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 鳳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永川 402160)
淺析日本枯山水對我國現代庭園景觀設計的啟示
權 鳳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永川 402160)
摘要:指出了最初日本園林是以中國園林為范本發展起來,隨后結合該國的文化、地域、審美心理、風俗習慣等特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庭園景觀。從指導現代庭園景觀設計的角度出發,分析了日本枯山水造園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傳承和發展,希望能對中國現代庭園景觀設計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日本枯山水;現代庭園;景觀設計
1引言
中國古典園林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其傳統景觀建造中的立意構思、掇山理水、亭臺樓閣、移花栽木、詩情畫意都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1]。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去的輝煌不等于今天及將來的輝煌,目前遺留的中國古典園林是世界人的財富,是過去的中國人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哲學、文化、風俗等的物化。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現代庭園景觀出現了令人堪憂的局面。我國現代庭園景觀設計等沒有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古典園林的精髓,僅僅是對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現代園林簡單的“拷貝”、“粘貼”,零零星星的“借用”,以至于在某些城市小區、公園等景觀作品中出現西方景觀元素和中國古典園林因子的簡單疊加,形成了“不倫不類”的現代園林景觀。而同屬東方園林奇葩的日本枯山水景觀是一種在借鑒外民族精華同時結合本國地理特點、審美特點等發展起來的極具本民族特色枯山水景觀,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日本枯山水景觀的設計風格既保留傳統特色又融入現代藝術的精髓越來越受到世界人們的喜愛。本文通過分析日本枯山水傳承和發展的成功經驗,以期給中國現代庭園景觀設計帶來新的啟示,從而形成中國特色的園林景觀。
2日本枯山水
漢末中國園林傳入日本。日本園林最初是對中國園林簡單的模仿,隨后就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過程。日本園林史劃分為古代(大和、飛鳥、奈良、平安)、中世(鐮倉、室町)和近世(桃山、江戶)三個階段[2]。枯山水是在鐮倉時代(1192~1333年)由夢窗國師在日本西方寺園中第一次把枯山水運用于回游式池全園中,形成與池全園共存的形態。但枯山水庭院是否根源于日本本土目前還有待于園林愛好者、歷史學家等繼續考證,傳說日本枯山水最早被稱為“唐山水”,是對中國秦嶺深處的一段河道景觀的描摹,據此推測可能來源于中國,可惜的是中國現存古典園林中找不到枯山水的范本。由枯山水之父夢窗國師營造的經典枯山水園林之一——龍安思方丈庭園,庭園約占地300m2,庭中由大小不一的15塊巖石,每5個組合伏置坐落在富有裝飾性水感紋樣的沙礫上,整個庭園除了苔草沒有一植物,能使靜坐在庭園前的人們心靈得到凈化。
日本枯山水也就是枯山枯水,就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山。《造園記》中規定“在沒有池子、沒有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沙造成枯山水。” 枯山水庭院以卵石、白沙為造景的主要元素,用以代表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海島等景觀,通過人的聯想、頓悟賦予景物以意義,并且園內幾乎不用開花的植物(在修行者看來花朵是華而不實且容易凋落的)。
枯山水追求的是美的永恒和凝固,枯山水一旦營造好幾乎是不可再變的。由于日本地理位置、國土資源的特點,造就了枯山水小而精致的特點并在有限的空間里表達無限的意象。由于日本經常發生地震和海嘯,使日本本民族比世界其他民族多了一種無常感和孤寂感,枯山水園林比其他園林多了一份禪意和深遠意境。
枯山水景觀是日本人們吸取中國古典園林精華后結合本民族文化、審美觀念、地理特點后所形成的獨特的園林景觀,并在日本現代園林景觀中得以傳承和發展。現代景觀發展的現實情況和新技術的運用給枯山水藝術提出了新的要求的同時也形成了新的發展形式。日本傳承和發展枯山水景觀并使之很好地融入到現代園林景觀之中,給我國現代庭園景觀的發展很大的啟示。以位于日本福崗安田水災保險大樓前的石園景觀為例,來說明傳統枯山水園與現代材料強烈的對比,使人們對歷史文化和現代科技的矛盾進行反思[3]。此石園造園手法繼承了枯山水的手法——簡潔凝練,全園無遮擋使人們可以在此靜觀冥想——枯山水造園特點的再現。石園在結合枯山水造園手法、特點的同時,又結合現代材料進行新的創造,使之成為現代景觀。
枯山水景觀在日本現代景觀中傳承和發展下來,并影響到世界其他景觀的發展,對擁有3000多年造園史的中國現代庭園景觀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縱觀日本的枯山水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得之它是一個吸收、整合、嬗變、傳承的過程,這對我國現代庭園景觀設計師及其相關人員有以下啟示:優秀的設計不是對傳統設計的簡單模仿或簡單疊加,而是將地方傳統園林特色和現代生活需要、技術特色、美學價值等相結合,形成新的園林景觀(但與古典園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3日本枯山水的繼承和發展對我國現代庭園景觀設計的指導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更迭,文人雅士的相繼離開,我國古典園林必然面臨著衰弱的局面。面對這種現狀,現代庭園對優秀古典園林有兩種態度,一是:“古典園林休矣論”:認為古典園林是過去的東西無法融入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將其應完全拋棄,同時將西方園林搬上東方“舞臺”,這些生搬硬套的東西,在現代中國很多園林景觀被證明無法取得良好的發展。二是:古典園林復興論,將其古典園林的優秀成果全部照搬到現代庭園景觀中,這些表層的模仿也不會取得本質的發展。
從日本枯山水在現代景觀中的繼承和發展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出中國現代庭園必須要在繼承古典園林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現代的技術、材料、人們需求、人文環境等特點創造出新的適合現代人們需求的庭園景觀。唯有繼承古典園林中優秀的部分、大膽創新,吸取西方精華并變通運用,才能使中國現代庭園走向健康發展之道。
今天庭園已不僅僅是與住宅相連的一塊土地,其范圍擴展到辦公樓、樓前空地等領域。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得之日本對枯山水庭園的繼承和發展取得了優秀成果,這對我們現階段的庭園設計有著相當大的教育意義和啟示作用。
3.3.1現代庭園景觀設計應結合民族審美特點
中國浩瀚的文化歷史使中華民族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趣味, 集中國古典繪畫、詩詞、自然觀和道德觀為一體的中國古典園林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古人的審美趣味[4]。在今后庭園設計時我們要深入挖掘本民族的審美情趣,把它們和現代庭園景觀相融合,營造出適合中國人民審美口味的具有可識別性的景觀。
3.3.2現代庭園景觀設計要結合周圍的環境特點
現代庭園景觀的營造要結合周圍的環境(甚至整個城市環境)相融合,設計出符合地域特色的現代庭園。
3.3.3現代庭園景觀設計要結合本土藝術
庭院景觀是藝術的綜合體,庭園中每個造園要素都可以在本土特色中找到靈感,融本土藝術與現代藝術之中。如山東高密植物園融剪紙雕塑于現代園林之中,為景觀增添了活力。
3.3.4現代庭園景觀設計要融入新技術、新材料
在中國現代景觀營造中,造園技術和材料的應用千篇一律,景觀項目在評審過程中專家意見也相對保守, 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比較緩慢,這導致了景觀的重復及雷同。日本現代園林在繼承傳統技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不斷地在現代景觀中運用高科技產品和技藝, 順應日益更新的社會要求,這也是日本現代園林能夠產生深遠影響的原因之一[4]。所以,我們把現代新技術、新材料融入到現代庭園的發展之中。
3.3.5現代庭園景觀設計要展現其互動性
現代庭園景觀要展現其互動性,讓大眾參與進去,體驗庭園景觀的設計特色,感受設計師的設計成果,消除工作學習中帶來的疲憊感,使人們能更好地再次投入工作。
4結語
日本是個善于借鑒、吸收外民族優秀文化的國家,日本枯山水在現代庭園中被繼承和發展,然后結合新材料、新技術等形成了日本現代枯山水景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日本成功的例子中我們得到啟示: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現代庭園景觀的發展要繼承和發展本國優秀的古典園林的成果,然后立足本土文化,吸收過各種先進技術和思潮,創造出嶄新的中國現代庭園景觀。
參考文獻:
[1]楊藝紅,劉勁軍,顧志欣,等.日本枯山水造園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繼承和發展[J].江蘇農業學報,2009,25(2):369~371.
[2]劉庭風.中日古典園林比較[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4.
[3]王曉俊.西方現代園林設計[M ]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204).
[4]張一馳,車偉光,鄭鋒,姚茜.淺談枯山水和極簡主義園林對中國園林的啟示[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5):109~113.
[5]劉婉華. 文心與禪心——中日古典園林審美意境之比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4(6).
[6]仲昱雯. 禪學意境下的中國江南園林與日本枯山水庭院設計對比[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5).
[7]徐曉燕. 從禪宗思想解讀日本枯山水的精神內涵[J].安徽建筑,2007(3).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098-02
作者簡介:權鳳(1986—),女,河南商丘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