礙、會計核算失真、整體經濟效益低下等,這無疑對企業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加強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對于企業集團公司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企業集團公司的資產重組。企業集團公司的資產重組離不開高質量的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傳統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主要是采用成本控制為核心,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就現階段而言,成本控制已經無法充分滿足企業財務控制與管理的需求,探索新的財務控制渠道是保證企業集團公司資產重組效果的主要方向。企業集團公司如果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較為薄弱,勢必會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造成影響,進而導致企業集團公司資金利用效率、資金流轉效率低下,不利于企業集團公司領導層決策目標的達成。
3.企業集團公司保護投資者利益需求。就目前情況來看,企業集團公司已經將經營權與財產所有權進行了全面分離,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經營權與財產所有權的分離,經營者與投資者在利益的追求方面往往會存在差異,部分經營者勢必會為了個人利益做出損害投資者利益的經濟決策,甚至部分經營者挪用投資者注入公司的流動資金從事個人經濟活動。針對這一現狀,加強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力度才能夠從根本上杜絕這些問題,切實保障投資者的經濟利益。
二、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呈現繁榮的態勢發展,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企業集團逐步成型。三十多年以來,無數企業家、投資者在不斷摸索中前行,探索出一條適宜我國國情的企業集團公司發展模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經濟形式與全球經濟走向的變化,傳統的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加強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力度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下面就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
1.預算管理實施力度不足。高質量的預算管理是保證項目實施進度與效果的主要途徑,但是就我國目前企業集團公司在預算管理方面的實施情況來看,尚存在較大的問題。究其根本,與企業集團公司決策層對于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有著直接的關系,致使現階段預算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阻礙。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甚至存在預算編制部門的缺失,僅僅依靠子公司進行預算編制然后送達母公司審批,這無疑是說,很難從根本上確保每一份預算報告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影響了企業集團公司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另外,部分企業集團在預算編制方面較為混亂,母公司與子公司預算編制標準不同,預算編制項目僅僅涉及生產領域,資本支出與現金流動方面的預算編制與審核缺乏統一的標準。
2.決策權限混亂。企業集團公司與一些普通企業相比,在集權與分權方面需要做好劃分,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企業集團公司在集權與分權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問題,未能實現二者之間相互制衡。如果企業集團公司過于集權,那么子公司就會缺乏較高的決策權,一旦需要做出決策,只能提交報告逐級上交至母公司決策層,這樣不僅影響了集團公司的決策效率,也加大了母公司決策層的工作負擔,嚴重時甚至影響了企業集團對于當前商機的把握。如果企業集團公司過于分權,子公司的決策權過大,那么母公司對其的宏觀管理與控制的力度就會顯得較為薄弱,不利于企業集團的良性發展。就拿企業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方面來說,子公司如果擁有較大的自主使用權,那么其在做出經濟決策的時候往往只會從一個較低的層面出發,僅僅考慮自身經濟利益,未能從宏觀上縱覽全局,考量整個集團公司的經濟利益。
3.資金管理漏洞較大。企業集團公司在進行資金管理的時候,采用的大多是集中管理模式,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大量資金主要集中于各個子公司內,母公司并不能有效管理與控制這部分資金,這也是影響企業集團公司財務矛盾的主要因素。目前,許多企業集團子公司以個人或是公司的名義開設大量的私人賬戶并將資金注入其中,導致母公司在進行資金管理時存在較大困難,極易出現資金的大量流失,也對企業集團宏觀經濟決策造成了制約。除此之外,部分子公司在使用集團資金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未能對市場經濟形勢進行考察便盲目投資,輕則導致集團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重則導致集團資金嚴重虧損。
4.績效考核體系不健全。現階段各大企業集團在制定績效考核的時候,主要考核的方向放在了生產指標、銷售數量這一塊,未能將財務指標納入考核體系中,這種不健全的考核體系勢必對企業集團公司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健全的績效考核體系,但是缺乏相應的管理手段作為依托,導致績效考核取得的成效也較為平庸,沒有達到企業集團公司制定績效考核制度預期的目標。就目前情況來看,許多企業集團并未充分重視財務管理信息方面的技術建設工作,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未能全面覆蓋企業集團的各個角落,導致集團公司在對整個集團財務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收集與整理的信息可靠性也存在質疑,對整個企業集團績效考核影響較大。endprint
三、企業集團加強財務控制的措施
1.加大企業財團預算管理工作力度。企業集團首先需要設置專門的預算編制與審核部門,從宏觀上規范企業全部預算活動。然后根據現階段企業集團各個子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為基礎,結合企業集團目前發展戰略目標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編制合理的預算報告,確保預算報告的權威性與可行性,保證企業集團資金的有效利用率。企業集團決策層也需要對預算報告的合理性進行審核,確保每一份資金能夠落實到位的同時發揮其最大的效用,才能保證企業集團公司的良性運轉。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預算編制部門也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預算編制工作,提高預算編制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也便于預算報告的存儲與檢索,提高了預算報告的審核速率,進而為集團公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集權與分權的相互制衡。企業集團公司在處理集權與分權問題的時候,需要確保二者能夠相互制衡,否則過于集權或是過于分權對于企業集團的發展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從財務控制角度方面來看,母公司需要掌握財務的監督權與控制權,才能從宏觀上起到資金的合理調配、達成階段經濟戰略決策的目的。也只有這樣企業集團才能夠有效監督和控制下屬子公司。企業集團需要遵循財務決策權的合理劃分原則,對于不同決策權的分配不僅需要滿足母公司能夠發揮宏觀監管的作用,還需要給予子公司足夠的自由決策權,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子公司的積極性。對資本的收入和預算的審批等事項于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需要保留在集團,以防止下屬子公司的決策失誤損害集團的整體利益而對于資金的使用權,集團可以采用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方式,既要滿足下屬子公司的資金需求,也要防止子公司資金使用權過大導致的資金浪費。
3.完善資金管理體系。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得到財務管理人員的充分重視。企業集團傳統資金管理模式為分散化管理,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這種相對滯后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企業集團公司管理工作的發展。企業集團需要建立全新的資金管理體系,強化資金管理質量,杜絕資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4.健全績效考核體系。企業集團在制定績效考核體系的時候,不僅需要將傳統績效考核目標納入考核體系中,還需要將財務管理目標等信息也納入進來,才能夠從根本上確保績效考核體系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同時,企業集團也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績效評估平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采集到的子公司財務信息、業績信息進行全面整合,然后對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并評估出最佳的結果,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績效考核效率,也能夠保證績效考核的可靠性。
四、結束語
隨著企業間資產重組的力度不斷加大,相關企業改革的進程不斷深化,兼容、并購形成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結構越來越復雜,相對較為滯后的財務控制管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集團公司的發展。本文就從加強企業集團公司財務控制的重要性切入,簡單談談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著重探討了加強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措施,希望能夠對廣大同行起到參考與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任麗瑛.企業集團加強財務控制與監督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3,(5):122-124.
[2] ?曾曉光.企業集團加強財務控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5):215-216.
[3] ?周公明.企業集團加強財務控制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25):10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