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瓊仙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農林局,云南 石林652200)
石林縣營林綠化工程始于1989年,至今已有25個年頭,經歷了試驗示范、推廣、發展等階段。在1989~2014年的25年間,累計實施完成營林綠化任務35831.7hm2,其中各類營林綠化項目分別是:一般造林12628.2hm2;工程造林 1033.9hm2;退耕還林工程10342hm2,涉及國家級退耕還林1800hm2、荒山造林3066.7hm2、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種植業3355.3hm2,市級退耕還林2120hm2;珠江防護林工程4745.7hm2;特色經濟林核桃種植2804.9hm2;石漠化綜合治理2111.2 hm2;交通沿線面山造林600.3hm2;縣級政府樣板林156.5hm2;重點示范造林83.7hm2;五采區植被恢復69.5hm2;轄區綠化355.1hm2;楊樹種植900.8hm2。其它項目:新造林地補植補種1161.6hm2;幼林撫育169.3 hm2;封山育林7809.7hm2;全民義務植樹1382.93萬株;苗木基地建設2335.5hm2;國家森林撫育1333.3 hm2;省級中低產林改造666.7hm2;村莊綠化376個,綠化面積935hm2,植樹234.14萬株。
25年來,石林縣的營林綠化工作在“科技興林”思想的引領下,打破簡單粗放的造林陋習,開展了營林綠化工程,在試驗示范、推廣、發展中不斷總結完善,全面提升了營林綠化檔次,彰顯了新的造林發展模式,對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造林質量奠定了基礎。
回顧石林縣的營林綠化工作,大體經歷了試驗示范、推廣、發展等幾個階段。
1989年,分別在本縣境內的山區、半山區、壩區三種不同類型的尾窄黑、松園口、黃家莊三個自然村進行工程造林試點,面積66.7hm2,分三個試驗林組:華山松林組;桉樹、圣誕樹林組;圓柏、榿木、麻櫟林組,成活率分別達95%、92%、89%。在三個點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1990~1993年試點工作范圍擴大到全縣所有鄉鎮及一個國營林場,累計完成造林3187hm2,平均成活率達87%以上。經過5年的試驗示范,證明在石林縣開展營造林綠化工程,只要選擇好立地條件、造林時間,效果還是明顯的。這一階段的試驗示范為日后營造林綠化工程的規劃設計、造林時間選擇、施工、管護等積累了經驗。
1994~1996年是營林綠化工程推廣階段的第一個高峰期。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以工代賑林業建設項目、干果基地建設,工程造林范圍、規模進一步擴大。開展了華山松菌根菌接種育苗工作,成活率提高2%~3%。這一時期共規劃設計358個地塊,累計造林4378.7hm2,工程造林地塊分布在海拔1530~2500m之間,樹種主要是華山松、桉樹、圓柏等,成活率90%以上。但這一時期正處于推廣階段,范圍、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資金不足,管護經費不能落實,使工程造林地的幼苗管護差,受人、畜踐踏和山林火災危害,影響了造林保存率。
1997年至今,隨著營林綠化技術日益進步,營林綠化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國家、省林業重點項目: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綠色扶貧攻堅工程、珠江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發展種植業以及市、縣項目的相繼實施。這一時期在全縣境內規劃設計18005個地塊,累計造林24007.1hm2,營林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成活率達95%以上,樹種主要有桉樹、板栗、核桃、墨西哥柏、圣誕、樟木、華山松、竹子、欒樹、清香木、紅葉石楠、球花石楠等等。并推廣應用Ⅰ號、Ⅲ號生根粉移栽干果苗木,成活率由以往的85%提高到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2.1.1 項目計劃管理
各年度計劃任務一經下達,嚴格執行。因特殊情況確需變更的,屬于建設地點、項目調整、建設規模變化、投資變更等重大變動,須報原審批單位批準;不涉及投資和造林面積、不降低質量、不影響項目功能的一般性變更,須報原審批部門備案。
2.1.2 財務管理制度
對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單獨核算,??顚S茫①Y金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預、結算制度,并通過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等措施,實行對工程建設資金的全過程管理。工程建設實行報賬制,重點項目實行監理制,以工程檢查驗收結果作為支付工程資金的依據。按照工程建設進度,根據單項工程檢查驗收結果和有關財務憑證予以報賬。
2.1.3 工程技術質量監督制
重點營林綠化項目,如石漠化綜合治理、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等工程項目,委托有資質、技術力量強的專業設計單位進行設計;項目監理聘請信譽度好、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工程建設監理公司,以利于對項目的質量、進度、投資及合同進行全面控制和管理;設備采購采取政府招標采購形式;施工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擇優選擇施工隊伍。
2.1.4 工程質量標準的管理
工程質量標準按國家、行業及實施部門有關工程標準執行。項目實施部門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質量監督,工程納入合同管理,層層簽訂責任書,誰主管、誰負責,做到目標任務、責任質量,獎懲明確。在施工中,施工方必須按作業設計施工,并按要求按時完成施工任務,監理單位加強監理,確保工程質量;若工程質量不合格,除責令其停工返工外,經濟損失由施工方負責。
2.2.1 技術培訓
搞好技術培訓是營林綠化項目實施的技術保障,采取集中培訓和現場示范推廣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造林技術規程、施工作業設計及相關法律法規、生物措施技術等等。
2.2.2 搞好技術服務
重點項目領導小組,如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等項目,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工程的統一安排、部署和指導,加強林業、水利、農業、氣象、土地、環保等部門的協調工作,負責各項目的技術指導。林業及相關技術部門嚴把造林種苗關,實施從栽培到管護的全過程科學管理。
2.2.3 其它
項目實施中,按要求做好任務完成情況與資金使用情況的統計工作,按時上報月報、季報報表及報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出工程信息簡報;采取多種形式,大力搞好宣傳工作;完成的單項工程及時組織驗收;認真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石林縣在1989~2014年的25年間,共設計工程造林地塊22828個,累計造林面積35831.7hm2,保存面積26515.5hm2,保存面積占造林總面積的74%。經過長期營林綠化工程建設,通過“造、封、管、改造”等技術手段形成了大面積的工程造林,有效地恢復了植被,自然生態環境取得了明顯改善,工程造林區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提高了森林植被,形成了喬、灌、草多層次多結構的植被群落;水土保持和固土保肥效益不斷得到改善;提高了固碳釋氧效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有了較好的抑制作用。
2002年、2003年實施的國家級退耕還林工程項目,補助資金足額到位,第一輪8年補助期已滿,第二輪8年補助政策正在實施。2012年又啟動實施市級退耕還林項目,經濟林核桃補助期8年,其它樹種補助期5年。這些工程項目和配套的補助政策受到了全縣廣大農民的普遍歡迎,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農民收入,被稱為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有力地促進了石林生態、經濟和社會的穩步、持續和健康發展。
增加了農村勞動力的社會就業機會,尤其是增加農村婦女的就業機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通過提高糧食單產,林地面積增加,以糧食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并趨于合理;提高了群眾生活水平,項目區農業生產水平得到提高,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農民的食物結構也發生變化,農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民生產技能得到明顯提高,項目區內有一大批農民接受到了各級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熟練掌握一、二門實用技術,提高了生產技能。
總的來講,石林縣的營林綠化工作通過長期不懈努力,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營林綠化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終極目標——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現有森林純林比重大,林分質量低、效益差,林分生態功能減弱。近年來氣候連年干旱,旱災、凍害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巴江、普拉河、大可河等水系源頭森林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江(河)航道水土流失嚴重。
受營林綠化用地、資金及自然條件的限制,全縣營林綠化進度還不是很快。林農矛盾突出,城鎮面山綠化任務艱巨,全縣還有2/5左右的村屯需要進一步綠化達標和提升綠化檔次,道路、河渠等綠色廊道建設相對滯后。
(1)國家實行了嚴格的農地保護制度,營林綠化征占土地補償費用太高,此項資金又無出處,導致營林綠化用地很難落實。
(2)物價持續上漲,營林綠化成本不斷提高,尤其是生態條件惡劣的地方,立地條件差,縣、鄉鎮財政困難,群眾籌集營林綠化資金能力弱,致使營林綠化工作資金籌集的難度加大。
(3)營林綠化機制不完善,林木生長周期長、見效慢,影響了群眾營林綠化的積極性。
在嚴格保護好基本農田的基礎上,落實好農田防護林、護村林、城郊苗圃、公園、運動綠地、經濟林、生態林等營林綠化地塊。
堅持樹隨地走、誰造誰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不栽無主樹,不造無主林。
凡參與營林綠化的集體、企業、個人及其他社會組織,只要符合相關項目規定的條件,可享受國家、省及市、縣資金補助的優惠政策。
采取向國家爭取一塊,省里補助一塊,市、縣投入一塊,集體、個人解決一塊,吸引社會參與一塊等辦法,多渠道籌措營林綠化資金。
對個人造林育苗的,繼續實行林權抵押貸款、享受當地信用社小額貸款等扶持政策,其它金融部門要提供小額貸款、聯保貸款等金融服務。
[1]石林彝族自治縣農林局.石林縣1989—2014年造林綠化作業設計及檢查驗收報告[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縣農林局,2009.
[2]石林彝族自治縣農林局.石林彝族自治縣“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縣農林局,2009.
[3]李燦云.云南省飛播造林回顧與展望[J].林業調查規劃,2002(3).
[4]云南省林業生態工程規劃院.石林縣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規劃(2006—2020)[R].昆明:云南省林業生態工程規劃院,2007.
[5]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綜合治理重點縣實施方案(2012~2014)[R].昆明: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