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宇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試油試采分公司試驗大隊
資源型城市轉型,大慶油田發展之路
徐長宇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試油試采分公司試驗大隊
眾所周知,大慶地下一直蘊含著豐富的油氣資源,隨著現當代社會高新技術的革新,運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油田中油氣的采收率的現象屢見不鮮,但是如何加快大慶這座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本文從轉型模式的選擇、轉型的具體措施和轉型注意事項加以論述。
資源型大慶油田轉型發展
大慶作為黑龍江省重要的一個資源城市,位于松嫩平原上,產油豐富,具有大量的室友資源,有化工產業作為支柱,可以說大慶這座城市為新中國的發展,尤其是在石油資源的保障上立下了很大的貢獻,大慶這座資源城市發展的很快,但是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很多弊端也顯現出來,畢竟石油作為一種不再生資源,早晚有一天會采光的,這就對大慶這座資源型城市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如何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探討出更好的大慶發展之路迫在眉睫。
眾所周知,大慶地下一直蘊含著豐富的油氣資源,隨著現當代社會高新技術的革新,運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油田中油氣的采收率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不僅可以在讓大慶市的油氣采掘業有一定支撐的前提下,更加方便的為培育和發展可持續產業贏得充分的時間;還可以讓大慶市在不間斷的探索嘗試中慢慢認識到,符合其自身發展實際的最好的道路就是:走產業復合模式的轉型道路。
大慶這座資源型城市要想實現轉型最好的模式是首先要穩定采油,不能一味的開采,應該有計劃、有目的的發展石化相關產業,更多的是要在此基礎上,發掘其它產業鏈,形成產業鏈循環,要注重環保的同時,努力實現不單純依靠石油產業鏈,發展其它產業鏈作為石油產業鏈的補充。
1.著重依靠科學技術,致力于提高產品價值
想要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持續提高產品附加值,我們要在科技不斷進步,不斷進行科技創新的,培育發展持續產業的過程中,著重發展“高、新、奇、特”的產品。在油氣采掘業,大力支持了油田引進和推廣蒸汽輔助重力泄油技術(sAGD)。在石油裝備制造業自主研發和生產鉆井頂部驅動裝置,在主電機、回轉頭等關鍵技術上爭取得重要突破,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在石化產業,大力發展附加值高的聚脂、丁基橡膠、丙烯脂、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乙烯下游精深加工產品等。在食品等其他產業,努力向產品深加工和“高、新、齊、持”方向發展。經過多年努力、相信大慶的多元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支撐能力會明顯增強。
2.深入實施“油地融合、企地融合”戰略措施
為了達到進一步支撐大慶持續產業的發展壯大,地方政府和礦業企業在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緊密合作,利用自己的優勢與長處,共同培育出多元化產業,配合制定出了“油地融合,企地融合”的發展方向,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最大可能地發揮主力軍作用和技術、管理、人才、資金上的長處,地方政府竭誠為給油田提供土地和最優秀的行政服務而努力,全市始終貫徹“油地融合策略”,在致力于培育產業轉型方面有了巨大進步,使油地雙方實現互補的目的,積極發展多元化產業項目。
3.加強專業園區和項目建設
園區和項目是資源型城市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載體。抓好專業園區和頂目建設,通過產業集聚、項目集聚的方式,培育地區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能夠帶動接續產業實現迅速發展,在經濟轉型中摸索出來并積極推行的一項重要措施。
4.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
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對全民創業、投資優惠政策進行鼓勵,建立創業發展基金、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產業發展基金以及小額創業貸款,重金獎勵創業典型以營造創業氛圍,爭取降低創業的門檻,搭建創業平臺,使之大眾化,這樣過可以促進土地、人才、資金逐步邁向重點企業和產品,促進了經濟的快速轉型。一方面,政府制定、強化了扶持政策,推動了大慶經濟轉型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積極加強了國家和省里有關政策的爭取工作,持別是努力爭取國家支持,將大慶增列為全國經濟轉型試點市,使全市人民深受鼓舞,大大增強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1.轉型規劃緊緊圍繞地區優勢
大慶有顯著的區位優勢,是名副其實的鐘靈毓秀的寶地,它依河傍海、古今必爭、四通八達。大慶市有初具規模的化工和制造,而且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的人文資源,就算濕地資源和油氣資源呈現遞減趨勢,但是仍然實力強勁。這種優勢使得大慶能夠更進一步的在轉型中得到發揮。
2.轉型僅僅通過把握國家相關政策來進行
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開發的策略,提高了開發開放的速度,是大慶市在轉型過程中,緊緊抓住以石油化工的資源優勢和重要城市及其樞紐間的區域優勢為中心的機遇,重點突出了三大重點任務,即“大力發展接續產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加快宜居城市建設”,使得大慶市的各項事業及經濟都有了令人側目的成績。
3.積極開展技術創新
長久以來,大慶始終被產品鏈短、實力弱、企業發展規模小、工業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各種問題所困擾,這直接導致了大慶在建設接續產業的過程中開始重新審視地方企業。從這里可以看出,接下來大慶應該在接下來的轉型中著力于培育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首要的是讓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設計與開發,有強勁的研發機構分析、研究技術發展趨勢和新成果作為依托,以達到解決企業的技術改造問題,功課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從科技方面給予大慶市轉型的技術支撐。
[1]趙濤:《德國魯爾地區的改造——一個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典型》,《國際經濟評論》2000年第3期。
[2]焦華富等:《西方資源型城鎮研究的進展》,《自然資源學報》2000年第3期。
[3]李猛、張米爾:《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國際比較》,《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l期。
[4]王青云:《資源型城市轉型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5]張米爾、孔令偉:《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模式選擇》,《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 3年第3期o
[6]胡尚云:《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戰略思考》,《中國煤炭》2004年第11期。
[7]張可云:《區域經濟政策——理論基礎與歐盟國家實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版。
[8]焦華富等:《西方資源型城鎮研究的進展》,《自然資源學報》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