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松
昌黎縣葛條港鄉解官營完全小學
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分析
王金松
昌黎縣葛條港鄉解官營完全小學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基礎教育方式以及效果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即便是這樣,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與新課程改革之間仍然存在著一些差距,并且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低效率、無效率的教學方式,甚至是負效應的教學方式,這種情況的出現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制約了小學學生的綜合發展。
新課程;教育改革;深化;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對人才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都極為重視。并且在我國教育主管部門提出新課程改革的同時,各學校也深入貫徹課程改革的精神,對教學模式、教學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有效性教學為主要的目的并且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進行一定的創新,力爭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梁。在這一特殊的時期,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不但是小學數學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發展的機遇。所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與學生思維不能在局限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應該適應新時代、新課程標準的發展要求。
1.1 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
我國教育發展綱要中曾明確的指出,需要對我國中小學生的超負荷學習以及課程量予以降低,并且要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升有效性教學所占有的比重是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教育教學工作改革的指導思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推動我國教育發展的核心是促使每一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這就要求教師需要秉承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宗旨。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關注全部學生的發展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與此同時也要尊重、了解每名學生之間的存在的不同之處,力爭為每個學生提供滿足其發展需要的教育。
1.2 教學生態的和諧平衡
所謂生態主要是由生態的主體以及生態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所構成的有機整體。而對于課堂教學來講,其實可以將其形象的比喻為一個非常復雜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主要含有以下內容:(1)教學內容;(2)教學方式;(3)教學手段等多種因素。在這個課堂教學的生態系統中,各構成因子之間都會發生復雜的動態組合。在他們之前可能存在著物質的傳遞與能量的傳遞,同時也有各種力量之間的一種動態平衡。只有在這個復雜而巨大的教學系統達到動態平衡的時候,教學效率才可能會是有效的、高效的,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可能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2.1 教學的目標不確定存在隨意性
就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講,小學數學存在著教學耗費的時間比較多,但是效率卻不高的情況,這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造成了教學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就會造成課堂教學無序、混亂的情況出現。
2.2 教學主體不明確
現階段我國的小學課堂教學中,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老師大多都認為自己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時將學生作為是教學活動的客體,讓學生一味被動的去接受知識,教師關心的只是自己在課堂上教授了多少知識而并沒有關心學生接受了多少知識。而實際上,對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講,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而學生的這中主體性是需要不斷的進行培養與提高的,這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是非常有效的推動力,要近可能的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與培養。小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未成年人,有非常強的可塑造性,他們對新的事物異常關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側重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誤將自己當作是課堂的主體,致使課堂成為教師的舞臺。
2.3 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多樣性
在現實的小學數學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深入理解并學習小學數學最新知識,認為小學數學是簡單基礎的知識,只要進行簡單的教學即可。事實上,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看似簡單,但讓小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很不容易。在教學當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沒有運用多種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也沒有深入研究,只是簡單地呈現教材上的教學內容,甚至有些老教師還在使用陳舊的教案。
2.4 教學評價模糊,缺乏及時性和全面性
“評價,實質上是一種認知活動,是指測量的過程,是用來判斷人或事物的價值。”課堂教學評價是基于已確定的一些教育價值觀和評價尺度,采用合適的、可行的評價方法,通過數據采集與系統分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成果與學生的學習效率、效果作出價值判斷,而這也是教育評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評價旳及時性,對于學生學習的指導有著關鍵作用;評價的全面性,對于學生的個性及全面發展具有指導性作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教學評價模糊,缺乏評價的及時性和全面性。一些教師在教學時本該當場評價,卻沒有及時評價。一些教師評價內容片面,只重共性忽視個性,只是簡單的對學生知識掌握與智力高低進行評價,忽略對學生個人情感體驗、價值觀、創新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的評價。
當代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的話題是,如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學得效率高、學得興趣濃,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使教學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優化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是當前每個小學數學教師的愿望,也是其努力的方向,隨著有效教學理論研究的日趨深入,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正在改進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影響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應具有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在有效教學中勇于探索,不斷更新教學方案,采用先進教學策略,從學生出發,并回歸學生,堅持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發展為重。
[1]宋秋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注意教學生態的和諧平衡[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8):38.
[2]藺雪蓮,李丹,朱麗紅.對有效教學理論的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3):79-80.
[3]謝明初,朱新明.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數學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07,16(1):12-16.
[4]宋秋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注意教學生態的和諧平衡m.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