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貴,何云財
(1.云南省寧蒗縣大興鎮林業工作站,云南 麗江 674300;
2.云南省寧蒗林業局竹山林場,云南 麗江 674300)
核桃主要病蟲害的防控
張平貴1,何云財2
(1.云南省寧蒗縣大興鎮林業工作站,云南 麗江 674300;
2.云南省寧蒗林業局竹山林場,云南 麗江 674300)
摘要:指出了寧蒗縣危害核桃的主要寄生植物和病蟲害有核桃桑寄生、核桃炭疽病、細菌性黑斑病、核桃小吉丁蟲和豹紋木蠹蛾。對這些病蟲害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化學防治、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以期對寧蒗縣病蟲害的防治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核桃;病蟲害;防控
1引言
寧蒗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處于東經100°22′29″~101°15′51″,北緯26°34′54″~27°55′34″之間。年均降水量920mm,年均日照2298h,年均氣溫12.7℃。年極端最低氣溫為-9℃左右,年極端最高氣溫達到30℃左右。這里豐富的土地資源以及優越的氣候條件為核桃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核桃作為經濟價值極高的作物,在寧蒗縣已經廣泛栽培,寧蒗縣對于核桃的栽培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然而,近年來,核桃的病蟲害發生嚴重,嚴重影響了核桃的質量和產量,從而使果農的經濟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因此,做好核桃病蟲害的防控工作,對促進寧蒗縣核桃產業的發展及全縣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寧蒗縣核桃常見的病蟲害和對核桃有危害的植物主要有核桃桑寄生、核桃炭疽病、細菌性黑斑病、核桃小吉丁蟲和豹紋木蠹蛾。
2寄生植物及其防治
核桃桑寄生,是桑寄生科桑寄生屬寄生植物,為常綠寄生小灌木,以核桃為寄主進行寄生。核桃桑寄生的種子萌發后,其培根尖端會從核桃的芽眼、枝條皮孔或者傷口處進入,隨后在內部伸出初生吸根,并分泌出消解酶(溶細胞酶),毒害核桃內部組織。隨后穿過表皮進入皮層及木質部,分生更多的次生根,吸收核桃的養分,導致核桃樹發芽受阻,甚至造成枝條或整個植株的死亡。
被寄生的核桃枝條在寄生處上會出現局部腫大,嚴重時產生瘤狀物。由于木質部遭到破壞,水分的運輸及吸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且被寄生處極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折斷。
防治方法:由于人們很容易找到核桃桑寄生的枝條及葉片,尤其是在冬季核桃落葉以后,這時需及時砍掉寄生植株的枝條,并對已經被寄生的核桃枝條進行整理疏剪,砍掉帶有寄生植株吸根的枝條,防止其存活并蔓延。還可用硫酸銅對其進行噴施,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3病害
該病由膠孢炭疽菌引起,膠孢炭疽菌為真菌,以菌絲體的形式在核桃的感病枝條、葉片等部位上越冬,翌年通過植株的皮孔、傷口等部位進行侵染,在一年中,可形成多次侵染。分生孢子能借助風力、昆蟲、雨水沖刷等進行傳播。
核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核桃的葉片和果實。感病葉片的病斑呈現不規則形狀,出現葉脈邊緣枯黃或葉緣處枯黃等現象。感病嚴重時,會導致整個葉片脫落,嚴重影響了葉片的光合作用。感病的果實的病斑由褐色逐漸變為黑色,性狀接近圓形。病害嚴重時果實上出現連片的病斑,導致果實腐爛,失去了其本身的經濟價值。
核桃細菌性黑斑病的病原菌為黃單胞桿菌屬黃極毛桿菌,屬于專一性寄生核桃的細菌。細菌在芽體、病枝上越冬,當遇到多雨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發病率極具升高。細菌能從核桃植株的氣孔、柱頭等孔隙或者傷口處侵染,造成核桃的落果。
該病主要發生在核桃的果實、葉片和枝條上。當果實接近成熟時發病,果皮上會出現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的病斑,病斑只影響果實外皮,危害不嚴重。而當幼果嚴重發病時,病斑則會滲入果實內部,造成核仁干癟甚至果實腐爛,對果實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葉片和枝條感病時,會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黑褐色病斑,造成葉片和枝條的枯萎,脫落。
3.3.1化學防治
由于上述兩種病害都是在植株上進行越冬,當植株萌芽展葉時進行傳播侵染,所以藥劑噴施的最佳時期應在萌芽前和雌花開花前后。萌芽前噴施3~5°Bé石硫合劑對核桃炭疽病和細菌性黑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雌花前后的時期,噴施1∶2∶200的波爾多液可防治核桃炭疽病,噴施1∶0.5∶200的波爾多液可防治核桃細菌性黑斑病。在生長期內,每隔15d左右進行一次藥物噴施。
3.3.2農業防治
加強對核桃樹的水肥管理,增加樹木的生長勢,提高其自身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同時合理安排樹木的種植密度,并采取人工修剪枝葉的方法,來增加樹體內部的透光性,以改變病原菌的生存環境。在發現病株時,應及時對感病植株進行修剪,將感染病害的部分去除,減少病原菌的基數。對剪下來的帶病枝條,進行統一的焚燒銷毀,防止病原菌的再次侵染。
3.3.3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之間的拮抗作用對病原菌進行防治。拮抗作用的機制主要包括寄生作用、競爭作用和抗生作用。異養型病毒和噬菌體可以寄生在誘發核桃黑斑病的黃單胞桿菌屬黃極毛桿菌等細菌體內,而一些病毒,細菌還可以寄生在膠孢炭疽菌這樣的真菌體內,對其數量的減少,起到了顯著的作用。除了寄生,微生物之間還存在著競爭關系。例如在同一生存環境中,空間和養分資源有限,一些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會阻止病原菌的繁殖與生存,對減少病原菌的數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些真菌、細菌和放線菌還會分泌出一些抗生素,這些抗生素能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對減輕病害有著顯著的效果。
4蟲害
屬鞘翅目吉丁蟲科,1年發生1代,在枝條內的木質部內進行越冬,翌年對枝條進行危害。幼蟲大多危害2~3年的枝條,僅有少數危害當年生的枝條。成蟲喜光,故在透光性好的樹體環境中,核桃小吉丁蟲發生嚴重。
核桃小吉丁蟲的幼蟲主要危害核桃2~3年生的枝條,當幼蟲蛀入到枝條內,會在韌皮部內形成螺旋形狀的坑道,嚴重影響了韌皮部對營養元素的運輸,導致了植株營養供應不足,造成了枝條干枯,樹冠變小,嚴重影響了植株的生長與結果,使得核桃產量急劇降低,嚴重時還會導致樹體的死亡。
為鱗翅目,蠹蛾科昆蟲,在寧蒗縣1年發生1代。以幼蟲的形式在核桃枝條內越冬。翌年核桃樹開始萌芽后,少數幼蟲開始活動取食,多數幼蟲繼續在蛹室內化蛹羽化。在山體的陽面或半陽面、海拔較低和干旱地區該蟲害危害較為嚴重。
豹紋木蠹蛾從核桃葉片上的主脈向葉柄的方向開始蛀入,沿葉柄直接蛀入枝條髓部。多數幼蟲選擇長有2~3片葉的葉柄蛀入,沿著髓部以一條直線對枝條進行為害。還有一些幼蟲從雄花或者嫩枝基部直接蛀入嫩梢,以木質部為食,嚴重影響了植株對水分的運輸,而且被蛀食的枝條容易被風折斷。當被害枝梢沒有利用價值后,該蟲還會繼續轉移到新枝條內部,進行多次為害。
4.3.1化學防治
當核桃小吉丁成蟲處于羽化期時,可用稀釋600倍的25%的西維因、稀釋800~1000倍的50%的磷胺乳油或者稀釋2000倍的10%氯氰菊酯對核桃樹的樹冠上下進行均勻噴施,可有效減少核桃小吉丁蟲的數量。使用稀釋1500倍的40%水胺硫磷乳油或者5%的來福靈乳油、稀釋3000~5000倍的10%賽波凱乳油,均能對豹紋木蠹蛾的幼蟲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也可使用40%氧化樂果乳油對核桃樹進行打孔注藥,對豹紋木蠹蛾也有理想的防治效果。
4.3.2農業防治
加強對核桃園區的綜合管理,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如進行中耕深翻,合理整枝,施用有機肥,合理追肥等措施,增加核桃樹對害蟲的抵抗能力。在害蟲羽化前和采收核桃后,對核桃植株進行枝葉修剪,以減少成蟲和蟲卵的基數。并對剪下來的枝條進行統一銷毀。也可使用餌木誘殺的方法。在核桃小吉丁處于成蟲羽化產卵期時,可設立一些餌木,使成蟲在餌木上產卵后,立即燒毀。在發現枝條上出現類似于月牙形狀的通氣孔時,涂抹5~10倍的敵敵畏液或者5~10倍的氧化樂果來消滅通氣孔中的核桃小吉丁蟲幼蟲。豹紋木蠹蛾具有弱趨光性,可使用黑光燈來誘殺豹紋木蠹蛾。
4.3.3生物防治
可采取以蟲治蟲的防治方式對核桃小吉丁和豹紋木蠹蛾進行生物防治。有兩種寄生蜂可以以核桃小吉丁蟲為寄主,其自然寄生率在16%~56%之間,可以通過釋放寄生蜂來降低越小吉丁蟲的越冬蟲口數量,以減少其對核桃的危害。姬蜂、小繭蜂均屬膜翅目寄生蜂, 姬蜂屬于姬蜂科,小繭蜂屬于小繭蜂科,他們能以豹紋木蠹蛾為寄主進行寄生,姬蜂的雌蜂能在豹紋木蠹蛾的幼蟲或蛹上產卵。其幼蟲以寄主的脂肪和體液為食,對豹紋木蠹蛾進行消耗,使其死亡。
參考文獻:
[1]唐明富.楚雄市核桃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1(6):49~52.
[2]蘇志杰,王曉龍.經濟轉型期云南省寧蒗縣核桃產業發展研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2(7).
[3]趙菊.淺議鎮雄縣核桃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1(9):48.
中圖分類號:S6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059-02
作者簡介:張平貴(1970—),男,云南寧蒗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工作。
收稿日期: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