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山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二中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研究
劉春山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二中
新時期下,基礎教育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因此,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聯系學生生活,通過物理教學生活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課程理論知識。文章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意義,也針對物理教學生活化實踐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認識與實踐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越來越注重課堂聯系生活的教學方式。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降低學習難度,也有利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增強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從而學會用科學理論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為以后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初中物理生活化體現了基礎教育“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物理教學生活化要求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幫助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存在物理的道理。物理來源于生活規律的分析總結,更應該應用于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習認識生活物理現象,也可幫助學生學會如何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是提高物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作為教師應當重視。
初中物理生活化不是突發奇想,實踐證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養都有所幫助,其體現出來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是老師”,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其學習的效果。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好推動力,將初中物理生活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求知欲的驅動下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初中物理教學不再單遵循教師傳授基本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2.2 有利于接受和鞏固物理知識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能使學生將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跟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聯系起來,這對學生接受物理理論知識和鞏固自己所學有很好的幫助作用。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畢竟是抽象的,物理教學生活化恰恰能使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能看能感覺的真實體驗,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一方面促使學生不斷探索,提高自己的創作力。
2.3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體現教學以人為本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使得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對其學習物理知識起到輔助作用,也使得物理學習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有所幫助,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也體現了基礎教育以人為本的思想。
3.1 課堂教學引入生活化
教師使用一個恰當的引入開始一堂物理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注意力較容易集中。初中物理教學引入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理論角度提出,另一種是生活角度出發提出。從學科理論角度引入使得學生感覺比較生疏,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從生活角度引入,創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解決生活的欲望和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意義,也體現了從生活走進物理的教學理念。
3.2 課堂講解舉例生活化
課堂講解舉例是教師授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的方法之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課堂講解舉例應該盡量的貼近生活,使得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現實意義。學生通過對教師所引用的舉例的分析可以提高自己的主動性,能更好地理解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3 構建以實踐活動為主的教學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單純的以語言進行教學,這個過程比較枯燥,也很難改變學生固有的觀點,影響學生構造自己的知識體系。物理理論知識大多是通過無數次實驗和觀察統計總結出來的世界規律,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需要學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這些都是基于感官的感受,因此,構建以實踐活動為主的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從實踐活動中獲得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求職欲望和學習興趣,也要注重對學生提出問題的解決,從而保證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團結協作共同探究,這樣能讓學生感受實踐活動中的樂趣,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
3.4 物理作業生活化
布置課堂作業是對所學物理知識的鞏固,這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實際應用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傳統的物理課堂作業外,教師應該增加生活化的物理調查作業,進行實際調查是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調查活動,學生對搜集來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布置生活化的操作類作業,我國現階段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低,通過給學生布置動手操作作業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布置一些生活化的閱讀類作業可以有效補充學生的課外知識,結合課本的理論知識,了解更多理論來源、背景等,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會。
3.5 利用日常生活資源開展初中物理教學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提倡教師適時地使用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作為教學工具和實驗工具,這不僅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身邊生活物品引進課堂教學,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從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想法將自己身邊的生活物品作為實驗工具,教師適時給予幫助,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的創造力。
物理教學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構成及其自然現象的學科,其理論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中,因此,初中物理生活化可以使得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感受物理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性,同時培養學生動手和動腦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
[1]郝娟.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 2014,(17):107-107.
[2]史娟.試論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新課程·中旬,2014,(8):179-179.
[3]陳維振.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華章,2014, (11):296-296.
[4]鐘炳權.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教育界,2014, (17):139-13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