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明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樂秋鄉生態保護與開發服務中心,云南 南澗 675705)
植樹造林技術與造林管理探討
楊洪明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樂秋鄉生態保護與開發服務中心,云南 南澗 675705)
摘要:指出了植樹造林是一種新造森林的生產活動,是培育森林的一個重要環節,樹木植物在維持良好生態環境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人們的生存環境質量密切相關。闡述了植樹造林工作的意義,并探討了植樹造林的種類與造林管理的措施,以供廣大林業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植樹造林;造林管理;探討
1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比如溫室效益、水土流失、森林火宅、洪澇災害、土地荒漠化以及物種滅絕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我國森林面積的銳減有著直接關系。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既可以讓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得到保護與改善,同時還對人們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十分有利。因此,不斷擴大我國林業的覆蓋率,實行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已是必然的趨勢。在進行植樹造林時,也要注重造林的方法與技術,要加強對植樹造林的方法與技術的研究,并在林業管理過程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林業質量與面積的提高。
2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要意義
植樹造林是指通過人工干預森林的方式,提高森林面積、植物種類和生物多樣化的生產速度,在實現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涵養淡水資源和重構生態的同時,還能美化人們生產生活的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人們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好的資源和空間,為人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另外,植樹造林也是當前世界上廣泛運用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方法,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3植樹造林的技術種類
播種造林技術也被稱之為直播造林技術,該技術是將林木種子直接在造林地上進行播種。播種造林技術有著簡單、方便的特點,便于施工,不需要進行育苗的工序,在大面積植樹造林工作中應用的比較廣泛[1]。但是播種造林技術對造林地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并且也需要做好幼林撫育措施。一般來說,適合播種造林的樹種要具備種粒較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特點,比如核桃、油茶、橡櫟類等種粒較大的樹種,或者是馬尾松、華山松、油松等種源、發芽條件良好的中小粒樹種。另外,在進行造林活動時,也要選擇有良好環境條件的造林地,要確保造林地受到的各類災害性因素較少,并且還要有較為充足的水源,不能在人煙稀少或者偏遠地區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植苗法一般適用于樹種限制大、立地條件差的植樹造林工作,因為植苗法有育苗工序,所以能夠通過人工干預讓種子發芽率得到提升,從而有效提高種子利用率。在使用植苗法時要選用根系完整的苗木,這樣才能和惡劣的環境條件進行對抗,并不受苗木缺水與外傷的影響[2]。植苗法對于云南地區各類樹種都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所以被廣泛應用于植樹造林工作中,尤其是在灌木林更新、跡地更新等工程中,植苗法植樹造林技術是最佳的選擇。
分生造林技術也被稱作分殖造林技術或者扦插造林技術,該技術直接使用樹木的各營養器官進行扦插造林,比如枝條、樹干、根系等。分生造林技術能有效減少育苗的時間與費用,操作比較簡單容易,并且有著極高的成活率[3]。因為母體為幼苗提供了足夠的營養,所以在初期生長很快,抵抗能力也很強。但是分生造林技術對樹種與造林環境的要求很高,用于扦插的樹種需要有足夠的營養,比如楊樹、柳樹、泡桐以及松樹等。同時,也必須要有充足的分生材料,即母樹數量較大,分布集中,有良好的立地條件和疏松濕潤的土壤,這樣才能在插穗時促進根部存活。因此,在云南某地區選擇分生植樹造林時,首先要看母樹分布是否集中,立地條件是否良好等,否則該地區在植樹造林時就不能選擇分生造林技術。
4造林管理的措施
在幼苗快速生長時期,幼林主要處在一種散生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外界與樹木間的矛盾是幼林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矛盾。在進行幼林撫育管理時,為幼林構建一個環境良好、水分充足、營養豐富的生長條件是主要的任務,讓幼林在生長時所需要的各種元素都能夠得到滿足,從而促進幼林更加快速、健康地生長。因此,在開展幼林撫育管理過程中,對于幼林四周的土壤環境,要及時做好除草、松土等工作。另外,對與某些土地性質較差的地區,要注意改善其土壤性質,只有這樣,才能為幼林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并確保幼林能生長得更加旺盛。
封山育林管理有著眾多的好處與優勢,在我國有利于更好地對林區進行管理。其好處與優勢為:第一,封山育林能夠促進植物快速生根發育,實現植被覆蓋的大面積擴大與提高;第二,封山育林經濟效益很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相關費用,用最少的資金獲得最佳的管理效果;第三,封山育林能夠促進森林向著更好的狀態發展,不斷提高林區整體生態效益。另外,在實行封山育林管理時,和其他造林中同種類植物種植方式不同,一般都是利用多種類樹木混合種植方式,通過運用混合種植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有效減少各種病蟲害、提升土壤利用率等,混合種植方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管理也簡單。因此,在我國森林資源培育管理方式中,封山育林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是顯著的,在林業發展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封山育林管理過程中,必須從封、育兩個方面入手,如果僅僅只做好封的措施,那么就等于任由林區中的植物隨意發展,預期的經濟效益是難以實現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對森林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而只做好育的措施,忽視封的作用,那么樹木生長的環境就得不到保障,育林目的也不可能實現。所以,在實行封山育林時,封和育都要同時進行,這兩者缺一不可。
退耕還林是指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停止耕種,有效減少耕地出現水土流失或者土地沙化的現象。在容易沙化、易發生水土流失的耕地上實行退耕還林政策,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因此,大力提倡并堅決落實退耕還林政策,對于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5結語
目前,國家給予了林業足夠的重視,因此,在不斷加大植樹造林的同時,還要注重造林技術水平的提高,要綜合使用各種有效的措施,加強對造林的管理,同時還要做好各種宣傳工作,呼吁社會共同參與到植樹造林工作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林業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愛玲.淺談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3(14):83,50.
[2]牛志剛.山區植樹造林技術與管護[J].科技傳播,2013(21):140~141.
[3]張玉鳳.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研究[J].北京農業,2014(21):106,136.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