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寶文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探析
竇寶文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體育教育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也促使眾多高職院校不斷推動體育教育改革,以達到迎合市場發展趨勢的目的。通過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進行探析,旨在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發展與建設,使學生能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
以期以來,我國的體育教育并沒有得到重視,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與建設,導致眾多高職院校從主觀上忽視了體育教育的改革,始終無法迎合新的時代發展趨勢,也無法發揮體育教育的真實效力。
因此,眾多高職院校必須對體育教育進行改革與創新,要突破傳統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限制與束縛。但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改革工作缺乏理論基礎,現有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得到完善與建設。
基于此,本文在此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進行探析,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與發展。
(一)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根據實踐調查的研究顯示,在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中,教師對體育教育并不重視,因而沒有在教學實踐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這就導致當前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方法相對落后與單一,大部分教師以傳統的示范型教學法開展體育教學。
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只能機械的模仿教師的動作,不但沒有感受體育的魅力,同時也無法在直觀的觀察中獲得深刻的認識。
(二)學生的興趣不強
在此基礎上,學生的興趣不強,缺乏足夠的動力也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現狀。大部分學生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并不重視,經常曠課或者不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活動。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三點。其一,高職院校學生的自覺性與自我控制力相對較低,因此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愿意花費時間與精力進行體育學習。其二,當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實效性,學生容易對體育教育失去興趣,更無法從中獲得真實的提升,最終導致學生的興趣進一步降低。其三,體育教育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下并沒有較高的地位,使得高職院校、教師及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興趣相對較低。
(一)合理運用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
教師要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進行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運用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展現體育教育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并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與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在高職體育教育中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小組交流法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以太極拳的教學為例,僅僅通過身體動作的展示,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形成直觀深刻的記憶,無法真實的掌握姿勢繁多的太極拳招式,部分身體協調能力并不出眾的學生也很難把握各種招式的精髓。
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具體地說,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技術與設備的支撐下針對太極拳教學中的疑難點進行講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相應的教學視頻,并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撐下對視頻中人物的姿勢進行慢放和拆解,同時對疑難點進行標注。換言之,教師可以在疑難姿勢的展示時進行暫停,并在視頻課件中進行文字的描述和現場的講解,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與生動的講解中獲得更真實的提高。
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法還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學習提供了條件。教師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法開展教學不但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同時也教導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習。這就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我鉆研,能夠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突出體育教育的趣味性
此外,教師需要在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進一步突出體育教育的生動性與趣味性,要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足夠的動力與激情投入到體育教學中,并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因此,教師可以改變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模式,可以合理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就能夠利用體育突出體育教學的生動趣味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以體育游戲為載體進行更有效的體育教學。
在排球教學中,學生的興趣不高成為教師不得不關注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以排球教學的內容為載體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游戲。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要求學生圍成一個大圈。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進行相互的墊球與傳球,不斷淘汰沒有接住球或者傳球失誤的學生。最后,教師將每個小組中剩下的兩名學生合成一個小組,挑選出最終的獲勝者。
教師通過游戲的形式將排球教學中墊球與傳球的內容展現出來,以更有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興趣,因此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與此同時,教師還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傳揚了體育精神,讓學生得到渲染,使更多學生愿意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逐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這就能夠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活力,同時以游戲為載體幫助學生在獲得樂趣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合理利用分層教學
另一方面,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教師應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合理利用分層教學,也就是要針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實現教學資源優化配置,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提升。
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針對部分身體機能強、籃球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組織其開展籃球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使其獲得更大的提升。而針對部分身體技能較弱、籃球基礎較差,特別是女學生,教師應該以夯實學生的基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運動技能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可以按照教材開展教學,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同時通過適當的運動提高學生的基礎技能,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總的來說,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進行改革與創新迎合了市場的發展趨勢,也切合了高職院校進一步建設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需要正確把握當前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并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教學工作不斷總結與交流,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改革策略,達到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的目的。
[1]王靜芳,畢先超.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研究,2014903)
[2]吳紅胤,張暉,秦晉.新形勢下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0(01)
[3]劉曉瓊,袁國成.芻議終身體育視野下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