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劍 楊宗英(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廠,陜西 西安 710060)
油氣田工程施工監測技術的發展
楊劍楊宗英
(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廠,陜西 西安 710060)
摘要:近年來,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腐蝕問題日益突出,在越來越困難的工作環境下,對油氣田和管道施工監測技術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近年來,現代化施工監測技術呈現出一個從成熟化科學化監測到自動化監測的過渡,智能化施工監測技術的價值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智能化施工監測技術和實時、數字化、油田等解決方案的提出,油氣田的開發和開采將會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然而近年來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仍面臨著許多考驗,成本井和復雜井作為油氣田施工監測的關鍵,也將會面臨嚴峻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國政府工作部門在為油田提供技術和利潤保障的同時,研制出一個實時實效永久的監測技術已成為我國目前油氣田施工監測技術的關鍵。本文主要從我目前油氣田施工監測技術的概念出發,通過對造成我國目前油氣田現況具體因素的分析,總結概括出一條適合我國油氣田施工監測技術發展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奠定了我國油氣田施工監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油氣田;施工監測;現況;影響因素;發展前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我國大中型城市的油氣田工程施工監測技術也逐漸發展起來。與此同時,我國油氣田地下工程越來越多,其中我國油氣田施工技術涉及方面頗多,主要包括完井工程技術、分層注水技術、人工萃升工藝技術和稠油及超稠油開采技術。具體可以概述為以下幾點:(1)完井工程技術。完井工程是銜接鉆井和采油工程相對獨立的工程,是鉆井工程的最后階段。完井工程又包括裸眼完井、射孔完井和篩管完井。(2)分層注水技術。分層注水技術主要是通過提高注入油氣田水的波和效率,是我國目前多層藏注水開發中極為重要的技術。在石油氣分層注水過程中所使用的注水配套設備有水質過濾器,可以有效起到防腐注水管制和測試作用。(3)人工萃井工藝技術。人工萃井工藝技術在我國油田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側重油氣田注水的合理,產水以及含水的效率。其中,人工萃井工藝技術又包括抽油機有桿泵采油技術、水力活塞泵技術、電動潛油泵技術以及地面驅動螺桿泵采油技術。抽油機有桿泵采油技術是機械采油方式的核心,目前我國抽油機泵相應配置技術已相對完善;水力活塞泵是作為我國石油氣施工監測技術中的重要環節,具有效率高、揚程高、排量大的特點,適用于斜井、直井、水平井以及叢式井等方面;電動潛油泵技術主要涉及井下、地面、電力傳遞三方面,是我國石油氣電動潛油泵的重要組成部分。
2造成我國油氣田施工監測發展現況的影響因素
從我國目前油氣田施工監測的現況來看,我們不難看出造成我國目前油氣田施工監測現狀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監
測技術不能滿足我國目前石油氣施工監測的需求,堵水重復性大造成我國目前石油氣施工監測現狀愈演愈烈。另外,石油氣施工監測后期垢、磅現象嚴重嚴重阻礙我國石油氣施工監測的進程。具體可以概述為以下幾個方面:(1)施工監測技術不能滿足我國目前石油氣施工監測的需求。目前石油氣施工監測工藝不能滿足開發技術的需求,主要表現在石油氣大油泵技術難度頗大,稠油系統沖程損失越來越嚴重,石油氣漏失量大,泵的輸送效率低等方面;另外,斜井采油施工技術還不夠完善,泵掛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加深,部分油井的抽油設備進入井內,容易引起井下事故的產生;另外,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高溫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潛泵應用的使用范圍,容易產生電熱散熱不良、燒壞設備、設備老化的現象。(2)堵水重復性大造成我國目前石油氣施工監測現狀愈演愈烈。重復堵水措施是我國目前大部分油田遵循的主要開發模式,就我國目前重復堵水的現況來看,主要問題存在于堵劑適應能力差,成本偏高,強度偏小,堵劑酸堿性效果偏失,堵劑進入地層范圍小等方面。這種因素的產生嚴重影響著我國石油氣施工監測技術的全面發展。(3)石油氣施工監測后期垢、磅現象愈演愈烈。石油氣施工監測技術開發后期垢和磅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流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平衡性遭到地層水壓下降等因素的破壞。地層注入水后壓力增大,使垢物質析出,進而造成流斷面流體流速劇增,產生鐵銹懸浮于液體中形成卡泵。
近年來,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腐蝕問題日益突出,在越來越困難的工作環境下,對油氣田和管道施工監測技術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近年來,現代化施工監測技術呈現出一個從成熟化科學化監測到自動化監測的過渡,智能化施工監測技術的價值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然而近年來我國油氣田事業已經頗有成績,但受一些環境條件的限制,施工井的數量還不夠多,尤其是在油氣田施工管理的規模和監管機制上仍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根據我國石油氣氣候、地形、地質礦藏全方位的發展策略來看,未來我國石油氣施工監管發展方向將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策略,通過加強施工監管裝備來加快施工監管技術的發展步伐,油田動態監測技術也將緊緊圍繞油氣田開發需求和油田生產,大力推進技術創新,集中優勢力量開展技術攻關,重點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盡快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問題,盡快形成配套應用能力,全力滿足油田生產需求,為油田持續高效開發提供可靠技術保障。具體發展前景可以概述為以下幾個方面:(1)復合式驅油技術將成為我國石油施工監測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2)混相法將成為我國石油施工監測技術的重要手段;(3)熱力采油法將會是我國石油施工監測技術發展的重要良劑;(4)微生物法將成為我國石油施工監測的主觀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易軼虎.在線腐蝕監測技術在煉油裝置中的應用[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12 (05).
[2]沈群.腐蝕監測技術在氣田地面生產系統的應用[J].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13(02).
[3]張瑞東.油氣田腐蝕監測技術應用[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3(07).
[4]孟祥剛.腐蝕監測技術中監測點設置原則[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3(03).
中圖分類號:TE4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