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山東金鄉縣實驗中學
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
王玉芳
山東金鄉縣實驗中學
隨著語文新課標的實施,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已經逐漸成為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可以創新學生思維的發展,可以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進而實現語文課堂的最大效益。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主要策略:語文教學目標的高效性,語文課堂導入的高效性,語文課堂提問的高效性,學生參與學習的高效性,語文教學評價的高效性,等等。
初中語文;高校課堂;策略
隨著語文新課標的實施,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已經逐漸成為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初中語文教學必須要打破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高度融合起來,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
長期以來,課堂的高效化教學一直是學校教學追求的目標,若脫離了高效課堂,則所有的教學改革都將是緣木求魚。特別是在當前知識爆炸的大數據時代,新知識源源不斷的產生,其數量和更新速度都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若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則必將會被競爭激烈的社會所淘汰。
對于還處于發展和發育期的初中生而言,語文課程的學習能夠為其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基礎的牢固勢必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用于當前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過去,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師常將課堂視為課本知識的傳授,眼光僅僅停留在教材上,語文課堂教學受到很大的限制,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使語文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也給初中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針對傳統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必須重視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擺脫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束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程度的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最終實現語文教學目標。高效的語文課堂包含教師高效的“教”和學生高效的“學”兩個方面,是一個“教”與“學”的雙向互動過程,也是一個師生之間完成心靈對話與交流的過程,更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生本教學”。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可以創新學生思維的發展,可以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進而實現語文課堂的最大效益。
(一)語文教學目標的高效性
語文教學目標作為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向,不僅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最終歸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不能只是簡單的概括,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全方位的解讀教材,同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一個高效的語文教學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目的,切忌目標過于追求個性化而脫離了學生的發展實際。
(二)語文課堂導入的高效性
語文課堂導入是語文教學的精華所在,良好的開端即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課堂導入的高效與否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課堂的構建。因此,教師必須確保語文課堂導入的高效性,根據課文的內容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例如在學習《羚羊木雕》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故事導入法;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可以采用溫故知新法;在學習《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設疑法等等,通過不同的課堂導入方法,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進入語文的海洋。
(三)語文課堂提問的高效性
語文課堂的高效提問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高效性,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點睛式提問,主要通過從課文的關鍵內容上設置問題,使問題能夠圍繞課文的中心思想,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課文中心內容,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其次是鎖鏈式提問,主要是將課文中的最大難題拆分成若干個小問題,使之形成鎖鏈結構,環環相扣,有助于培養學生層層遞進的思維分析思路。最后是混合式提問,主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使課堂提問變得豐富多樣,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魯迅的《故鄉》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鎖鏈式提問,先提問: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在明確了學生的思路后,進一步提問這篇課文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故事?通過問題的層層遞進,幫助學生理解魯迅在創作這篇文章時的內心情感。
(四)學生參與學習的高效性
對于初中生而言,若在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越高,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越高,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有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在學生“三會”的基礎上,即會提問、會思考、會學習的基礎上,使其能夠與其他學生合作交流,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個人潛力,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是高效的語文課堂。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隨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分析歸納課文中所蘊含的的思想感情,進一步體會老舍的創作意圖。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鍛煉學生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五)語文教學評價的高效性
傳統的語文教學評價主要以卷面成績為主,而在語文高效課堂中,成績評價僅僅只是高效課堂評價中的一個部分。要實現語文教學評價的高效性,依靠的不只是成績評價,關鍵還在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在語文高效課堂中,不管語文教學評價的標準如何改變,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和語文教學目的都不會發生改變。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必須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高度融合起來,通過設置高效的語文教學目標、創設高效的語文課堂導入、設置高效的語文課堂提問、確保學生能夠高效的參與到語文課堂中,確保教學評價的高效性,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實現語文高效課堂。
[1]李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靳海瑩.如何構建初中語文的高校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 2011(19).
王玉芳(1986,2—),女,漢族,山東金鄉人,本科,中教一級,現任教于金鄉縣實驗中學,主要從事中學語文教學與教研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