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吳超 樸姬善
圖們江區域小微企業的稅務籌劃研究①
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吳超 樸姬善
摘 要:小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加社會就業、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越來越得到社會各層的關注和重視。但由于小微企業組織架構不健全、財會隊伍素質不高,甚至很多企業對會計工作認識不足的原因,使得小微企業稅務籌劃一直處于尷尬地位。本文以圖們江區域為例,調查研究了該區域的小微企業稅務籌劃發展現狀,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圖們江區域 小微企業 稅務籌劃
圖們江經濟區是東北亞地區唯一的多國合作、共同開發的區域。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開發開放中,圖們江區域的核心地區已由琿春發展為延邊州全境。
從近幾年延邊地區經濟取得的成績來看,小微企業的迅速發展為延邊經濟的騰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據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小微企業工業總產值達到732.1億元,占延邊州工業總產值的65.2%,經濟增加值占該地區86.2%,上繳稅金占全口徑收入的47.6%。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也有利地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資料顯示,小微企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已占總人數的53.78%(2014年《延邊統計年鑒》),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
然而,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聯合光大銀行發布了涉及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中小企業稅收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卻顯示,小微企業的稅負較高,稅負指數遠高于規模以上經濟。
調查中12.93%的小微企業認為“較重的稅負”是經營過程中除“用工成本上升”(17.67%)及“原材料成本上升”(14.76%)以外最主要的困難。在所得稅率上,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差距近一倍。從縱向來看小微企業在2007年~2012年間,綜合稅負已由40%大幅升至2012年的71%,增勢很快。
企業作為理性納稅人,其基本目標就是在遵守稅法以及稅收政策的前提下,履行納稅的義務,享受納稅人的權利,實現企業稅收利益的最大化。薩莉.M.瓊斯在其所著《稅收籌劃原理》中也明確指出:“稅務籌劃意味著降低稅收成本來最大化公司的價值。”同樣,其在《高級稅收戰略》一書中寫道:“經營和財務決策的目標是稅后價值最大化。”可見,稅務籌劃在企業生產經營,尤其是小微企業在面對沉重稅負時,具有著重要意義。
本文以中國圖們江區域(主要為延邊州)小微企業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圖們江區域小微企業稅務籌劃存在的主要問題,從中找出原因并提出改善小微企業發展與稅務籌劃的幾點建議。
2.1 樣本特征
位于延邊州的小微企業多分布于木材加工、食品制造、醫藥制造、旅游服務、餐飲服務等行業。在2013年小微企業工業總產值中,敦化市、延吉市、琿春市分別以22.74%、21.91%,21.36%占據前三,小微企業數量多、總量大,發展形勢較好。而安圖縣2013年的小微企業工業總產值僅占延邊州的4.72%,發展狀況不佳。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該區域小微企業稅務籌劃現狀,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故上述四城被定為此次調研所在地。
本次調查共發放60份問卷,收回50份,回收率為83.3%。收回的5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為46份,占發放問卷的76.67%,占回收問卷的92%。被調研的企業特征如下。
樣本中共有私營企業31家,占到了總體容量的絕大多數。其余則為,10家聯營企業、4家集體所有制企業、1家中外合資企業(中韓)。若按行業來分,則樣本分布如表1所示。
2.2 稅務籌劃存在的問題
2.2.1 企業會計機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會計是記錄反映企業經濟業務的重要職能單位,由于它在企業中的獨特作用決定了其重要性。但是,現實和理論相去甚遠。
調研組發現,現階段小微企業的會計人員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從已回收的46份有效調研問卷來看,具備專職會計人員的企業數為21家,占回收總數的45.65%,而在這些樣本中,采用會計電算化進行賬務處理的占71.74%。很多公司會把自己的財務外包,或者找兼職會計來處理企業的賬務。即使很多小企業就算有很健全的會計職能部門,但是會計部門的作用似乎除了與稅務打交道和記流水賬之外沒有其他用武之地。企業管理層甚至認為會計人員只要協調好稅務專管員,稅務查賬不出紕漏,會計人員就是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會計職能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戰略發展和企業管理中。

表1 樣本的行業分布特征
2.2.2 企業稅收負擔偏重,涉稅問題突出
當下針對小型、微型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規定零散,有些甚至沒有明確的實施細則。國家出臺的結構性減稅措施執行效果遠不如預期
設想,針對小微企業的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全國財政收入的1%,與企業所需的支持相比明顯不足。
有資料表明,雖然小微企業在納稅絕對數值上遠遠比不上規模以上企業,但是就稅收承擔與營業收入之比而言,小微企業稅收負擔重是毫無疑問的。問卷顯示,大約有34.78%的受調小微企業經營者,感覺稅收負擔重。而隨著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生產經營成本高、利潤率低的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會有意規避一些合理的稅收。甚至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因缺乏有效的稅務籌劃手段,有時會鋌而走險做出違法違規的行為,從而使企業面臨著涉稅風險。就“減稅的主要方式”的調查結果見下圖1。

圖1 小微企業減輕稅負的主要方式
2.2.3 對稅務機關宣傳依賴度高,企業缺乏自主能動性
在“企業是否了解新頒布的稅收政策上”的問題上,有9家企業表示不清楚,20家企業了解一點,合計高達63.04%。而僅有4.35%的企業表示可以充分了解并在會計工作、納稅申報上很好運用。其中,就其“了解稅收優惠政策的主要途徑”調研結果見下圖2。

圖2 企業了解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主要途徑
結果顯示,接受稅務機關宣傳成為了企業了解稅收優惠政策最為主要的途徑,其次,是網絡傳媒。由于東北地區長期的老工業文化影響,該地區的企業發展徘徊在體制邊緣,沒有形成充分良好的市場環境,難以刺激形成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企業文化。因此,該區域的企業自主能動性不高。
2.2.4 政府服務職能的不健全
調研結果顯示,有8.7%的受調小微企業從未接受過稅務機關的納稅以及籌劃相關指導,有54.34%的樣本表示很少接受稅務機關的指導。而僅在剩下不足四成的受調企業中,接受宣傳最多的指導還是停留在宣傳冊、宣傳海報的宣傳方式上。
此外,也有受調小微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于小微企業稅前扣除項目少、經濟效益低,而在實際申報稅收減免時手續繁多,要求高,在納稅時存在諸多不便。還有的稅務機關為了增加稅收,盡量隱瞞國家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存在即使誤繳了也不退還、也不提醒等不作為行為。
3.1 完善政府職能,落實優惠政策
介于目前圖們江區域小微企業稅對稅務機關信息依賴度高的特點,相應的稅務部門應持續開展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工作。同時,為了讓企業負責人更好地學習領會政策的變革,建議相關部門借鑒如今大學公開課的形式發布稅務籌劃網絡教程,優化宣傳方式。
此外,還要加強相應機關的政策業務培訓。稅務干部是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服務員,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關鍵之一,要加強稅務干部稅收優惠政策業務培訓,使其熟練掌握稅收政策,幫助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必要時,可以針對小微企業納稅申報設置特殊通道,簡化程序。
3.2 健全企業組織機構,制定完善的會計制度
企業管理者應該認識到,隨著中央對小微企業的大力扶持,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專業化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會計信息不再是企業內部封閉的賬務體系,而是應該作為內部管理者的決策依據和對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會計信息的開放系統;會計控制系統不再是靜態的監督而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對動態事物的調整控制。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內強素質,不斷提升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提高稅務籌劃在企業經濟業務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讓小微企業在面對機遇與挑戰時,走出自己的道路,走得長遠。
3.3 關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政策作為稅務征稅的依據與準則,同時也是小微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指揮棒。目前,國家陸續出臺很多減少企業稅負的政策。2014年9月25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的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規定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范圍涵蓋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2015年2月2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力度。從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將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由年應納稅額10萬元(含)以內,擴大到20萬元(含)以內,并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同時,受益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興邊富民行動等諸多扶持政策的疊加效應,延邊州近年來已成為一個政策高地。如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民族自治地方的內資企業可以享受定期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享受減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更應該關注相應的政策條件,享受應當的國家稅收減免福利。
圖們江區域的小微企業,不僅存在著思想觀念保守、經營理論落后的問題,也面臨著經營負擔較大、稅負重等困境。對此,小微企業應更多地健全自己的組織結構,完善會計體系;多關注國家新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發展“松松綁”。同時,當地政府部門轉變作風,向服務型政府大邁進。
圖們江區域小微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不僅對改善邊疆地區居民生活,民族地區的團結繁榮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更是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貫徹落實,乃至對東北亞地緣政治都有著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樸姬善.淺析吉林省地方稅制及存在的問題[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2] 張文春.借鑒國際經驗,減輕小微企業稅負[J].中國金融家,2011(12).
[3] 蓋地.稅務籌劃:目標、原則與原理[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9).
[4] 岳樹民,董正,徐廷玗.完善稅收政策,促進小微企業發展[J].稅務與經濟,2014(11).
[5] 魯元平,朱躍序,王偉域.借鑒國外先進稅收制度 促進我國小微企業發展[J].稅務研究,2013(11).
[6] 盧新國,盧曉璇.小微企業稅務籌劃需關注四方面[N].中國會計報,2013(07).
[7] 安體富,楊金亮.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2(09).
[8] 馬乃云,張安安.完善財稅政策,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08).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8(b)-126-04
基金項目:①延邊大學《圖們江區域小微企業的稅務籌劃研究》的科研項目(ydbksky2015026),項目組成員:徐路遙、李雪玲、王佳。
作者簡介:吳超(1992-),男,江蘇邳州人,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