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祥,孫向黎
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文化站
關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研究
劉忠祥1,孫向黎2
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文化站
群眾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能否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搞好群眾文化活動直接關系到全民素質的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經濟和社會的繁榮進步。有鑒于此,本文通過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來提出關于如何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對策,使得基層文化工作邁向新臺階。
群眾文化;重要性;群眾文化隊伍建設;文化管理體制
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自我進行的,以滿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以文藝娛樂為主要內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現。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中最基礎和最根本的文化建設形勢。群眾文化是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群眾文化的重點建設,能夠使人民能夠逐步認識并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才能使得社會主義建設得到持續發展,從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工作也會得到有效開展。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建設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社會注重以人文本的價值觀念。群眾文化活動要在和諧社會的理念指導下,不斷加強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而群眾文化活動也正是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推動基層文化建設的水平,使人民在文化活動中受益。
(二)對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養提高大有裨益。廣大群眾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不僅能夠使身心得到愉悅,放松,更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逐步提高個人的思想覺悟,思想意識,培養群眾為社會奉獻服務的精神,從而提高全民素質?;鶎拥奈幕顒樱梢灾攸c圍繞愛國主義的宣傳,民主法治的建設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幾個主題,從而逐步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文化活動就是群眾的精神糧食,基層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有效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個人素質,這也是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
(一)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理論認識,并以此建設指導人民群眾進行相應的群眾文化建設。群眾是文化工作的主體和實施者,文化發展的目的在于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文化部門在群眾文化工作中應該把群眾需要不需要、滿意不滿意、歡迎不歡迎放在第一位,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是需要始終堅持的,同時不斷加強加深群眾觀念意識,把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服務工作做好做實?;鶎尤罕姽ぷ鞯尿炇罩笜司褪侨罕妼τ谠撐幕ぷ魇欠駶M意。
(二)深化改革,加快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第一,強化基層文化工作的管理,要保證群眾文化隊伍的專業性與指導性作用。只有擁有精英式的群眾文化隊伍,才可以保證集成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文化隊伍的建設要由文化和人事部進行研究制定管理,對于隊伍中的所有人,都要持證上崗,并要求認真負責的完成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第二,構建激勵機制,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到基層群眾文化隊伍中來。對于激勵機制,要進行深入討論,并要嚴格貫徹落實。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施行公開招聘、考核等,有效增強吸收引進專業文化技術人才的力度。并可以通過獎金發放等激勵方式,來帶動整個隊伍的工作熱情。三是加強業余文藝團體和民間文化隊伍培育和發展。開展社區文化志愿者活動。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引導民辦文化發展,鼓勵專業文藝團體退休人員和民間藝人在基層群眾文化構建過程中發揮作用,對在各類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優秀人才,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邀請文體專業人員進行輔導培訓,以共同推進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把握時代脈搏,彰顯特色,努力加強群眾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眾文化只有適應時代潮流,具備鮮明的時代感,才會贏得群眾的熱切響應;只有“接地氣”,才會得到群眾的認可與好評,也才會不斷向前發展。第一,要緊跟時代步伐。群眾文化的時代性不僅體現在黨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方針上,更體現在能過準確全面的展示群眾的現實生活與追求上,要著力推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文明和諧的生活態度能夠深入群眾的內心。第二,群眾文化要以三個“文明建設”為主旋律,以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為主體和服務中心,之后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帶動下,能夠建立起一套完整全面的集成群眾文化工作方案。在工作的實施過程中,能夠逐步完善,去粗取精,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營造一個現代化的群眾文化氛圍。
(四)深化文化體制的改革,實現群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第一,各級黨政機關在工作中要把群眾文化建設納入社會整體發展的總體規劃中來,同時將文化建設的費用,收支納入財政支出預算范圍中,并把文化建設的成果作為考核相關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第二,構建多元化的群眾性文化資金投入體制。在政府的財政收入中,每年都要為群眾文化建設設置專款專用的政策,對群眾活動形成經費保障。同時政府也要出臺相關的對應措施、方針政策,大力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或扶持群眾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來。第三,要深入理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此安排相應的群眾文化活動。要優先安排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文化項目,加大對基層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文化活動的設置要與人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相匹配,從而使公共文化服務專業化、深入化。要創作貼近群眾需求的文化作品,以此開展文化活動,多貼近生活,多貼近群眾,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在活動中感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和魅力。
總之,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需要耐心和責任感。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發揮帶動引導作用,使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能夠變得豐富并且有意義,整個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能夠穩步前進,以此開創出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教育效果明顯,思想積極向上、贏得口碑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新氣象。
[1]王敏.淺談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群文天地, 2011(22).
[2]林苑霏.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1(01).
[3]吳妮.新時期構建基層群眾文化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2(16).
[4]屈云芳,屈吉平.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J].學理論,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