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敬 李 峰 單玉平 孫 田(連云港市畜牧獸醫站,江蘇連云港222001)
豬病防控Swin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不同免疫程序下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口蹄疫免疫效果分析
張明敬李峰單玉平孫田
(連云港市畜牧獸醫站,江蘇連云港222001)
摘要:本文通過6組不同免疫程序下對豬瘟(HC)、高致病性豬藍耳病(HPRRS)和口蹄疫(FMD)免疫效果進行跟蹤監測,分析每一組免疫程序下各疫病的免疫抗體水平,發現HC的免疫抗體水平受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影響較小;HPRRS的提前單獨免疫可能促進豬瘟抗體的產生,HPRRS的免疫抗體水平受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影響較小;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抗體水平在HPRRS提前單獨免疫后,下降明顯,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還需要進一步試驗佐證。
關鍵詞: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口蹄疫;免疫程序;免疫效果
豬瘟(Swine Fever, Hog Cholera, HC)、高致病性豬藍耳病(High Pathogenicity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PRRS)、和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目前危害養豬生產的主要傳染病,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免疫注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HC、FMD列為A類家畜傳染病,將HPRRS列為B類傳染病,同時將這三種疫病列為世界范圍內重要傳染病研究行列[1,2]。本試驗通過6組不同免疫程序下對HC、HPRRS 和FMD免疫效果進行跟蹤監測,分析每一組免疫程序下各疫病的免疫抗體水平,旨在確定更符合連云港地區豬群的免疫程序。現報告如下。
1.1試驗動物
連云港市某自繁自養規模豬場提供的母豬及仔豬。
1.2疫苗
豬瘟疫苗(以下簡稱HC)、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以下簡稱HPRRS)、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以下簡稱VP1苗)及豬O型口蹄疫滅活濃縮疫苗(以下簡稱206苗)均使用的是政府招標統購苗。
1.3檢測試劑和判定
豬瘟抗體ELISA試劑盒(批號:T4413040)和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抗體ELISA試劑盒(批號:T4404071)購自韓國安捷公司、豬口蹄疫病毒VP1結構蛋白抗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診斷試劑盒(批號:201403004)購自上海優耐特生物公司以及口蹄疫O型液相阻斷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批號:2014060301)購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試驗操作和結果判定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1.4分組方法及免疫程序
本試驗共分為6組進行,分別為A、B、C、D、E和F組,每組12頭仔豬(注:免疫過程中有個別應激死亡,所以實際試驗數據每組不滿12頭),每組的免疫程序均有所不同,試驗分組及免疫程序詳見表1。

表1 試驗分組及免疫程序
1.5樣品采集及檢測方法
仔豬一免前采血,檢測血清中HC、HPRRS及FMD母源抗體水平;之后在60、70、102和135日齡分別采血,檢測血清中HC、HPRRS、FMD的抗體水平。檢測方法及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分析。
2.1HC苗的免疫效果
圖1為6組免疫程序下不同采血時間豬瘟抗體的檢測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免前HC的抗體水平除B組外,其他5組的HC抗體合格率都在70%以上,說明仔豬在胎兒期間已經獲得了母源抗體。仔豬60日齡(即HC二免后14天)時,6個試驗組的HC抗體群體合格率均達到了很高水平,之后A組的HC抗體水平持續下降到較低的水平,可能該組的豬群受到了HC病毒的侵襲,由于仔豬本身的抗體水平較高,HC病毒只是中和了豬群本身的一部分抗體而并未對豬群致病;B組的HC高抗體水平維持到102日齡(即二免后56天)開始下降,隨后抗體水平又出現上升現象,可能該豬群中存在HC病毒的一過性感染;C、D、E、F組的HC抗體均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完全符合加強免疫后,抗體在14~21天迅速上升至很高的水平并維持很長一段的時間的規律,因此本試驗中的C、D、E、F組的豬瘟免疫程序能較好地抵抗HC病毒的侵襲,保護豬群。與A組相比,C組是HPRRS提前免疫組,C組的HC的抗體水平在二免后的24天、55天和89天均高于A組,這說明HPRRS的提前免疫有利于HC的免疫效果。

圖1 HC苗免疫抗體結果
2.2HPRRS苗的免疫效果
從圖2中可以看出,免疫前HPRRS的抗體水平都較低,群體抗體合格率均在40%以下,本次試驗仔豬免疫前的采樣日齡是15天,文獻報道HPRRS的母源抗體可以維持到斷奶前后,也就是28天左右,說明仔豬在胎兒期間沒有獲得足夠的母源抗體,有的甚至沒有獲得母源抗體。到60日齡時,即HPRRS免疫后的30天,6個試驗組的HPRRS群體合格率均達到了很高水平,除A組外,其他5組的群體抗體合格率都在80%以上,直到135日齡時豬血清中的抗體水平仍較高,群體合格率均達到100%。本次試驗所使用的是HPRRS弱毒疫苗,因此可以看出只需使用HPRRS弱毒疫苗對豬群進行一次免疫,就能使豬群得到很好的保護,而不受其他免疫程序的影響,這也符合金光明[3]等的研究,其研究表明仔豬進行HPRRS弱毒苗免疫后的第110天采用同源強毒感染,動物可得到完全保護,而且對強毒感染的保護甚至是終生的。
2.3VP1苗的免疫效果
從圖3中可以看出,免疫前VP1的抗體水平都較高,群體抗體合格率都在70%以上,說明仔豬在胎兒期間已經獲得了很好的VP1母源抗體。A、B及C組對口蹄疫的免疫,未采用VP1苗,兩次免疫都采用206苗,結果顯示,二免后A、B及C組VP1抗體水平持續下降。D、E及F組對口蹄疫的免疫,首免采用206苗,二免采用VP1苗,結果顯示二免后此3組VP1的抗體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根據免疫學原理:206疫苗是O型口蹄疫的全病毒滅活疫苗,經206疫苗免疫后產生的是全病毒抗體,同時因為是滅活疫苗,所以免疫后產生抗體的時候較長,且必需經過二免才能達到理想的免疫抗體水平。而VP1疫苗是口蹄疫病毒結構蛋白上的一個多肽片段,經VP1疫苗免疫后所產生的是病毒結構蛋白抗體,由于VP1是表達蛋白,且蛋白抗原小而單一,純度高,免疫進入動物體內后不需要像病毒那樣需要復雜的識別和提呈過程,所以能很快產生針對病毒結構蛋白的抗體。筆者曾經做過206苗和VP1苗免疫后的免疫抗體水平對比試驗,發現豬的VP1苗在一免后14天就能產生較高水平的抗體,并且高抗體水平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豬的206苗二免后抗體群體合格率都很難達到80%,這次的試驗結果也與之前相符。同時對比A和C兩組免疫程序與結果發現,206苗同樣的免疫劑量與免疫日齡,C組的抗體下降較A組更快些,這可能與HPRRS的免疫先后有關。

圖2 HPRRS苗免疫抗體結果

圖3 VP1苗免疫抗體結果

圖4 206苗免疫抗體結果
2.4206苗的免疫效果
從圖4中可以看出,一免前豬O型口蹄疫抗體都處在極低的水平,調查發現生產該豬群的母豬之前的免疫程序中所使用的均為口蹄疫VP1疫苗,所以血清中沒有檢測到針對206苗的母源抗體的存在。A、B、C、F四組的O型口蹄疫抗體在60日齡(即二免后14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二免使用VP1苗的D、E兩組的O型口蹄疫抗體滴度均很低,群體抗體合格率均不合格。其中A組的豬O型口蹄疫抗體水平在二免后24天開始下降;B組的豬O型口蹄疫抗體水平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直至135日齡(即二免后89天);C組的O型口蹄疫抗體水平呈現起伏狀態,60日齡(即二免14天)時,抗體水平得到提高,70日齡時迅速下降,102日齡時抗體水平再次上升,但群體的合格率始終沒有達到70%,疫病風險始終存在,猜測當HPRRS先于206苗免疫時,會影響206苗的初次免疫效果。此外,與A組相比,B組分別在一免和二免時增加了1 mL 206苗的免疫劑量,結果顯示B組在二免后不同時間點的抗體水平均高于A組,這表明增加206苗的免疫劑量與提高豬O型口蹄疫的免疫效果可能存在正相關關系。
從本次試驗的結果中可以看出,HC免疫后抗體水平受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影響較小,只要肉豬在養殖期間進行兩次免疫,就能刺激機體產生較高水平的抗體,保護肉豬免受HC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生產性能的下降,同時,如果對肉豬進行HPRRS的提前單獨免疫可能對豬瘟抗體的產生具有促進作用。HPRRS免疫后抗體水平受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影響較小,只要對豬群進行一次弱毒苗的免疫,就能刺激機體產生較高水平的抗體,保護其在養殖期免受HPPRS病毒的感染,但同時我們也發現,HPRRS的母源抗體水平持續時間并不像以前文獻報道的那么長,而目前大部分養殖場推行的免疫程序是在仔豬斷奶前后(28天左右)進行初免,因此存在HPRRS抗體的免疫空白期,在此期間如果仔豬受到HPRRS病毒的感染,則會對整個豬群的生產性能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最好將HPRRS的免疫時間稍微向前調整。
同時,由于HPRRS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在HPRRS提前單獨免疫后VP1抗體水平下降較其他組明顯;將HPRRS作為首免疫苗,206苗作為后免疫苗,豬群O型口蹄疫抗體水平呈現起伏狀態,群體的合格率始終低于70%,說明HPRRS苗與206苗免疫的先后順序影響206苗的免疫效果;不能滿足我國現行的重要動物疫病的防疫要求。在此基礎上,在一免和二免時分別將206苗的免疫劑量由1 mL增加至2 mL,有助于獲得更高的免疫抗體水平。華樹明[4]研究表明:O型FMD、HC和HPRRS疫苗同時分點注射后,FMD抗體效價合格率不高,免疫效果不佳;HC抗體效價合格率較高,免疫效果較好。雖然我們的試驗不是同時分點注射的,但就試驗結果來說與上述研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綜上所述,為了獲得最好的組合免疫效果,應合理縮短HPRRS的免疫空白期。建議在實際免疫的時候,在保持HC免疫時間點不變的情況下,將HPRRS疫苗的免疫時間點稍微向前調整,同時在接下來的免疫程序中增加206疫苗的免疫劑量,有助于肉豬獲得更為有效的免疫抗體,從而保證肉豬在養殖期間的健康,以降低養殖風險,增加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7:652-664.
[2]蔡寶祥.家畜傳染病學[M].第4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1.
[3]金光明,楊倩.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免疫學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 2003, 31(1): 114-116.
[4]華樹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與口蹄疫、豬瘟疫苗同時分點注射對口蹄疫、豬瘟抗體效價的影響試驗[J].浙江畜牧獸醫, 2008(4):6-7.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4645(2015)03-0044-04
收稿日期: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