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摘要:網絡經濟是在網絡商業活動日漸頻繁的背景所出現的新型概念,新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速度,顯著降低了傳統經濟活動的成本,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運營效率的提升效應。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現代化運作、管理的關鍵,而在網絡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案也收到一定影響,因此也有必要針對環境條件進行模式改革和創新。由此,本文提出了對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簡述網絡經濟環境特點,分析該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和所遇挑戰,由此提出具體創新和改進策略。
關鍵詞:網絡經濟 財務管理 挑戰 創新
一、網絡經濟環境的基本特征
信息時代的來臨促成了網絡經濟的出現,形成一種基于網絡的經濟活動平臺與文化。網絡信息技術有這極為典型的開放化、便捷化特點,使得各類終端可以通過網絡這一形式實現快速的連接,高度發達的網絡形成一種類似于神經系統的溝通結構,極大程度改變了傳統經濟活動的形式。首先在網絡條件下信息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文化更加注重個性化好創造性,同時也打破了傳統非透明信息環境下的不平衡社會結構,極大程度的改善了社會自治能力,使得社會權力得到顯著分化;其次高速邊界的網絡環境也打破了傳統的地域差異和距離感,使得文化、思想、觀念的差異得以消除。
另外,網絡經濟使得傳統經濟活動獲得了知識性、信息性等新的屬性。網絡經濟與知識經濟形成了一種交集,知識經濟強調知識、技術的重要性,而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知識、技術的優勢能夠更為置管的展現,而且網絡信息技術本身也具備一定的知識性,例如智能化生產、數字化服務、網絡化市場等等。網絡經濟的信息化特征體現在信息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上升,信息技術使得網絡媒介替代了傳統溝通媒介,使得地域、產業接線逐漸模糊,大大提升了經濟交易活動的頻率和速度。
二、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特點
(一)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特點
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包括政治、經濟、技術環境三個方面的變化:
其一,政治環境。企業財務管理相關的政治環境主要為社會制度、政府政策等,在網絡經濟背景下,政府的服務提供也同樣開始采用信息化方式,例如從早年的政府無紙辦公到如今的全面電子化辦公發展,其促成了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的電子化。這一發展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社會發展模式,大眾在政府變革過程中也開始逐漸廣泛的參與到電子決議、意見反饋中。
其二,經濟環境。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直接改變了傳統產業結構分布,目前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內第一產業,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產業,這一產業以其技術、知識的密集化構建了自身無可涵洞的優勢。網絡條件下,信息產業的地位提升也使得電子商務逐漸得到普及,網絡條件使得傳統經濟活動高空間、時間跨度問題得意解決。另外,網絡經濟背景下金融市場也出現了多種變化,這使得企業的融資模式更為多樣化和便捷化,從側面降低了企業的融資難度。
(二)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第一,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會計工作的功能產生了轉變。傳統會計工作不需要復雜的現代化手段,但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會計工作必須應用到現代化技術和手段,這就要求企業會計人員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網絡經濟條件下會計業務存在非結構化特點,會計實務工作依賴更為全面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會計工作復雜化有所提升;同時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存在集約化現象,這使得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存在交叉、融合等現象。
第二,經營管理模式的變化。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傳統的采購、經銷、物流管理等工作都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完全替代或半替代,這一方面降低了企業管理的難度,但同時也要求企業要在管理中實現更高的協同性和集中性。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使得企業更容易獲得市場信息,這為企業財務集中化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會計價值的必要性降低,財務信息的反映更為會計,也從傳統的偏向靜態化向現代的偏向動態化處理方式進行轉變。
第三,網絡條件下的信息安全問題。網絡經濟雖然帶來了便捷的網絡條件和環境,但由于網絡經濟下財務管理需要在互聯網下進行,網絡的開放式條件使得信息的傳播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這與傳統的局域網財務管理軟件系統相比而言更容易收到網絡威脅,例如信息被盜竊、被篡改等,都容易對企業造成嚴重損失。
三、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方向與策略
網絡經濟的發展將使財務管理目標轉向知識最大化,創造企業財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企業理財觀念必須轉變。既要為知識創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應的經營資產,又要充分利用知識資本使企業保持持續的利潤增長。可以說,轉變企業理財觀念是實現網絡經濟下財務管理目標的根本保證,不可不予以高度重視。
網絡經濟是一種全新的貿易服務方式,它以數字化介質替代了傳統的紙介質,將打破傳統企業中以單向物流運作的格局,實現以物流為依據、信息流為核心、資金流為主體的全新運作方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將工作重心放在價值鏈分析上。
由于網絡經濟的非線性,突變性和爆炸性等特點,建立新的財務風險預測模型勢在必行。該模型應該由監測范圍與定性分析、預警指標選擇、相應閥值和發生概率的確定等多方面的內容組成,并能對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敏感性指標,(如保本點、收人安全線、最大負債極限等)予以反映。這樣,將風險管理變為主動的、有預見性的風險管理,就能系統地辨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牛瑞芬.淺議網絡時代的財務管理[J].企業技術開發.2009(08)
[2]任海艷.淺談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J].中國城市經濟.2011(27)
[3]常新悅.企業財務管理創新之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6)
[4]林潤輝著.網絡組織與企業高成長[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