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凱
(云南省普洱市能源站,云南 普洱665000)
普洱市是一個林業大市,有森林覆蓋率達62.9%,因此保證普洱市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的安全消費與供給是普洱市農村能源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農村地區居民生活用能結構的變動也會對普洱市農村能源體系與農村能源安全帶來重要影響。因此研究普洱市地區居民的農村能源消費結構對于普洱市能源戰略的制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直以來,普洱市農村生活用能主要是薪柴、秸稈等生物能源,加之少量的煤炭、液化氣、電力等商品能源。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農村居民的生活用能源結構中,薪柴、秸稈等生物能源比例不斷減少,煤炭、液化氣、電力等商品能源的比例不斷增加。農村居民生活用能商品化比例的增加,無疑加重了普洱市原本儲備就不充足的能源供給的壓力。因此在普洱市農村沼氣、太陽能、微水電等的使用就具有便利、節能的優點,同時又具有生物能使用成本低廉的優點。農村地區有大量可供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對環境不產生或很少產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補充能源,又是未來能源結構的基礎。沼氣、太陽能,就是這樣的一種可再生能源。
沼氣是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經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種可以燃燒的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普洱市廣大農村具有豐富的發酵原料,主要是家畜和家禽如豬、雞、牛、羊等的糞便和秸稈、稻草,一些農產品加工的廢水、廢渣如加工淀粉、豆腐的廢水、廢渣,都是用于沼氣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的原料。沼氣工程在普洱農村能源的作用是,將農村中的有機廢物利用微生物通過發酵變成了可燃氣體和有機肥料,既解決了農民的燃料問題又解決了農民的有機肥料問題,因此土地得到了有機肥的滋養,森林得到保護,提高了土壤肥力,減少了水土流失,減輕了大氣污染。普洱的沼氣建設主要是小型“曲流布料”沼氣池為主,有6m3、8m3和10m3三種,其中又以6m3的為主。截至2014年全市共完成沼氣建設21萬戶。建設的模式主要是“三結合”“五配套”為單元進行實施。
太陽能熱水器就是把光能、太陽能轉化成熱能,通過水傳遞熱量,從而得到熱水的一種裝置。其原理是利用溫室效應,通過水的對流循環,冷水下降,熱水上升,循環往返,使得水箱中的全部冷水被加熱的過程。太陽能熱水器的主要構成由太陽能集熱器、保溫水箱、循環管網、副水箱和支架等組成。到目前普洱市累計建太陽能熱水器29萬臺;2006年以前是以平板熱水器為主,2006年以后主要是以真空管熱水器為主。
灶是普洱市大多數農村家庭生活,做飯用能的主要設施,一般用土基和磚塊砌筑,由于落后的技術、老式的灶膛、灶門的大小、不正確的吊火高度及煙囪的大小高矮等原因使得熱能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燃料浪費大。我們把節柴改灶工作作為農村節能的主要措施來抓,到目前已經節柴改灶達32萬戶,其熱效率從原來的10%提高到現在的40%左右。在節柴改灶工作中,目前的主要做法首先是根據上級下達的任務,選擇相對邊遠、生活貧困、經濟落后、生活用能緊張的村、組,在當地舉辦節柴改灶現場培訓班,培訓班上,要求改灶的農戶每戶至少到場一人進行現場培訓,學會節能灶芯的安裝技術,并領取灶芯回家限期進行改灶。在產品的選擇上,本縣選擇的是結構簡單,造價低,使用壽命長,使用性強,熱效率高的二次回風灶芯。在節柴改灶項目建設過程中,同樣按照項目建設的相關要求,堅持項目物資、設備的政府采購制度,建設地點及補助標準的公示制度,組織驗收等相關制度。節能效果顯著,深受農戶歡迎。
本市的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從2007年開始建設,目前共建成網點408個,項目覆蓋全市9縣1區,受益農戶達16.6415多萬戶。在網點建設中,本市的主要做法首先選擇沼氣建設相對集中,距離縣城較遠,交通條件相對較差的村先建設服務網點。其次,補助形式分為兩種,前期的項目建設按照網點建設“六個一”的建設標準配套相關設備和物資外,其余資金用于支付網點管護人員的管理費用,每月200元,規定每季度必須對自己管轄區域內的沼氣用戶進行一次巡查,并填報走訪表和維修服務情況表,后期的項目,按照網點建設“六個一”的建設標準配套相關設備和工具外,其余資金全部配套為物資,便于材料的更換和維修。另外,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物資、設備的政府采購制度,建設地點及補助標準的公示制度,行業準入制度和檢查驗收等相關制度。
建一口沼氣需要投資7500元,省級和市級每口沼氣平均補助資金2000元,農戶需自籌5000元;太陽能每套需要2500~3000元,省級和市級每口沼氣平均補助資金2000元每臺太陽能平均補助資金1500元;改節柴灶每戶需要500元,省級和市級每戶補助200元。而普洱農村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較差,自籌資金比較困難,因此有的農戶想建沼氣、太陽能等就因為資金問題而無力承擔建設。另外一些情況是有的較富裕的村鎮想建設的又沒有項目的扶持,這樣就制約著普洱農村能源的結構建設。
農村能源是一項綜合性多學科的技術,對沼氣綜合利用培訓不到位、太陽能安裝技術培訓不夠就會影響農村能源建設的速度,并且會存在一些安全因素。要同時提高技術員和農戶的素質,要改變重建設輕維護的觀念,將農村能源的效益發揮最大化。
由于普洱市地理條件復雜、經濟條件差異大、農民的素質參差不一。因此在計劃和布局的時候就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認真規劃合理布局,將某一地區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用好沼氣、太陽能等,以農村能源為紐帶,來帶動農民發展致富。
農村能源技術員是持有國家農業部認證的沼氣、太陽能特殊行業認證資質的人員。普洱市共有1500人,每建一口沼氣池有建池費300元、安裝太陽能有100元補助費,改灶有50元的補助費。這些費用遠遠低于當地的小工費用。因此我們的技術人員轉行的情況比較嚴重,我們的技術力量得不到保證,這也是普洱農村能源受制約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把好質量關,加大資金和技術支持,建立健全按照國家標準的建池規章制度,做好沼氣的檔案管理。提高宣傳綜合利用的力度,建立以沼氣綜合利用為紐帶的,富民生態家園建設。加大“三沼”綜合利用的普及知識及沼氣的維護知識技能培訓。加快普洱農村沼氣的建設速度。
結合鞏固退耕還林項目、新農村建設、省級市級項目建設和畜牧、文教、衛生等多部門的項目建設進行整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減少農戶的資金投入,來增加農民建設使用農村能源的積極性,為更好地推進農村能源建設發揮出更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加大農民發展種養殖業的積極性。
要搞好農村能源建設生態家園和維護好生態環境,就要加強宣傳和培訓服務工作,沼氣、太陽能是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的重要工程,不但要搞好宣傳提升服務意識,同時還要定期對技術員和農戶進行培訓,建立培訓宣傳檔案、做到沼氣池有檔案,太陽能有使用安裝記錄,建立聯系卡,保證檢查維修工作、零配件的充足供給。另外還要成立農村沼氣合作社,能夠提供專門的技術咨詢和服務,讓農民在農村能源建設中得到最大的實效。
黨委政府要長遠規劃,制定出有效措施,要納入政府的年度計劃,認真抓好農村能源項目示范、試點工作,積極爭取項目、整合各種有利資源,搞好服務網點建設,使群眾有問題可以咨詢,有需要可以解決,同時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培訓、宣傳,使人民群眾認識到農村能源建設可以節約能源、可以為人民謀利、可以改善環境,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沼氣、太陽能、節柴灶、微水電等生物質能的發展,要結合新農村及扶貧工作基礎上先點后面,總結經驗,改進方法,在確實可行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加大推廣,同時要在提升技術水平和后續服務體系上進行探索研究,切實做好這件關乎農民和生態的大事。
普洱市農村能源結構多樣,地理環境復雜,農民的素質參差不一,經濟基礎較落后,加快沼氣建設,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改善廣大農戶的環境和生活質量,是普洱農村能源建設的主要舉措。在今后我們要加大資金投入、提高技術水平、加快農村能源服務網點建設、加強宣傳力度、做好農村能源的后續服務,促進普洱農村能源更好更快地發展,使農民在農村能源建設中得到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
[1]胡向軍.云南省農村能源技術推廣與實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2]李景明,薛 梅.中國沼氣產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可再生能源,2010(3).
[3]曹瀟丹.我國沼氣利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J].環境科學導刊,2010(S2).
[4]張無敵,宋紅川,何彩云.城市垃圾處理的能源利用前景廣闊[J].能源研究與利用,1997(1):18.