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峻嶺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專業鏈與產業鏈人才培養的對接
——以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為例
王峻嶺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當前高職院校的國貿專業的專業鏈存在諸多問題,不能滿足產業鏈的需求,通過嘗試專業鏈與產業鏈的對接來解決存在的問題,通過高職國貿專業進行改革和創新,使高職院校國貿專業能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專業鏈;產業鏈;人才培養
現有的高職院校國際貿易的專業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沒有自己的特點,大多叔沿用本科院校的教學內容,可以說,高職院校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本科院校。可是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有根本性的不同,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是一種更接近社會需求,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教育模式。當前,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大多只注重學術性教學,課程內容少了很多應用性和綜合性,課程培養目標也不能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點,不能滿足社會對高級專門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尋求既能符合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又能符合社會需要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1.1 課程設置太過簡單,實踐環節缺乏
在當前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教學內容中理論和實踐的分配比例不合理—重理論輕實踐。而且國貿專業課程的教學仍舊采用傳統的老師講述、學生被動聽講的方式,這種陳舊的教學方式忽視了高職的培養目標和定位。國貿專業中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進出口單證實務等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上進行黑板加粉筆或者簡單的多媒體教學,很難適應這些實踐性課程的要求,而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業務的具體操作過程,在走入社會后就會缺乏企業所必學的能力,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
1.2 人才培養目標趨同化,沒有形成自己學校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和優勢
高職院校的國貿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并沒有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色,在培養目標、培養方案、人才培養途徑等方面都有本科院校有些相似的地方,但高職院校在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上都與本科院校存在著差距,再加上高職院校在教育資源上向一些優勢品牌專業的傾斜,使得在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1.3 連年的擴招使入學門檻相對比較低,導致人才質量下降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每年都在進行擴招,招生人數在逐年增加,這樣促使教育行業內部的競爭也日益加劇,而國貿專業的生源質量卻在某種程度上逐漸下滑。因為外貿人才要求起點較高,外語水平要好,綜合素質要高,而英語恰恰是高職院校國貿專業學生的弱項,由于連年的擴招導致學生入學門檻相對比較低,這更無法保證生源的質量。相對本科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成績相對較低,學習能力較差,整體學生質量不高,所以國貿專業對他們來說比較難適應。
2.1 邀請企業參與國貿專業的課程教學
課程建設和改革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重點。它主要包括了課程開發、課程體系域教學內容改革、教材改革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教學改革的難點所在。筆者認為,根據高職院校的培養特點,與企業合作必不可少。首先,要邀請企業參與到高職院校的課程目標設置當中,根據企業當前的崗位需要及變化,找出高職院校教育的基本需要,在培養中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才能讓課堂教育隨著企業中職業技術、技能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突出課程建設的實用性。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的國貿專業都設置了國際貸運代理、跟單驗貨、報檢實務等課程,就是結合了企業崗位的需要而設置的,這也與很多企業崗位需要的職業資格證書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畢業后更具備競爭力。關于這類課程的教材內容編寫,也需要企業中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參與進來,對教材中的教學大綱、教材、案例、練習題等操作性強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指導。通過企業中實際的業務素材,可以讓教材把內容更加符合企業的需求,也可以根據這些教材內容體現人物驅動的教學特點。通過這種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改革,可以充分的完善高職院院校的國貿專業的課程改革。
2.2 讓培養目標符合社會的需求
現階段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與本科院校存在著趨同性,這就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標上進行教學改革。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改變的關鍵在于革新人才培養目標,即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目標、以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為任務進行革新。其中,高職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所以在人才培養時要著重注意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嚴格遵循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目標。在教育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現階段用人單位企業的需求。
2.3 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解決人才質量下滑問題
高職院校雖然現階段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相比較本科院校來說,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師資力量上都有較大的差距,疙瘩高職院校的發展步調也不盡相同,實踐教學環節也相對比較之后,這對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畢業生的業務能力略顯不足,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有目標的達成與企業的合作、與社會的接軌,從而使專業鏈與產業鏈進行良性對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開辟出自己的發展空間。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是高等職業院校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將企業產業需求與專業培養對接是嘗試解決當前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產生問題的一種途徑,無論是企業參與到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的課程設置,還是學生和教師參與到企業當中進行培訓和學習,都離不開專業鏈和產業鏈對接的結果,通過專業鏈和產業鏈人才培養的對接為高職國貿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1]劉紅.燕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實踐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09(8).
[2]王先育.商務英語專業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施[J].中國西部科技,2008(6).
[3]張亞軍,徐亞娜,楚金華.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評[J].職教論壇,2008(12).
[4]宋建軍.淺談高職院校如何加強校企合作[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6(3).
[5]鄒群峰.淺論政府在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