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儒 賈競波
摘要活熊取膽的社會輿論壓力越來越大,但熊膽能否在傳統醫藥中被取代卻論證不足。通過調查和對比發現,許多動物都有替代熊的潛力。這些動物的膽汁無論是藥用功能還是活性成分,都與熊膽汁有很大的相似性。
關鍵詞熊膽;動物膽汁;藥用;替代
中圖分類號S865.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07-150-03
Medicinal Use and Substitution of Bear Gall Bladder
FENG Zhi-ru, JIA Jing-bo*
(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Extracting living bear bile has initiated serious public debate. Discussions on the substitute of bear gall bladd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By surveying and comparing the published data, this article foun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ilities for the substitution. The bile of some animals has the similarities with the bear bile both in medical functions and in active chemical compounds.
Key wordsBear gall bladder; Animal bile; Medicinal use; Substitution
作者簡介馮志儒(1991- ),男,湖南婁底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通訊作者,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從事保護生物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26
近年來,國際社會不斷對我國的活熊取膽提出質疑,爭議越演越烈。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對活熊取膽[1-2]、熊膽的藥用價值[3]、熊膽替代的可能性[4-5]、熊膽的藥用效力[6]和熊膽的市場需求[7]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在此社會背景下,開展熊膽替代品研究變得迫在眉睫。筆者通過實際調查和資料整理,對熊膽在醫藥中是否可以被替代進行了探討,以期為今后政府決策和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1熊膽的藥用概況
在傳統中醫藥中,動物器官是中藥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動物的膽汁常常被視為具有獨特的療效,認為其在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的生化作用[3]。
在我國使用動物膽汁來防治疾病已有悠久的歷史。《神農本草經》(東漢)中已記載有狗膽、牛膽和鯉魚膽。古代著名醫生張仲景的《傷寒論》(公元200~205年)以及古代藥學著作《別錄》(成書于漢末)中都有使用豬膽治療疾病的記錄。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載了包括鴨膽、鹿膽、鯽魚膽、蝦蟆膽等在內的31種動物膽。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的基礎上,又在《本草拾遺》(公元741年)中增加了2種。在現代《中藥大辭典》(2006年)中,共記錄雞、鵝、豬、狗、狐、牛和羊等35種動物的膽[8]。
在動物膽汁藥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熊膽,利用歷史已超過1 000多年,使用的國家不限于我國。尤其是亞洲地區,熊膽在許多國家都享有盛名。據《本草綱目》(1590年)記載,熊膽味苦、性寒,歸肝膽心經,無毒,能清熱、平肝、利膽、明目、殺蟲。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熊膽有清熱解毒、抑菌消炎、保肝護肝、利膽溶石、降脂降壓、鎮咳平喘、去翳明目、抗疲勞等多方面功能。尤其是治療膽囊炎和膽結石,功效比較明顯。熊膽中的活性成分是熊脫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它能促進膽固醇的轉化和排泄,常被用于治療膽結石、膽性肝硬化,甚至肝癌[8]。
在我國歷代中醫經典處方中,含熊膽成分的處方超過396個,民間的偏方和秘方更是不勝舉枚。通過查閱現有文獻發現,現代中成藥中有60多種都含有熊膽成分,或者以熊膽為主要原料[9],典型的如熊膽丸、熊膽乙肝膠囊、熊膽清肝口服液、二十五味松石丸、仁青芒覺、仁青佐智達協等[10]。
2不同動物膽的藥用功能
研究表明,功效和性味相似的同類藥物在作用機理、作用部位等藥理性質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也存在著彼此替代的極大可能。例如,犀牛角與羚羊角、水牛角、牦牛角等都存在一定的成分相似性,尤其是水溶性蛋白及肽類、游離氨基酸、宏微量元素等物質非常相似,區別僅在于不同物質的含量上[11]。因此,人們在臨床上經常使用水牛角來替代犀牛角,行使清熱、涼血、解毒等功效,從而較好地解決了瀕危動物犀牛保護與藥用之間的矛盾[12]。
通過整理和對比以往研究的資料發現,熊膽的藥用功能雖然比其他動物多(表1),但這并不意味著熊膽就一定療效最強。因為以往研究既存在對熊膽療效的夸大,也存在對其他動物膽療效的低估。
由表1可知,除溶石和鼻蝕外,熊膽與其他動物膽的主治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重疊。尤其是眼疾和庁痔惡瘡,幾乎所有動物的膽都能醫治,其中與熊膽重疊度較大主要是牛膽和蛇膽。
盡管對這些功能的描述可能帶有主觀臆測成分,但文獻記載中已有部分動物經過藥理試驗驗證,尤其是兔膽、豬膽和狗膽。研究發現,熊和兔的膽均能延長小鼠的存活時間,具有顯著的抗疲勞作用[22]。兔膽在心臟興奮[23]、正性肌力、常壓耐缺氧、鎮靜、鎮咳、抗電驚厥、胃腸推動等方面的作用不僅相似于熊膽,而且還強于熊膽[24]。從市場上常見的20種動物膽汁制劑主治功能來看,熊膽制品的獨特功效其實并不多,與其他動物膽制品存在著很大的可替代性(表2)。
3不同動物膽汁的主要成分
動物膽的藥用功能主要源于膽汁中的化學成分。關于發揮藥用作用的化學物質及其作用機理,人們已經開展了許多研究。動物膽汁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膽酸類、色素類、膽固醇、磷脂和無機鹽。其中,膽酸應該是主要的藥用活性成分(表3),尤其是脫氧膽酸。
表1不同動物膽汁的藥用功能記載[13-21]
種類保肝利膽溶石鎮痙眼疾小兒驚痼疳疾蛔蟲病喉痹鼻蝕疔痔惡瘡
熊膽√√√√√√√√√√√
牛膽√√√√√
豬膽√√
羊膽√√
蚺蛇膽√√√√
雞膽√√
兔膽√√
鯉魚膽√√√
表2幾種國內常見的動物膽汁藥品的功能
藥品種類去眼紅腫清熱解毒治療痔瘡化痰止咳治療心痛治膽結石肚痛止瀉降低血脂
熊膽丸√
熊膽痔瘡膏√√
熊膽川貝口服液√√
熊膽救心丹√
熊去氧膽酸片√
七味熊膽散√√
豬膽粉√√√√√
豬去氧膽酸片√
抗菌痢片√
膽酸鈉
鵝去氧膽酸√
牛黃蛇膽川貝液√√
蛇膽陳皮液√
蛇膽半夏片√
蛇膽姜粒√√
羊膽丸√
八寶五膽藥墨√√
牛黃蛇膽川貝液√√
蛇膽陳皮液√
蛇膽半夏片√
表3動物膽汁中主要活性物質記載[13-21]
動物種類膽汁中主要活性物質動物種類膽汁中主要活性物質
熊熊脫氧膽酸、鵝脫氧膽酸、牛磺熊脫氧膽酸、牛磺鵝脫氧膽酸鯉魚膽酸類,色素類,膽固醇、磷脂
牛膽酸、脫氧膽酸、鵝脫氧膽酸兔膽酸,脫氧膽酸
豬鵝脫氧膽酸、豬膽酸、豬脫氧膽酸鴨鵝氧膽酸、別石膽酸
雞鵝脫氧膽酸、膽酸、其他膽酸(均與牛磺酸結合)鵝鵝脫氧膽酸、膽酸、免疫球蛋白
狗牛磺結合型膽汁酸、牛磺脫氧膽酸、牛磺膽酸鹿膽酸,脫氧膽酸
蛇膽汁酸、甘氨膽酸、黃牛膽酸混合物紅面猴牛磺膽酸、牛磺酸脫氧膽酸、甘氨膽酸、石膽酸、膽甾醇
羊膽汁酸鹽、膽色素、粘蛋白、膽甾醇、卵磷脂、碳酸氫鈉貉膽酸、脫氧膽酸、鵝脫氧膽酸
研究表明,脫氧膽酸是失去一個氧原子衍生而得的一種游離膽汁酸,結構上在C-7位置缺少羥基,主要功能是溶解膽結石。膽結石一般是由于膽固醇在膽汁中過度飽和,析出后從而形成石塊。脫氧膽酸能抑制膽固醇在腸道內的重吸收,阻止膽固醇向膽汁中分泌,從而降低膽汁膽固醇的濃度。脫氧膽酸有多種衍生類型,典型的主要有3種。
①熊脫氧膽酸(Ursodesoxycholic acid),從熊膽中提取,1927年首次獲得純結晶,1957年合成成功并臨床應用,成為中醫治療肝病的重要藥物[25]。它的公認作用是溶解膽結石,也就是傳統中醫所說的“利膽”,因為它能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膽汁分泌,松弛膽道口括約肌,減少肝臟脂肪,促進肝糖蓄積,抑制肝和肌肉中的乳酸生成,抑制消化酶及消化液的分泌,甚至解毒。因此,常常被用于治療各種肝膽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高血壓癥、肝硬化、肝中毒、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汁性消化不良、膽固醇結石、黃疸、高血脂癥等[26-27]。目前,它已經成為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治療的唯一藥物[28]。
②豬脫氧膽酸(Hyodesoxycholic acid),從豬膽中提取,其結構式與熊脫氧膽酸略有差異(圖1),功能上比較接近,能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成分,因而被用于治療高血脂、動脈硬化、百日咳、白喉、慢性支氣管炎、小兒病毒性上呼吸道炎等癥[29-30],另外被用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用它和膽紅素等配制的人工牛黃,是療效確切的名貴藥材。
③鵝脫氧膽酸(Chenodeoxycholic acid),是熊脫氧膽酸的異構體,已被用于治療膽固醇性膽結石、膽色素性結石或混合結石。它在結構上與熊脫氧膽酸也很相似(圖1),臨床上也被用于治療膽結石[29]。據報道,它能改善人體的膽汁組成,增加膽固醇的溶解度,毒副作用也較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29]。
隨著科研器材的更新和研究技術的發展,測定及定量分
注:A.熊脫氧膽酸;B.鵝脫氧膽酸;C.豬脫氧膽酸。
圖13種脫氧膽酸的結構式
析動物膽成分越來越多。人們使用高效液相色譜-電霧式檢測器來測定豬、牛、羊、熊膽粉中的膽汁酸含量[31],發現豬膽粉中的豬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59.5%,鵝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40.5%;熊膽粉中,熊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64.4%,鵝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35.4%,膽酸占總膽汁酸的0.1%;牛膽粉中,膽酸占總膽汁酸的72.5%,鵝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3.7%,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23.8%;羊膽粉中膽酸占總膽汁酸的75.9%,鵝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3.2%,脫氧膽酸占總膽汁酸的20.9%。此外,還有人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熊膽粉、豬膽粉、牛膽粉、雞膽粉中的總膽酸含量[32],結果表明熊膽粉與牛、豬或雞的膽粉總膽酸含量不同,熊與豬或牛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熊與雞之間總膽酸含量相近,無顯著性差異,但以熊膽粉中所含總膽酸含量最高。這些研究無疑將進一步推動熊膽可替代研究的進程。
4熊膽替代的可能性
無論是何種動物,其膽汁功能和化學成分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膽汁酸也具有通性[33],這就為熊膽替代品的開發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尤其是家畜家禽,或者人工養殖的狐貍、水貂、貉、魚等動物,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我國現在各地養殖的狐貍、水貂等特種經濟動物,其內臟(包括膽)在屠宰打皮后基本上都已被拋棄。值得注意的還有豬膽[34]和狗膽[35],在我國也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盡管用其他動物膽取代熊膽,其療效可能不如熊膽,但這方面目前還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臨床試驗數據,人們只是迷信熊膽,甚至認為其不可替代或不可完全替代。人們甚至用人工合成的辦法來彌補熊膽的稀缺,20世紀50年代成功合成的人工牛黃,已證明其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定驚的作用(與天然牛黃相同),主要原料就是膽汁酸(膽酸、豬脫氧膽酸)、膽紅素、膽固醇、無機鹽等物質[36-37]。
人工合成固然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當務之急卻是如何解決人們固有觀念,緩解因使用熊膽而給我國帶來的社會輿論壓力。完全廢止使用熊膽,在目前和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顯然還不太現實,根本出路應該在于盡快尋找其他動物替代品。通過開展定量分析,確定最佳替代候選,或研發復合替代,既可保持祖國醫藥傳統,又不傷害野外資源,還可避免資源的浪費。
安徽農業科學2015年
參考文獻
[1] 張兆翔,苗毅.從活熊取膽看動物權利問題[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3(10):173-174.
[2] 殘忍的活熊取膽[J].大自然探索,2008(2):22.
[3] 楊春梅.幾種動物膽汁組分的初步分析以及鵝去氧膽酸提取工藝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06.
[4] 閆彥芳,張壯,王碩仁,等.豬、熊膽粉主要成分對ECV304細胞缺氧損傷保護作用的比較[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6(1):33-35.
[5] 王麗影,高昕,佟子林,等.熊膽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研究概況[J].中醫藥信息,2005,22(4):30-32.
[6] 劉夏.人民不需要熊膽[J].記者觀察(下半月),2010(10):48.
[7] 孫毅.熊膽制品都是人為制造的需求[N].北京晚報,2012-02-20.
[8] 趙珍.甘氨膽酸的提取純化及其對小鼠免疫作用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06.
[9] 郝麗莉,趙文靜,徐國旭,等.具有開發價值的動物膽汁的藥用研究[J].中國醫藥學報,2000,15(1):27-28.
[10] 尕貝.蒙醫熊膽替代品的制作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8):55.
[11] 劉睿,段金廒,李友賓,等.水牛角主要藥效學評價及解熱活性物質基礎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5):297-301.
[12] 姚洪武,劉巖.瀕危中藥替代品尋求的途徑與研究前景分析[J].四川中醫,2009,27(1):58-59.
[13] 王延兆.動物膽汁驗方集錦[J].中國農村醫學,1989(3):47-48.
[14] 連常寶.熊膽粉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概述[J].海峽藥學,2008,20(8):71-74.
[15] 百萬富,鞠愛華,楊乾.牛膽汁的化學成分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2):149-150.
[16] 蔣蕾.羊膽汁與其主要成分抗炎作用及作用機制的比較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7.
[17] 李少春.牛羊混合膽汁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純化及GCA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09.
[18] 張德桐,張能榮.雞膽汁與蛇膽汁組分的對比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1994,15(1):4-7.
[19] 李培峰,哈斯蘇榮,關紅,等.雞膽汁有效成分CDCA和TCDCA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獸醫醫藥雜志,2002,21(1):7-10.
[20] 劉養清,苑戎,趙慧輝,等.雞膽汁的紅外吸收光譜特性[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2,22(5):779-782.
[21] 顧學玲,顧李玲.蛇的藥用價值[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1998(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