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龍
(云南省景洪市林業局,云南 景洪 666100)
景洪市古茶樹保護現狀及對策
李江龍
(云南省景洪市林業局,云南 景洪 666100)
摘要:指出了景洪市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之一,也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發祥地、茶馬古道的源頭,古茶樹(園)不僅是該市茶葉產業發展歷史悠久的活化石,也是茶葉種質、生物基因等研究不可替代的資源,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景觀價值、文化價值和產業提升價值。對于古茶樹而言,應該要積極加強保護,使其可以不斷繁殖,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對景洪市古茶樹的保護現狀以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古茶樹;發展現狀;保護對策
1引言
從20世紀中國茶業工作者的研究調查中可以看出,我國對于茶樹起源的考證一直沒有停止,從解放前到解放后,茶樹產地的考證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云南省境內景洪市發現了很多野生茶樹,這些茶樹在不斷馴化、栽培以及利用的過程中漸漸存活下來,并且實現了過渡,最終形成了野生型、過渡型以及栽培型三種。這三種類型的古茶樹,證明了世界茶樹的原產地在我國云南這一事實,成為世界茶文化的寶貴遺產。加強古茶樹的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對于古茶樹的保護還存在一些問題。
2古茶樹保護現狀
據有關資料統計,景洪市轄區內共有百年以上古茶園8214畝,主要分布在基諾山、勐龍兩個鄉鎮,勐旺鄉、景訥鄉及景洪鎮也有零星分布。當地很多農民受到利益的驅使,開始砍伐古茶樹,甚至是毀滅性采摘古茶樹,使得景洪地區的古茶樹面積不斷減小,有的古樹出現了死亡現象,有的則出現十分嚴重的衰敗。古茶樹作為一個重要的自然文化遺產,加強其保護已經刻不容緩。盡管政府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古茶樹保護的重要意義,但是在保護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古茶樹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嚴重的環境威脅,由于全球的氣候出現異常、生態條件的變化比較大,生態系統的改變使得野生茶樹群落以及栽培的古茶樹受到安全威脅,而且近年來,古茶樹的權屬所有者的保護意識比較淡薄,對茶樹的管護力度不夠,出現了一些危害古茶樹生長的情況,比如過度采集、修剪、放牧、建房、修墳、立碑、砌坎和用火等人為活動,對古茶樹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此外,由于古茶樹自身的生命周期導致的死亡率也有所增加。
古茶樹的管理過程中,由于會涉及到很多的部門,比如茶辦、林業、農業等部門,因此導致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多頭管理的現狀,沒有形成一個總的管理主體,對于各項工作的開展缺乏一個總的規劃。而且古茶資源分布面積廣,各個地區的茶農也不夠集中,管理的難度較大,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而且在管理的過程中職責不夠清晰,不能對各種茶樹資源的數量、發展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因此使得古茶樹的保護存在保護區域不具體、保護對象不確定,古茶園的樹齡、面積有待進一步考證和實地調查等問題,對于古茶樹的保護有十分嚴重的阻礙。
古茶樹保護過程中,各種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對于茶樹管理的效率有很大的幫助,當前各種地方性法規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而且群眾的保護意識也有待提高。很多林業基層干部和群眾對一些基本的法律的了解和認知程度不夠,比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云南省珍貴樹種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認知程度不夠高,對一些針對區域情況制定的法律的了解情況更是不夠,因此導致古茶樹保護的職責不夠清楚,一旦出現了相應的問題,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罰。
古茶樹管理過程中的經費是古茶樹保護的重要基礎,在古茶樹保護過程中,由于各種經費不夠充足,因此在管理和保護方面的措施也相對滯后。當前對于古茶樹的保護還沒有將具體的管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使得古茶樹管護經費沒有保障,而且基層普遍存在著無經費、無機構、無人員的狀態,對古茶樹進行保護仍然還是在理論層面上,各種保護的實踐措施的應用不夠。
3古茶樹保護措施
在古茶樹保護過程中,應該要將具體的保護責任落實到鄉、村等基層部門,當地政府應該要組織行政區域內的部門做好古茶樹資源的普查, 對古茶樹生長的地點、起源、面積、株數、樹齡、年產量和經營主體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建立古茶樹資源的相關檔案以及古茶樹資源分布的地圖,確定不同區域內的古茶樹的保護主體,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建立保護區以及保護點,使得古茶樹的保護可以實現規范化。此外,對古茶樹資源的概況進行了解之后,還應該要編制相應的保護計劃,各級政府應該要根據區域內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保護計劃,比如結合區域發展規劃與民居設計、基地建設、茶莊園建設、環境保護與改善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確保古茶樹在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受破壞。

由于古茶樹的保護要涉及到多個部門,因此當前多頭管理的現象比較嚴重,在未來的保護過程中,應該要對具體的保護主體進行確認,對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確定,從而可以進一步明確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行政區域內的古茶樹資源進行保護與管理工作的絕對權力,防止出現交叉管理的現象。
在對古茶樹進行保護的過程中,應該要對一些行為進行嚴格地禁止,林業行政執法主體單位應當依法加大對移動和損毀保護古茶樹標志、盜伐古茶樹 、移植古茶樹、挖取樹根等行為進行嚴格地查處,并且要加強生態監管力度,要對古茶樹保護過程中的各種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使得執法主體在進行執法的過程中有法律依據可循,一旦遇到違法違規的行為,能夠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理,切實加大對古茶樹資源的監督管理。
在古茶樹保護過程中,由于各種投入的不足,因此很容易導致保護隊伍建設不夠、保護工作無法積極開展。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古茶樹保護過程中的資金投入,確保古茶樹的保護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實,促進古茶樹資源的長效管理。
4結語
古茶樹是景洪市的珍貴自然資源,當前各種經濟活動以及干部群眾的保護意識不強,對古茶樹資源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古茶樹資源進行保護,促進古茶樹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永全,蘇祝成.云南古茶樹資源現狀與保護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05(10).
[2]譚光榮,陳紅偉.勐海縣古茶樹資源及其保護利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1(6).
[3]陳理華.云南古茶樹的分布與保護[J].農業考古,1993(4).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147-02
作者簡介:李江龍(1974—),男,云南玉溪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工作。 吉晉德(1979—),男, 云南昆明人,主要從事林業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0 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