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旭波
哈爾濱市煤礦安全檢測監控中心
安全生產法的立法宗旨探析
滿旭波
哈爾濱市煤礦安全檢測監控中心
國家頒布的每一部法律都必須體現其立法宗旨或者立法目。鑒于此,分析當前我國各類生產方面存在的安全問題,探析《安全生產法》體現出的立法宗旨,以期促進該法在各項生產中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
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問題;立法宗旨
《安全生產法》在其立法的過程中,有關方面進行了長期調查研究與論證,其中爭論的焦點在于怎樣確定該法的立法宗旨,也就是說如何確該法的制訂思路,該法主要解決什么問題。實事求是地說,在當前強調安全生產的大背景下,依然存在著許多涉及法律、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而《安全生產法》中就需要規定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通常而言,法律的規范作用是很強的,然而法律并非屬于百科全書,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也只是把最為重要和緊迫的,具有成熟的立法條件的法律問題列為調整的范疇,而《安全生產法》也不可能例外。
2.1 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比較弱化。可以說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都高度重視,并且不斷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各級地方政府也都相應地建立了監管機構,同時國家又陸續制訂并頒布了幾十部關于促進安全生產的法律和法規,逐步建立起來了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監督的法律框架體系,使安全生產得到了法律保障。然而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在較長的時期內仍處于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必然決定著安全生產的落后。除此之外,各級政府多次進行機構改革,致使監管安全生產的體制處于新舊交替的發展階段,還沒有形成高效的、統一的、權威的監督管理安全生產的機制和體制,也沒有實現統一集中管理監督執法隊伍。從上到下盡管建立了監管機構,但是還沒有統一的機構職能、工作經費、機構規格、監管人員的編制、監管機構的隸屬關系,以及相關的監督執法手段,導致職能不清、隸屬關系比較混亂,監管工作人員和經費嚴重不足,監管機構規格不高,監督執法的手段落后、單一等問題,致使監督管理安全生產弱化,效果不佳。
2.2 各類生產頻繁發生安全事故。因為對于安全生產的監管不力,許多的經營生產單位尤其是民營企業,相關的安全生產條件不達標,安全管理工作松懈且較為混亂,做不到第一時間發現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更談不上及時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部分企業特別是私有民營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嚴重忽視人的生命安全,在安全生產的投入面嚴重不足,更有甚者多年沒有投入,導致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頻發。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我國在各種安全事故中每年約有十幾萬人失去生命,同時造成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分別達到1000億元和2000億元。
2.3 生產安全事故嚴重地影響和破壞現代化建設。很多的政府和企業只把眼睛盯在發展經濟、提高生產經營效益上,而沒有理順加強安全生產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關系。在這一狀況下,一旦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一方面是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這就無疑會人為地造成生產成本的更高投入,最終嚴重制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安全生產法》第一條開明宗義:“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制定本法。”這既是對這部法律立法宗旨的集中闡述。而要準確全面地貫徹上述的立法宗旨,需要我們準確理解和把握下面五個有關的問題。
3.1 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和安全管理責任重于泰山的的思想
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必須堅持學習、領會、掌握《安全生產法》的立法宗旨和精神實質,明確職責和職能分工,切實把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盡最大的努力預防和減少重特大生產事故的發生,保障國民經濟始終沿著健康、安全的軌道向前發展。同時,全社會、全體公民也必須牢記安全生產,齊心協力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努力營造強化安全生產監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3.2 強化監管、確保生產安全是各級政府必須承擔的法定的責任與義務
《安全生產法》堅持責權統一,對于各級政府和安監部門,明確規定了相應的工作任務、工作職責,以及所應采取的措施和職能和處罰手段,賦予各級政府和安監部門的監管、處罰權是很多很大的,同時也嚴格規定了其相應的法律責任,要求各級安監部門依法監督安全生產、依法處罰有違安全生產的行為。這就要求各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每名安全監督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樹立法治觀念,盡職盡責,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工作。
3.3 所有從事生產和經營的單位必須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所有從事生產和經營的單位是負責保障安全生產的主體,生產經營單位能否確保安全,其主要領導和負責人承擔著主要責任、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安全生產法》中提出的對于安全生產具有保障作用的各項規定,需要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去貫徹落實。因此,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務必要警鐘長鳴。毫不動搖地堅持安全生產,堅決清除麻痹思想,也不能存在任何的厭戰情緒,絕對不能敷衍塞責,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堅持加大對于安全方面的資金投入,及時更新和維護相關的裝備,全面加強崗位安全職責,切實加強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
3.4 不斷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員工的安全素質
生產經營單位員工的所有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具有主體地位,也是維護生產安全的責任人,在安全事故中又是受害者。因此,要切實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就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增強他們的安全素質,努力培養他們掌握安全生產方面的技能。鑒于此,《安全生產法》中同樣也明確規定了相關的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以及必須履行的義務,目的在于督促他們始終堅持安全生產的思想,不斷增強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從而在生產經營中克盡職守,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加以有效處理,切實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以實現安全生產。也就是說,從業人員只有不斷增強安全素質,才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3.5 安監部門必須要切實強化執法監督,依法嚴懲違反安全生產法的犯罪分子
法律最基本的功能是懲治犯罪,從而有效地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當前,之所以頻頻發生生產事故,主要是因為在安全行政執法方面比較薄弱,不能做到及時地處罰和懲治安全生產的違法行為。《安全生產法》對于安全生產方面的違法行為,明確地規定對于事故的當事人必須嚴厲追究其法律責任。因此,各級安監部門務必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打擊、懲治違反《安全生產法》的行為,從而開創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