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華
黑龍江省哈爾濱水文局
提高水質檢測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方法研究
李炳華
黑龍江省哈爾濱水文局
水質檢測工作事關社會生產和群眾生活,有了水質安全作為保障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才會有水資源的基礎,有了高品質的水質檢測工作水資源才能夠有技術和實質的保證。本研究以水質檢測工作為中心展開了方法和措施的研討,在分析加強水質檢測工作的價值基礎上,提供了水質檢測工作的主要內容,提供了水質檢測工作中提高準確性的方法,提出了水質檢測工作中提升穩定性的措施,希望從技術與細節上為水質檢測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水質檢測;準確性;穩定性;價值;內容;采樣時間;科學檢測
水質檢測是為社會和生活提供安全水資源的基礎,在環境惡化和資源緊張的當今水質檢測的價值更加凸顯出來,要加速社會的發展和優化群眾的生活,就必須加強水質檢測工作。應該在水質檢測工作中突出準確性和穩定性兩個中心環節,要認識到水質檢測對社會和生活的重要價值,在水質檢測工作中強化各環節和部分的內容與重點,通過科學檢測和水質檢測點控制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以采樣時間、采樣頻率、專業儀器的強化來提升檢測的穩定性,通過全方位升級水質檢測的水平與層次來實現對工農生產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有效保障,進而為發展提供水資源的堅實保障。
水質檢測工作是對水體中污染物的監督與檢查,對于確保水體質量,提高水資源安全性,合理開發水資源潛在價值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水質檢測工作中應該突出準確性,達到對水資源及時地檢查與測量,為水資源的利用打下基礎。同時應該在水質檢測工作中突出穩定性,使水質檢測工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實現水質檢測工作質量與效益的全面提升。新時期工農生產和居民生活對水質的需求更加嚴格,因此要加強水質檢測工作,以細節的突出和環節的強化來實現水質檢測的真正價值,加速生產和生活的發展與提升。
3.1 水質檢測的狀況指標
水質狀況主要以物理參數為主,例如:水體的溫度、水體的濁度、水體的懸浮物數量、水體的色度,也包含部分化學參數,例如:水體PH值、水體生物需氧量等,這是水質狀況的基本指標,也是衡量水質質量的重要基礎,還是水質檢測工作的基本組成。
3.2 水質有毒害物質指標
水資源在開發和利用過程中會受到環境、設備、管網的影響產生有毒害物質,這會對水資源利用帶來影響,并會直接威脅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產的效率質量。水質檢測對有毒害物質的檢測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機物質檢測,例如:對酚類、氰化物、有機農藥的檢測;另一種是重金屬物質檢測,例如:汞元素、鉛元素、鉻元素和鎘元素檢測。
4.1 合理布控水質檢測點
在水質檢測工作中要綜合考慮污染物和雜質的分布狀況,要結合水資源地質條件、開采情況,以污染物擴散機制為基礎科學布控水質檢測點,使各方面因素都能夠得到充分體現,讓水質檢測工作更加具有代表性,進而提升水質檢測的準確性。例如,對于污染物滲透度比較小的蓄水層及滲井、滲坑等地區,應該在距離該地區比較近的地方設置水質檢測點,減少污染;兌入污染物容易滲透的地區,尤其是居民比較集中且醫療衛生設施還不夠齊全的的地區,應該將水質檢測點設置在水流的垂直方向上,同時還應該在水流的平行方向上也設置檢測點,從而能夠減少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上的擴散程度,確保居民的正常生活。
4.2 實現水質的科學檢驗
要利用科學的方法實現水質檢測和全面管理,要積極應用新科技元素,使水質檢測更加具有先進性,應該從水質檢測的專業性設備入手,做到設備的及時更新換代,這樣可以提高水質檢測的效率,而且還可以保障水質檢測的質量;對于水質檢測的專業設備和儀器要做好日常保護和定期檢查,使水質檢測設備和儀器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以便確保水質檢測的準確性。
5.1 控制水質檢測的采樣頻率
在一個采樣周期內采樣1次或數次;對于異常情況,可適當增加采樣檢測頻率的次數。在采樣點采集水質樣品時,根據需要,可分別采集表層、中層以及深層的水樣或只檢測其中的某一層、某兩層;如果檢測的是居民飲用水資源,就要提高水質檢測的頻率,一個采用周期采樣檢測2次,其間隔時間為10d以上;對于影響檢測穩定性的因素,如待測污染物的濃度及成分,要對檢測數據結果進行詳細分析,找出其原因。
5.2 控制水質檢測的采樣時間
要根據水質的實際變化設定科學的采樣時間,可以在每年的多水期和枯水期分別進行采樣測定,也可以建立長期檢測點,按某個采樣周期對水質進行檢測;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按照各自地區的特點分四季來進行采樣。
5.3 優化水質檢測點的布設形式
以河流的水質檢測為例,應根據河流的寬度和深度,建立合適的檢測基準,建立好了檢測基準,就可以設置檢測點了,一般設置在水面0.2~0.5m處即可。為了實現檢測點的穩定布設,不需牢固地建設水體檢測點,其位置的選取除考慮平面位置外,也要考慮垂線上的布點分布。
5.4 應用先進的水質檢測儀器
專業的檢測儀器不僅能提高水質檢測數據的準確性,還能保證水質檢測數據結果的穩定性。這類檢測儀器要能夠實現快速準確檢測,通過儀器的穩定性能(如電極的穩定性)來確保測量數據的穩定性。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等各類型活動都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撐,水質的優劣不但關系到人類的健康,而且對生產的效率和質量有著直接的重要影響。因此,要在水質檢測突出準確性和穩定性這兩項核心目標,要將科學的管理、檢測手段利用到水質檢測工作之中,通過對水質檢測采樣的時間和頻率的控制,利用現代化水質檢測儀器實現水質檢測工作的穩定性與準確性,進而做到對水質檢測工作的強化,為生產和生活水質的保證提供檢測與技術的基礎。
[1]牛守明.淺談如何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2)
[2]龔麗華,韓林伯,趙靜,張國金.提高水質檢測結果準確性的探討[J].熱力發電.2009(08)
[3]蘇慧,周紅,賴先志.水質快速檢測方法與國標法在水質檢測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05)
[4]封立偉.如何進行水質檢測結果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07)
[5]李桂然.淺談水質檢測數據的合理性分析[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