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遠,陳靜
1吉林省敦化市黑石鄉學校;2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學校
做好角色扮演提高育人質量
郭紅遠1,陳靜2
1吉林省敦化市黑石鄉學校;2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學校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校工作的橋梁和德育的基礎,更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在教育學生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老師要善于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在班級管理時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如與學生們做朋友,當心理醫生等等,這樣會大大提高育人質量,既能讓班級管理有聲有色,又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班主任;角色;扮演;育人
要做一名合格而優秀的班主任,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善于扮演好不同的角色,這樣才能使育人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班主任如何扮演角色呢?
班主任老師在與學生相處交往時,要本著學生和老師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這樣的理念。例如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老師應開動腦筋,盡量采用不同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班級活動和學校活動乃至課堂教學中,班主任要試著多給學生們一些鼓勵的話,多說“你比昨天有進步了!”“你真棒”“你表現得真出色”這樣的話,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提高、有進步。
對學生的鼓勵也應該注意變化,要方法多樣,單純的依靠一些固有的辦法,短期可以,但如果時間長了,學生肯定會產生乏味、厭倦的情緒,班主任應注意針對學生不同的問題還有不同的表現,然后給予不同的鼓勵,不同的評價,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廣泛參與,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非智力因素。
鼓勵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老師如果將鼓勵巧妙地運用到教育活動和教學過程中,教育或教學上的一些難題就會迎刃而解,這樣會極大地促進班級的管理工作和學科教學工作。
現代教育的發展對教師要求越來越高,過去教師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但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教師既要傳播文化知識,更要立人樹德,同時還要做學生心理的塑造者和他們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如果能夠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掌控學生的心理,對成長中困惑重重的學生因勢利導,并做到能夠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對教育工作成敗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不僅如此,班主任如果能夠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和心理,還能夠把許多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一個善于疏解學生不良情緒的班主任,一定能讓班級處在一種和諧快樂的氛圍之中。
教育成功的前提是要及時了解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并依此確定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1、情緒方面:中學生普遍存在不穩定,喜怒無常的狀況。大多數學生,他們情緒喜悅的時候,學習積極性就非常高,與同學和老師相處時也和諧;可是當他(她)們情緒不好時,學習沒有積極性,煩躁易怒,這種狀態下還會經常與人鬧矛盾,逃學、打架、斗毆大多是學生們在這種狀態下發生的。
2、意志方面:學生們情感沖動時,他們學習做事虎頭蛇尾,而且自制力非常差,這時如果遭遇外界誘因,他們很容易動搖。學習上只要遇到難題、生活中遇到不那么開心的事時,則表現特別悲觀,對什么事都倍感失望,失去進取精神,有的同學表現更甚,他們會出現意志崩潰、破罐子破摔的情況。
3、性格方面:學生心理問題中較為典型的性格因素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
(1)、狹隘自私型。此類學生的性格特點是經常因為不值得的小事與他人鬧意見,并且長時間內走不出自己的心理怪圈,就認斤斤計較的死理,鉆牛角尖。
(2)、自負自大型。此類學生的性格特點是自高自大,愛瞧不起人,從不欣賞肯定他人,對別人缺乏應有的尊重,自身受挫能力又極差。
(3)、怯懦自卑型。此類學生的性格特點是比較孤僻,喜歡離群索居,做事唯唯諾諾,憂柔寡斷。
中學生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但由于他們心理有可塑性特點,因此只要班主任能夠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加以正確地引導、和教育,那么學生的心理問題就能夠得以調整與糾正,通過調整和糾正,才能使他們的人格得以優化,習慣得以養成。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是班主任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活動。一個聰明的班主任作應該在活動中扮演學生的伙伴角色,而不是做一個抽身事外的觀察者。良好的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班主任參與其中后,則能夠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互相協作,互相溝通,通過師生互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班主任做學生們的伙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活動中能夠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
1、為了培養學生的恒心和毅力,我們開展了“毅力與意志”“學習的目的”等主題班會,幫助學生制定了不良學習習慣治療卡,并配合“向對手學習”、“他是進步之星”這些經驗交流會活動,培養學生自信心,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這些活動中班主任老師既是組織者更要做好一個參與者,與學生同喜同悲共同成長。
2、為了消除學生的冷漠和自私,我們開展了主題為“我們的故事”的活動,即讓同學們在本班尋找積極向上的故事,期間班主任老師和同學們一道寫出班級的故事,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共同創作了班歌,教師還參與班級公約的起草和討論,指導學生與其它班開展辯論賽、籃球賽,通過這些活動中,學生們團結了,互幫互助蔚然成風,班級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
3、讓筆談成為師生交流的橋梁。筆談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更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困此,抓住一定時機和學生筆談不是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好辦法。
班主任角色扮演是切實有效的方法,當然要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必須整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課程與學校專門的心理咨詢措施,多措并舉,只有這樣才能使班級管理有聲有色,班級的管理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當然以上僅是筆者的一些粗淺探討,那么如何尋找班級管理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點,需要我們德育工作全體同仁繼續探討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